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北京發布18條舉措 助力高技能人才培養

發布時間:2023-07-20 11:05:00來源: 央視新聞客戶端

  7月19日,北京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與(yu) 人力社保局、教委等部門,聯合發布《關(guan) 於(yu) 加強新時代首都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的實施方案》,“實施方案”圍繞高技能人才培養(yang) 、使用、評價(jia) 、激勵製度等方麵,集中推出了18條舉(ju) 措,大力助推高技能人才培養(yang) 。

  截至目前,北京市技能人才總量為(wei) 340萬(wan) ,占就業(ye) 人員的比例為(wei) 30.4%;其中,高技能人才占技能人才的比例為(wei) 33.8%,與(yu) 新時代首都高質量發展的形勢任務要求相比,技能人才儲(chu) 備仍顯薄弱,結構比例仍待優(you) 化。《實施方案》主要從(cong) 5個(ge) 方麵加大高技能人才培養(yang) 力度。比如將高技能人才培養(yang) 規劃的製定和實施情況納入國有企業(ye) 考核評價(jia) 體(ti) 係;在重大工程項目招投標、評優(you) 和資質評估工作中,高技能人才配置狀況要作為(wei) 生產(chan) 經營性企業(ye) 及其他實體(ti) 參與(yu) 競標或評比的重要考量因素。北京市人力社保局副局長吳曉軍(jun) 介紹,將全麵推行“招工即招生、入企即入校、企校雙師聯合培養(yang) ”為(wei) 主要內(nei) 容的企業(ye) 新型學徒製,重點支持急需緊缺職業(ye) (工種)技能人才培養(yang) 。探索建立數字技能人才培養(yang) 試驗區,推動職業(ye) 學校開展補貼性培訓和市場化社會(hui) 培訓,穩定中等職業(ye) 學校招生規模。高標準建設一批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技能大師工作室。

  《實施方案》提出,對參與(yu) 國家和北京市科技計劃項目的高技能領軍(jun) 人才給予獎勵;鼓勵各類企業(ye) 對高技能人才實行年薪製、協議工資製、股權期權激勵等具有市場競爭(zheng) 力的薪酬策略;對符合條件的優(you) 秀高技能人才可直接辦理人才引進。圍繞企業(ye) 需求健全評價(jia) 機製,不拘一格評價(jia) 選拔人才。吳曉軍(jun) 表示,要大力推進特級技師、首席技師評聘試點;支持對優(you) 秀技能人才直接認定或破格晉升職業(ye) 技能等級;支持具備條件的各級各類企業(ye) 和用人單位自主開展技能人才評價(jia) ,推動以技能人員為(wei) 主體(ti) 的大型企業(ye) 全部納入自主評價(jia) 機構目錄。

  《實施方案》提出,對於(yu) 優(you) 秀高技能人才,可選拔推薦到群團組織掛職或兼職,納入黨(dang) 委聯係專(zhuan) 家範圍;鼓勵行業(ye) 主管部門和行業(ye) 組織、企業(ye) 、社會(hui) 力量以多種形式給予高技能人才獎勵。吳曉軍(jun) 表示,要合理安排就業(ye) 補助資金、人才經費、教育經費、行業(ye) 產(chan) 業(ye) 發展經費等各類專(zhuan) 項資金,按規定統籌使用好失業(ye) 保險基金,用於(yu) 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企業(ye) 要按規定足額提取並使用職工教育經費,60%以上用於(yu) 一線職工教育和培訓;支持職業(ye) 學校師資受公派臨(lin) 時出國(境)參加培訓訪學、進修學習(xi) 、技能交流等學術交流活動,支持國(境)外優(you) 質教育培訓資源來京投資舉(ju) 辦職業(ye) 技能培訓機構。

  根據工作計劃,到“十四五”期末,北京市將實現技能人才占就業(ye) 人員的比例達到31%,高技能人才占技能人才的比例達到35%的目標。(總台記者 張偉(wei) 澤 於(yu) 晶晶)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