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知識產權局:將積極探索更加符合國情的醫藥知識產權保護模式
中國青年網北京7月18日電(記者 紀佳琦)國新辦今天上午10時舉(ju) 行新聞發布會(hui) ,介紹2023年上半年知識產(chan) 權工作有關(guan) 情況。國家知識產(chan) 權局知識產(chan) 權保護司司長張誌成表示,將繼續會(hui) 同相關(guan) 部門加大藥品領域的知識產(chan) 權保護工作,通過製度創新和部門協作,激勵醫藥產(chan) 業(ye) 創新,對醫藥創新成果給予更多重視、扶持和保護。同時,將積極探索更加符合國情的醫藥知識產(chan) 權保護模式,依法保護權利人權益和社會(hui) 公共利益,促進新藥好藥更多更好惠及人民群眾(zhong) 。
此外,張誌成介紹,2021年7月,國家知識產(chan) 權局與(yu) 國家藥監局聯合印發《藥品專(zhuan) 利糾紛早期解決(jue) 機製實施辦法(試行)》《藥品專(zhuan) 利糾紛早期解決(jue) 機製行政裁決(jue) 辦法》,實現仿製藥上市審批與(yu) 創新藥專(zhuan) 利有效性審核的相互鏈接。兩(liang) 年來,共收到相關(guan) 行政裁決(jue) 案件請求140件,結案112件,案件涉及30餘(yu) 種藥品,50多種規格。共有25家原研藥企作為(wei) 請求人對42家仿製藥企業(ye) 提出請求,其中抗腫瘤藥物馬來酸奈拉替尼片涉及的案件數量最多。已審結的案件平均結案周期約為(wei) 166天,最短結案周期為(wei) 35天。該項製度的落地實施,既加強了藥品審評審批階段的知識產(chan) 權保護,維護了創新藥企和專(zhuan) 利權人合法權益,改善了醫藥創新環境,進一步激發了企業(ye) 研發創新的積極性;同時也促進了仿製藥企業(ye) 開展仿製藥研發活動,鼓勵其發起專(zhuan) 利挑戰,促進仿製藥盡早上市,提高藥品可及性。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