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靖北 | 理論大學習 思想大武裝
當前,全黨(dang) 正在深入開展的學習(xi) 貫徹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主題教育,是我們(men) 黨(dang) 在新時代進行的一次新的理論大學習(xi) 、思想大武裝,必將推動全黨(dang) 馬克思主義(yi) 理論水平有一個(ge) 大提高,推動全黨(dang) 在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旗幟下實現空前團結統一,凝聚起全國億(yi) 萬(wan) 人民推進強國建設、民族複興(xing) 的曆史偉(wei) 業(ye) 的磅礴力量。
創造曆史、成就輝煌的重要經驗
我們(men) 黨(dang) 始終高度重視理論武裝,每逢重大曆史關(guan) 頭,都要號召全黨(dang) 加強理論學習(xi) 。每一次理論學習(xi) ,都對統一全黨(dang) 思想、提高全黨(dang) 理論水平發揮重要作用,推動黨(dang) 和國家事業(ye) 取得大發展大進步。
延安整風運動是我們(men) 黨(dang) 自1921年成立以來第一次全黨(dang) 範圍內(nei) 深入係統開展的馬克思主義(yi) 理論大學習(xi) 、思想大武裝。早在1938年9月,毛澤東(dong) 在黨(dang) 的六屆六中全會(hui) 上指出:“我希望從(cong) 我們(men) 這次中央全會(hui) 之後,來一個(ge) 全黨(dang) 的學習(xi) 競賽。”通過這次理論大學習(xi) 、思想大武裝,極大提高了全黨(dang) 的馬克思主義(yi) 理論水平,使全黨(dang) 在思想上政治上組織上達到空前統一和團結,為(wei) 奪取抗日戰爭(zheng) 和解放戰爭(zheng) 的勝利、建立新中國奠定了堅實基礎。
新中國成立前夕,隨著黨(dang) 領導的人民革命即將在全國取得勝利,黨(dang) 的工作重心由鄉(xiang) 村轉移到城市。黨(dang) 的七屆二中全會(hui) 號召全黨(dang) 必須用極大的努力去學會(hui) 管理城市和建設城市。新中國成立後,我們(men) 黨(dang) 以進京“趕考”的精神和勁頭,在全黨(dang) 範圍內(nei) 興(xing) 起了一個(ge) 學理論、學文化、學知識的熱潮,迅速恢複和發展了國民經濟,實現了中華民族有史以來最為(wei) 廣泛而深刻的社會(hui) 變革。
在改革開放初期的重大曆史轉折中,我們(men) 黨(dang) 發起以真理標準問題討論為(wei) 開端的又一次理論大學習(xi) 、思想大武裝。1978年12月中央工作會(hui) 議上,麵對著領導全國人民實現四個(ge) 現代化這樣“一場深刻的偉(wei) 大的革命”,鄧小平同誌提出全黨(dang) 同誌一定要善於(yu) 學習(xi) ,善於(yu) 重新學習(xi) ,熟悉馬克思主義(yi) 的基本理論,從(cong) 而加強我們(men) 工作中的原則性、係統性、預見性和創造性。通過這次理論學習(xi) 和思想解放,我們(men) 黨(dang) 成功開辟了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的新道路。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進入新時代。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高度重視思想教育和理論武裝工作,提出建設馬克思主義(yi) 學習(xi) 型政黨(dang) ,推動建設學習(xi) 大國,多次強調“全黨(dang) 來一個(ge) 大學習(xi) ”。從(cong) 黨(dang) 的群眾(zhong) 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到“三嚴(yan) 三實”專(zhuan) 題教育,從(cong) “兩(liang) 學一做”學習(xi) 教育到“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和黨(dang) 史學習(xi) 教育,伴隨著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在實踐中形成發展的曆程,我們(men) 持續推動用黨(dang) 的創新理論武裝全黨(dang) ,取得了明顯成效,為(wei) 新時代偉(wei) 大曆史變革提供了重要保證。
贏得時代、贏得未來的迫切需要
曆史告訴現在,現在昭示未來。今天,我們(men) 黨(dang) 帶領全國各族人民邁上了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全麵推進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新征程,黨(dang) 和國家事業(ye) 發展又站在一個(ge) 全新的起點上,迫切需要全黨(dang) 來一個(ge) 新的理論大學習(xi) 、思想大武裝,以全麵提高全黨(dang) 馬克思主義(yi) 水平和領導中國式現代化建設能力。
戰勝前進道路上各種風險挑戰的迫切需要。當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我國發展進入戰略機遇和風險挑戰並存、不確定難預料因素增多的時期。在這種環境和條件下,隻有堅持不懈用馬克思主義(yi) 中國化時代化最新成果武裝全黨(dang) ,才能不斷鞏固全黨(dang) 團結統一的思想基礎,在黨(dang) 的旗幟下把全黨(dang) 和全國人民團結成一塊“堅硬的鋼鐵”,從(cong) 而牢牢掌握應對風險挑戰的戰略主動。
贏得主動、贏得時代、贏得未來的迫切需要。全麵建成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強國、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麵推進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是前無古人的開創性事業(ye) ,必然會(hui) 遇到大量從(cong) 未出現過的全新課題。這就必須通過主題教育這次理論大學習(xi) 、思想大武裝,不斷增強我們(men) 工作的原則性、係統性、預見性和創造性,提高運用黨(dang) 的科學理論發現和解決(jue) 重大問題、推動事業(ye) 發展的能力。
以黨(dang) 的自我革命引領社會(hui) 革命的迫切需要。全麵從(cong) 嚴(yan) 治黨(dang) 永遠在路上,黨(dang) 的自我革命永遠在路上,解決(jue) 大黨(dang) 獨有難題是一個(ge) 長期而艱巨的過程,既需要常抓不懈,又需要集中發力。這就需要通過主題教育這種集中解決(jue) 黨(dang) 麵臨(lin) 問題的有效形式,及時消除一切影響黨(dang) 的先進性純潔性的因素,著力增強黨(dang) 的自我淨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為(wei) 奮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提供強有力的政治引領和政治保障。
推動理論大學習(xi) 、思想大武裝取得大成效
2023年4月以來,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廣東(dong) 、陝西、內(nei) 蒙古、江蘇考察時,分別對以學鑄魂、以學增智、以學正風、以學促幹作出深刻闡釋,提出明確要求。貫徹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的重要指示要求,必須在以學鑄魂、以學增智、以學正風、以學促幹方麵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效。
堅持以學鑄魂,就是要做好學習(xi) 貫徹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的深化、內(nei) 化、轉化工作,從(cong) 思想上正本清源、固本培元,築牢信仰之基、補足精神之鈣、把穩思想之舵。要教育引導廣大黨(dang) 員幹部堅定理想信念、鑄牢對黨(dang) 忠誠、站穩人民立場,用理論大學習(xi) 、思想大武裝推動黨(dang) 員幹部在精神上來一個(ge) 大洗禮。
堅持以學增智,就是要從(cong) 新時代黨(dang) 的科學理論中悟規律、明方向、學方法、增智慧,把看家本領、興(xing) 黨(dang) 本領、強國本領學到手。要把黨(dang) 的創新理論的世界觀、方法論和貫穿其中的立場觀點方法轉化為(wei) 自己的科學思想方法,全麵把握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的實踐要求,切實擔負好黨(dang) 和人民賦予的政治責任,著力提高政治能力、思維能力、實踐能力,推動黨(dang) 員幹部在能力上來一個(ge) 大提升。
堅持以學正風,就是要通過集中教育推動全黨(dang) 以自我革命精神解決(jue) 黨(dang) 風方麵的突出問題。堅持把目標導向和問題導向相結合、學查改相貫通,對標黨(dang) 風要求找差距、對表黨(dang) 性要求查根源、對照黨(dang) 紀要求明舉(ju) 措,大興(xing) 務實之風,弘揚清廉之風,養(yang) 成儉(jian) 樸之風,尤其要在察實情、出實招、求實效上下功夫,在力戒形式主義(yi) 、官僚主義(yi) 上取得明顯實質性進展,推動黨(dang) 員幹部作風來一個(ge) 大轉變。
堅持以學促幹,就是要堅持學思用貫通,知信行統一,匡正幹的導向,增強幹的動力,形成幹的合力,在以學促幹上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效。要樹牢造福人民的政績觀,堅持高質量發展,堅持出實招求實效,堅持打基礎利長遠;鼓足幹事創業(ye) 的精氣神,嚴(yan) 肅整治拈輕怕重、躺平甩鍋、敷衍塞責、得過且過等消極現象;形成狠抓落實的好局麵,積極主動抓落實,聚合眾(zhong) 力抓落實,以釘釘子精神抓落實,聚焦實際問題抓落實,推動黨(dang) 的事業(ye) 有一個(ge) 大發展。
以學鑄魂、以學增智、以學正風、以學促幹體(ti) 現了主題教育的鮮明的實踐導向。必須堅持用黨(dang) 的科學理論之“矢”去射強國建設、民族複興(xing) 之“的”,通過主題教育這個(ge) 新的理論大學習(xi) 、思想大武裝,真正把理論學習(xi) 的成效落實到鑄牢理想信念上,落實到錘煉堅強黨(dang) 性上,落實到提高素質能力上,落實到完成黨(dang) 的中心任務上。
作者:劉靖北(上海市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華東(dong) 師範大學馬克思主義(yi) 學院教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