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先期通水目標達成!這一重大水利工程實現長江黃河在關中握手

發布時間:2023-07-18 15:18:00來源: 中國水利

  7月16日,曆經十餘(yu) 年艱苦奮鬥、頑強拚搏,國家重大水利工程——引漢濟渭工程成功實現先期通水,漢江清流穿越秦嶺潤澤秦川大地的美好願望成為(wei) 現實。

  本次通水從(cong) 引漢濟渭年供水能力5億(yi) 立方米的三河口水庫取水,經過秦嶺輸水隧洞,自流12個(ge) 小時進入黃池溝配水樞紐。通過黑河供水連通洞進入黑河金盆水庫西安供水管線,實現引漢濟渭工程向西安先期供水。先期通水標誌著引漢濟渭工程取得決(jue) 定性成功,實現了長江和黃河在關(guan) 中大地握手。

  “引漢濟渭工程的先期通水,構建了陝西水資源優(you) 化配置的網絡格局,有利於(yu) 解決(jue) 水資源的時空分布不均問題,顯著增強水資源的調控能力和供給能力,保障經濟社會(hui) 高質量發展。”中國工程院院士張建民在采訪中如是說,“加快完善國家水網的主骨架和大動脈,就需要引漢濟渭工程等大規模水利工程體(ti) 係充分發揮優(you) 勢和綜合效益,在更高水平上保障國家水安全,支撐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

  引漢濟渭工程是破解陝西省水資源瓶頸製約、實現水資源配置空間均衡的一項全局性、基礎性、公益性、戰略性重大水利基礎設施建設項目,是“五縱十橫”陝西水網的重要幹線,是國家水網建設規劃綱要確定的南北輸水骨幹通道,也是陝西曆史上規模最大、影響深遠的水利民生工程。工程地跨長江、黃河兩(liang) 大流域,從(cong) 陝南漢江流域調水至關(guan) 中渭河流域,解決(jue) 西安、鹹陽、渭南、楊淩等4個(ge) 重點城市,西鹹新區5個(ge) 新城,渭河兩(liang) 岸長安區、臨(lin) 潼區、興(xing) 平市、富平縣等11個(ge) 縣城以及渭北工業(ye) 園區生活與(yu) 工業(ye) 用水需求,受水區域總麵積1.4萬(wan) 平方公裏,受益人口1411萬(wan) 人,可支撐受水區內(nei) 1.1萬(wan) 億(yi) 元GDP,新增500萬(wan) 人口規模的城市用水。同時,可有效改變關(guan) 中超采地下水、擠占生態水的狀況,實現地下水采補平衡,防止城市環境地質災害;可増加渭河入黃河水量年均6至7億(yi) 立方米,通過水權置換,為(wei) 陝北國家能源化工基地從(cong) 黃河幹流取水提供用水指標,保障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對構建陝西水網、實現全省水資源優(you) 化配置、保障水安全、改善渭河水生態環境、推動全省高質量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yi) 。

  引漢濟渭工程由調水工程(一期工程)和輸配水工程(二期工程和三期工程)組成,總投資約516億(yi) 元。

  調水工程(一期工程)被列入“十三五”期間國務院確定的172項節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2011年7月項目建議書(shu) 獲國家發改委批複,2015年4月初步設計獲批後工程全麵開工建設。建設內(nei) 容包括黃金峽水利樞紐、三河口水利樞紐和98.3公裏的秦嶺輸水隧洞。黃金峽水利樞紐於(yu) 2023年7月9日實現下閘蓄水,電站泵站正在抓緊安裝調試,計劃年內(nei) 投運;三河口水利樞紐於(yu) 2021年2月實現下閘蓄水,12月電站投產(chan) 發電,累計發電上網1.61億(yi) 度;秦嶺輸水隧洞於(yu) 2022年2月22日實現全線安全精準貫通,2023年6月通過通水階段驗收,具備通水條件。

  輸配水工程(二期工程和三期工程)分布於(yu) 渭河兩(liang) 岸,由黃池溝配水樞紐和343.5公裏的南北幹線組成。二期工程於(yu) 2021年6月17日全麵開工,黃池溝配水樞紐已建成,與(yu) 黑河西安供水管線連接,已投入使用;南北幹線計劃2026年全麵建成投運。三期工程可研報告已通過陝西省水利廳技術審查,計劃本年內(nei) 完成可研、初設審批。

  在引漢濟渭工程建設中,陝西省引漢濟渭公司堅持科技創新,發揮引漢濟渭院士專(zhuan) 家工作站、國家級博士後科研工作站、秦創原引漢濟渭研究中心等科創平台作用,聚焦“卡脖子”關(guan) 鍵技術,聯合科研單位開展科技攻關(guan) 項目130多項,攻克隧洞超硬岩掘進、強岩爆預測防治、超長距離通風與(yu) 貫通測量以及大壩混凝土溫控防裂、洪水預警預報、高揚程大流量離心泵選型等技術難關(guan) ,申請專(zhuan) 利116項,獲專(zhuan) 利授權72項、發明專(zhuan) 利7項、軟件著作權32項,編撰著作7部,牽頭編製各類標準12項,先後榮獲大禹水利科技進步獎、中國工程學會(hui) 科技進步一等獎、陝西省科技進步一等獎等,有力有效促進了工程建設。堅守安全底線,強化質量管控,推進安全生產(chan) 標準化管理,推行質量終身責任製,未發生一般等級及以上安全質量事故,單元工程合格率100%、優(you) 良率持續穩定在80%以上。踐行綠色環保理念,按照“三同時”原則,嚴(yan) 格落實環水保措施,加強全過程監管,當好秦嶺生態衛士,打造生態文明示範項目。高度重視移民安置,積極配合當地政府,按照移民規劃,高質量完成移民搬遷和專(zhuan) 項建設任務,努力做到近萬(wan) 名移民群眾(zhong) 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