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3000餘人被問責!第二輪中央生態環保督察緊盯哪些問題?

發布時間:2023-06-26 14:21:00來源: 新華社

  日前,第二輪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移交問題追責問責工作全麵完成。督察組共向被督察對象移交158個(ge) 責任追究問題,被督察對象嚴(yan) 肅精準有效實施問責,共3371人被問責。

  追責問責的情況如何?透視出督察工作哪些重點?“新華視點”記者采訪了相關(guan) 權威人士。

  超半數人員受到黨(dang) 紀政務處分

  2020年5月至2022年6月,第二輪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分六批完成對31個(ge) 省區市及新疆生產(chan) 建設兵團和6家中央企業(ye) 的督察反饋。嚴(yan) 格責任追究是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的內(nei) 在要求,也是推進督察整改工作和生態環境問題解決(jue) 的有效手段。

  公開數據顯示,31個(ge) 省區市和新疆生產(chan) 建設兵團對督察移交的135個(ge) 責任追究問題共追責問責3035人,含廳級幹部371人,處級幹部1244人。其中,給予黨(dang) 紀政務處分1509人,誡勉782人,其他處理744人。

  與(yu) 此同時,國務院國資委和6家中央企業(ye) 對督察移交的23個(ge) 責任追究問題共追責問責336人。其中,給予黨(dang) 紀政務處分183人、誡勉63人,其他處理90人。

  記者梳理發現,移交問題追責問責呈現出級別高、力度大、覆蓋廣等明顯特點——

  從(cong) 問責的具體(ti) 情形看,共計1692人受到黨(dang) 紀政務處分,占全部被問責人員的比例超過50%。

  從(cong) 被問責人員構成看,處級以上幹部人數達到1615人,約占全部被問責人數的48%。

  從(cong) 被問責人員所在單位看,人員分布於(yu) 地方黨(dang) 委、地方政府、地方黨(dang) 委和政府所屬部門、國有企業(ye) 、其他有關(guan) 部門、事業(ye) 單位等。

  記者了解到,在督察組進駐期間,對於(yu) 群眾(zhong) 信訪舉(ju) 報的生態環境問題,各地邊督邊改、立行立改,督察組也同步公開邊督邊改的問責情況。這類問題相對輕微,地方追責問責的力度和層級也相對較小。

  但158個(ge) 責任追究問題,則是經黨(dang) 中央、國務院批準後移交被督察對象實施追責問責的,是當地或者中央企業(ye) 突出的生態環境問題,其追責問責的力度和級別遠大於(yu) 邊督邊改問責。

  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辦公室有關(guan) 負責人表示,總體(ti) 看,第二輪督察移交問題追責問責工作注重追究領導幹部的主體(ti) 責任、監督責任和領導責任,為(wei) 落實生態環境保護黨(dang) 政同責和一崗雙責,推動督察整改工作發揮積極作用。

  督察組緊盯哪些問題

  哪些問題會(hui) 被列入移交追責問責的問題清單?

  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辦公室有關(guan) 負責人表示,督察工作始終胸懷“國之大者”,緊緊圍繞經濟社會(hui) 發展大局思考、謀劃和推進工作。聚焦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長三角一體(ti) 化發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等區域重大戰略,緊盯生態環保要求落實情況,關(guan) 注嚴(yan) 格控製高耗能、高排放項目盲目上馬和去產(chan) 能“回頭看”落實情況等,使督察成為(wei) 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有力抓手。

  以第二輪第六批督察的地方近期公開的通報為(wei) 例,各省區之間存在一些共性問題。

  首先,最多被提及的就是違法違規采礦。

  在西藏,那曲市色尼區多個(ge) 砂石料場按規定應當依法辦理采礦許可證,但那曲市、色尼區2018年以來多次以部門文件形式變相批準,並未要求辦理采礦許可證,林業(ye) 和草原、水利等部門也未按規定要求辦理草原征占用、水土保持等手續,放任其長期非法開采,共涉及草原麵積46.8萬(wan) 平方米。

  在河北,承德市興(xing) 隆縣帥寶礦業(ye) 、鴻基礦業(ye) 、羊鼻子嶺鐵礦等礦區無證非法采礦67.9萬(wan) 噸,導致山體(ti) 嚴(yan) 重破損,礦坑及其周邊支離破碎,地表大麵積裸露,嚴(yan) 重破壞自然生態。

  在礦產(chan) 資源豐(feng) 富的內(nei) 蒙古,這類問題更為(wei) 集中,督察組移交的3個(ge) 問題中,有2個(ge) 與(yu) 采礦有關(guan) 。烏(wu) 拉特前旗45座礦山62個(ge) 采礦項目存在侵占荒漠草原問題,侵占草原總麵積近3萬(wan) 畝(mu) ,嚴(yan) 重違反草原法。督察組現場抽查的烏(wu) 拉特前旗萬(wan) 嶺溝北礦區鐵礦等8家露天礦山,無一按照規範進行開采和修複。

  赤峰市克什克騰旗黃崗梁鐵礦區現有的兩(liang) 家采礦企業(ye) 在內(nei) 蒙古黃崗梁國家森林公園內(nei) 建有7個(ge) 采區、7家選礦廠、4座尾礦庫和相關(guan) 輔助工程,兩(liang) 家采礦企業(ye) 3個(ge) 采礦權均未落實國家森林公園管理有關(guan) 規定,長期違規開采,生態破壞和環境汙染問題突出。

  其次是汙染防治問題。這直接關(guan) 係藍天碧水、關(guan) 係百姓的環境獲得感,也是督察組向地方移交問題中較為(wei) 突出的方麵。

  在新疆,督察組關(guan) 注到“烏(wu) -昌-石”區域大氣汙染防治推進不力、重汙染天氣多發;在西藏,空港新區汙水處理設施建設嚴(yan) 重滯後,生活汙水長期直排;江蘇省淮安市部分區縣汙水收集處理不到位,水環境汙染問題突出;河北省邢台、唐山、衡水等市縣違規處置汙泥,環境風險隱患突出。

  此外,嚴(yan) 格控製“兩(liang) 高”項目盲目上馬,以及去產(chan) 能“回頭看”落實情況一直是督察組重點關(guan) 注的問題,也在移交問題中有一定共性。

  新疆一些地方落後產(chan) 能淘汰不力,違規產(chan) 能管控不嚴(yan) 不實,如阿克蘇地區相關(guan) 職能部門不正確履行職責,明知新疆創立化工有限公司3500噸/年鉛鉻黃生產(chan) 線屬於(yu) 限製類建設項目,仍以“搬遷擴建”類項目簽發環評批複。河北省邯鄲市鋼鐵行業(ye) 去產(chan) 能存在亂(luan) 象,產(chan) 業(ye) 結構調整落實不力,如河北新武安鋼鐵集團烘熔鋼鐵有限公司於(yu) 2021年12月在未完成備案、環評、能評等開工前必備手續的情況下,違規建設一座1580立方米高爐。

  認真謀劃開展第三輪督察

  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辦公室有關(guan) 負責人介紹,黨(dang) 的二十大對新時代新征程生態文明建設作出的重大決(jue) 策部署、提出的重點任務舉(ju) 措,就是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必須深入貫徹的明確要求和緊緊抓住的重點方向。督察要錨定目標、保持力度、拓展領域。

  “認真謀劃開展第三輪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這位負責人表示,今年是第三輪督察開局之年,係統謀劃督察總體(ti) 思路、目標任務和工作重點十分關(guan) 鍵,要牢牢把握政治方向,服務中心大局,聚焦重點任務,堅守人民立場。

  這位負責人介紹,要把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重要指示批示的落實情況作為(wei) 督察重中之重,推動落實黨(dang) 中央、國務院關(guan) 於(yu) 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的重大決(jue) 策部署,圍繞高質量發展和區域重大戰略中突出生態環境問題、重大生態環境破壞、環境基礎設施短板弱項等重點領域深入開展督察,充分發揮督察“利劍”作用。

  與(yu) 此同時,要接續用力、緊盯不放,持之以恒做好督察整改,形成發現問題、解決(jue) 問題的督察整改管理閉環。要落實各方責任,壓實被督察對象主體(ti) 責任,推動被督察對象精準科學、實事求是、依規依法開展整改,堅決(jue) 整改、全麵整改、徹底整改。

  “發現和曝光問題是手段,解決(jue) 問題才是目的。”這位負責人介紹,截至2023年5月,第一輪督察明確的3294項整改任務,總體(ti) 完成率超過97%,第二輪督察明確的2164項整改任務已完成61%。

  他表示,要強化調度督促,建立完善督察整改台賬,實施清單化管理,加強調度、盯辦、督導和信息公開,強化“督”與(yu) “被督”的協調聯動。對督察整改不力的地方視情采取通報、督導、公開約談或專(zhuan) 項督察等手段,推動問題切實得到解決(jue) ;對發現的虛假整改、敷衍整改等問題,公開曝光,嚴(yan) 肅處理;對督察整改正麵典型,及時進行宣傳(chuan) ,發揮激勵先進、交流工作、引領帶動作用。(記者高敬)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