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何以中國】守護國寶!陝西寶雞村民20年護寶出土文物827件

發布時間:2023-07-12 16:18:00來源: 未來網

  未來網寶雞7月11日電(記者 謝青)“看中國,來寶雞。”上下5000年,“中國”之稱從(cong) 何而來?1963年,青銅器“何尊”在陝西省寶雞市賈村鎮出土。其銘文中出現了“中國”兩(liang) 個(ge) 字,這是目前所知“中國”一詞最早出現的記載。

  青銅器是人類進入文明社會(hui) 的三大標誌之一,與(yu) 文字、城市比肩齊名。寶雞作為(wei) 西周王朝的發祥地,曾孕育了中國青銅文明的頂峰時期,在中華民族和世界古代文明中占據著崇高的地位。

  生活在周禮源頭的寶雞村民,崇禮尚德,對於(yu) 地下青銅寶物的出土,挺身護寶,及時報告政府,使這些古遠曆史的遺存能夠得以保全於(yu) 國家。

  7月11日,“從(cong) 文物裏讀懂中國”全國媒體(ti) 尋根溯源陝西行活動走進寶雞青銅器博物院。據寶雞青銅器博物院記載,2003年至今,寶雞村民護寶合計出土文物633組827件、錢幣150公斤,其中青銅器259件、玉器17件、其他文物357組551件。

  寶雞出土的青銅器有何特點?寶雞青銅器博物院副院長翟慧萍對記者介紹說,寶雞出土青銅器大量源於(yu) 窖藏,占全國窖藏出土銅器的78%。

  寶雞因出土青銅器的時間早、數量多、品類全、銘文內(nei) 容重要被冠以“青銅器之鄉(xiang) ”的美譽。

  翟慧萍表示,文字是記錄曆史的第一手資料,由於(yu) 時代久遠,典籍文獻缺失,青銅器上的銘文就以實物形式讓我們(men) 看到了曆史本來的麵貌。而窖藏青銅器多是生活在寶雞的世家大族所用的廟堂重器,且大多都有長篇銘文,濃縮了西周時期的重要曆史。

  據悉,寶雞青銅器博物院位於(yu) 寶雞市濱河南路中華石鼓園內(nei) ,是目前全國最大的以集中收藏、研究和展示青銅文化為(wei) 主的國家一級博物館。院藏文物四十八萬(wan) 餘(yu) 件/組,上起石器時代,下至近現代,文物數量多、種類全、價(jia) 值大,尤以商周青銅器著稱於(yu) 世。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