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向資金持續精準滴灌 高質量發展力量不斷積累
央視網消息:今年上半年,資金都流向了哪裏?哪些領域得到了重點支持?繼續來看記者的采訪。
梳理上半年信貸結構資金走向,我們(men) 發現,普惠金融、科技創新、綠色發展、基礎設施等國民經濟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是資金重點流向的領域。來看這樣一組數據:6月末,投向製造業(ye) 的中長期貸款餘(yu) 額同比就增長了40.3%,普惠小微貸款餘(yu) 額同比也增長26.1%;“專(zhuan) 精特新”中小企業(ye) 貸款餘(yu) 額連續14個(ge) 月保持在20%以上的增速。
中銀證券全球首席經濟學家 管濤:這個(ge) 藍線是人民幣貸款餘(yu) 額的平均增速,涉農(nong) 、普惠金融,還有普惠小微,還有綠色貸款的餘(yu) 額增速都是遠遠高於(yu) 人民幣貸款的平均增速。
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 溫彬:重點領域來看就是加大對製造業(ye) 的信貸支持,特別是在鼓勵支持我們(men) 的製造業(ye) 加大投資增長還是非常明顯和顯著的。
資金是如何做到定向支持、精準滴灌的?專(zhuan) 家告訴記者,打開貨幣政策工具箱,科技創新、碳減排、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和設備更新改造再貸款等多項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正是確保資金能定向流向需要支持的領域。“聚焦重點、合理適度、有進有退”是這些工具的特點。
中銀證券全球首席經濟學家 管濤:結構性貨幣金融工具一個(ge) 重要的特點就是精準滴灌、定向支持,比方說我們(men) 設備更新改造貸款,不但有額度支持,同時還要求這個(ge) 項下的貸款利率是比較優(you) 惠的,不到2%,同時還有財政貼息的手段,這個(ge) 是通過總量控製很難實現的。
招聯首席研究員 董希淼:目前央行創設的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一共有17個(ge) ,所以17個(ge) 結構性貨幣政策預計到今年上半年總量達到7萬(wan) 億(yi) 左右,占整個(ge) 央行的資產(chan) 16%左右。
僅(jin) 一季度,我國結構性貨幣金融工具的餘(yu) 額就新增了3754億(yi) 元,相當於(yu) 同期中國人民銀行基礎貨幣投放新增的120%。專(zhuan) 家告訴記者,在定向資金持續滴灌下,我國科技創新動力不斷增強,綠色轉型穩步推進,高質量發展的力量正不斷積累。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