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定不移走和平發展道路(國際社會看中華文明的突出特性)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文化傳(chuan) 承發展座談會(hui) 上指出,中華文明具有突出的和平性,從(cong) 根本上決(jue) 定了中國始終是世界和平的建設者、全球發展的貢獻者、國際秩序的維護者,決(jue) 定了中國不斷追求文明交流互鑒而不搞文化霸權,決(jue) 定了中國不會(hui) 把自己的價(jia) 值觀念與(yu) 政治體(ti) 製強加於(yu) 人,決(jue) 定了中國堅持合作、不搞對抗,決(jue) 不搞“黨(dang) 同伐異”的小圈子。
一個(ge) 擁有5000多年璀璨文明史的大國,一個(ge) 有著深厚天下情懷、致力於(yu) 為(wei) 人類作出更大貢獻的民族,堅定站在曆史正確一邊、人類文明進步一邊,以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為(wei) 己任,不斷向著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的光明前景闊步前行。
中華民族傳(chuan) 承和追求的是和平和睦和諧理念
九萬(wan) 裏神州惠風和暢,五千年文明禮樂(le) 和平。不久前,由故宮博物院與(yu) 中國國家博物館共同主辦的“和合共生——故宮·國博藏文物聯展”落下帷幕。展覽共展出400餘(yu) 件文物精品,通過“天地同和”“萬(wan) 邦協和”“宜民安和”“樂(le) 在人和”4個(ge) 貫穿一體(ti) 的單元,探尋中國“和合”文化的曆史淵源。
中華文化崇尚和諧,中國“和”文化源遠流長,蘊涵著天人合一的宇宙觀、協和萬(wan) 邦的國際觀、和而不同的社會(hui) 觀、人心和善的道德觀。和平、和睦、和諧的追求深深植根於(yu) 中華民族的精神世界之中,深深溶化在中國人民的血脈之中。
中國自古就提出了“國雖大,好戰必亡”的箴言。2000多年前,中國人開通了絲(si) 綢之路,推動東(dong) 西方平等開展互利合作和文明交流。600多年前,鄭和率領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船隊7次遠洋航海,到訪了30多個(ge) 國家和地區,播撒了和平友誼的種子,留下的是同沿途人民友好交往的佳話。新中國成立70多年來,中國從(cong) 未主動挑起一場戰爭(zheng) ,從(cong) 未侵占別國一寸土地。
加納大學中文係主任布賴特·恩克魯瑪說,中國自古倡導和平發展,不主動挑起衝(chong) 突,同時堅持獨立自主的發展道路,這一點非洲民眾(zhong) 感受深刻。
當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世界進入新的動蕩變革期,和平與(yu) 發展麵臨(lin) 嚴(yan) 峻挑戰。習(xi) 近平主席向世界鄭重宣示:“中華民族傳(chuan) 承和追求的是和平和睦和諧理念。我們(men) 過去沒有,今後也不會(hui) 侵略、欺負他人,不會(hui) 稱王稱霸。”
中國以實際行動,向世界傳(chuan) 遞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的堅定決(jue) 心——
從(cong) 積極參加聯合國維和行動,到參與(yu) 國際軍(jun) 控、裁軍(jun) 和防擴散進程;從(cong) 為(wei) 解決(jue) 國際熱點問題努力勸和促談,到提出並踐行全球安全倡議,中國始終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無論國際形勢如何變化,無論自身如何發展,中國永不稱霸、永不擴張、永不謀求勢力範圍。
從(cong) 提出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打造廣受歡迎的國際合作平台,到發起全球發展倡議,得到100多個(ge) 國家和國際組織支持,中國始終堅持走共同發展道路,奉行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將自身發展經驗和機遇同世界各國分享,歡迎各國搭乘中國發展的“順風車”,實現共同發展。
從(cong) 提出相互尊重、公平正義(yi) 、合作共贏的新型國際關(guan) 係理念,到探索“對話而不對抗、結伴而不結盟”的國與(yu) 國交往新路,中國始終堅持走合作發展的道路,維護以聯合國為(wei) 核心的國際體(ti) 係、以國際法為(wei) 基礎的國際秩序、以聯合國憲章宗旨和原則為(wei) 基礎的國際關(guan) 係基本準則。
泰國前總理阿披實·維乍集瓦表示,中國倡導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提出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全球發展倡議等,為(wei) 維護多邊主義(yi) 和促進共同發展貢獻了積極力量。
古巴國際政治研究中心中國問題專(zhuan) 家愛德華多·雷加拉多認為(wei) ,中國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不僅(jin) 為(wei) 自身的現代化建設營造了良好的國際環境,也對人類社會(hui) 的發展進步產(chan) 生了重大影響。
加強同世界各國的互容互鑒互通
今年5月,中國—中亞(ya) 峰會(hui) 在西安舉(ju) 行。“山河萬(wan) 裏遠,咫尺玲瓏心。”哈薩克斯坦歌手同唐代詩人張九齡的對話跨越時空。中國同中亞(ya) 五國歌手齊聲高唱《美美與(yu) 共》,歌聲久久回蕩。一場文藝演出,盡顯中華文化海納百川、包容四海的雍容氣度。
中華文明突出的和平性,從(cong) 根本上決(jue) 定了中國不斷追求文明交流互鑒而不搞文化霸權。習(xi) 近平主席在國際場合的話語擲地有聲:“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鑒而豐(feng) 富。文明交流互鑒,是推動人類文明進步和世界和平發展的重要動力。”“文明沒有高下、優(you) 劣之分,隻有特色、地域之別。”“各種文明本沒有衝(chong) 突,隻是要有欣賞所有文明之美的眼睛。”
“物之不齊,物之情也。”文明多樣性是人類社會(hui) 的基本特征。回顧人類文明的演進史,不難發現,文明之間如果一味采取對抗姿態,隻會(hui) 窮途末路、兩(liang) 敗俱傷(shang) 。唯有選擇文明對話,才是坦途正道。
中華文明是在同其他文明不斷交流互鑒中形成的開放體(ti) 係。中華文明從(cong) 不追求千篇一律、千人一麵,而是在倡導百花齊放、百家爭(zheng) 鳴中尋求價(jia) 值相通、心靈契合。弘揚平等、互鑒、對話、包容的文明觀,堅守和平、發展、公平、正義(yi) 、民主、自由的全人類共同價(jia) 值,提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是世界各國人民前途所在”……新時代的中國,賦予“大道之行也,天下為(wei) 公”這一中華文化蘊含的“天下觀”嶄新內(nei) 涵。今年3月,中國提出全球文明倡議,為(wei) 推動文明交流互鑒、促進人類文明進步貢獻新的智慧和力量。
奧地利維也納大學語言與(yu) 文化研究學院副教授哈內(nei) 斯·費爾納表示,中國在其悠久的曆史中,積極與(yu) 外部世界保持交往,推動文明交流互鑒。如今,中國是推動世界多極化的重要力量,既積極借鑒世界先進經驗以促進自身發展,也打造了多種全球公共產(chan) 品以推動實現共同發展。
阿爾及利亞(ya) 駐華大使拉貝希表示:“中國認為(wei) 沒有一個(ge) 文明是優(you) 於(yu) 其他文明的。中國非常尊重非洲的需求和願望,也願意用非洲人最能接受的方式幫助非洲。中國從(cong) 不幹涉非洲國家內(nei) 部事務,也不會(hui) 將自己的想法強加於(yu) 人。”
中國的事業(ye) 是得到世界各國人民支持的事業(ye) ,是向世界開放學習(xi) 的事業(ye) ,是同世界各國合作共贏的事業(ye) 。不論發展到什麽(me) 水平,中國都虛心向世界各國人民學習(xi) ,以更加開放包容的姿態,加強同世界各國的互容、互鑒、互通,以實際行動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
為(wei) 人類共同發展提供強大動力
當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人類社會(hui) 麵臨(lin) 前所未有的挑戰,又一次站在何去何從(cong) 的十字路口。
“合則強,孤則弱。”沒有哪個(ge) 國家能夠獨自應對人類麵臨(lin) 的各種挑戰,也沒有哪個(ge) 國家能夠退回到自我封閉的孤島。中國積極踐行合作共贏理念,推動國際合作深入發展。從(cong) 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到推動創設亞(ya) 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新開發銀行等多邊機構;從(cong) 堅持經濟全球化正確方向,到團結各國共同抗擊新冠疫情;從(cong) 推動達成應對氣候變化《巴黎協定》,到推動製定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並率先發布國別方案,中國始終把自身發展置於(yu) 人類發展的坐標係中,始終把中國人民利益同世界各國人民共同利益結合起來,不斷擴大同各國的互利合作,實現共同發展繁榮。
“中國在實現自身快速發展的同時,力所能及地幫助其他國家發展,通過合作與(yu) 各國實現互利共贏,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葡萄牙裏斯本大學教授安東(dong) 尼奧·奎羅斯表示。
世界上沒有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發展模式,各方應該尊重世界文明多樣性和發展模式多樣化。習(xi) 近平主席多次深入淺出地闡釋這一道理:“文明差異不應該成為(wei) 世界衝(chong) 突的根源,而應該成為(wei) 人類文明進步的動力。”“認為(wei) 自己的人種和文明高人一等,執意改造甚至取代其他文明,在認識上是愚蠢的,在做法上是災難性的!”“世界上沒有兩(liang) 片完全相同的樹葉,也沒有完全相同的曆史文化和社會(hui) 製度。”……中國不搞“黨(dang) 同伐異”的小圈子,不將自己的價(jia) 值觀和模式強加於(yu) 人,始終弘揚全人類共同價(jia) 值,促進各國人民相知相親(qin) ,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閡、文明互鑒超越文明衝(chong) 突、文明包容超越文明優(you) 越。
中國有著悠久燦爛的文明,同時開創了人類曆史上最為(wei) 波瀾壯闊的現代化進程。中國式現代化是走和平發展道路的現代化,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是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要求之一。中國將高舉(ju) 和平、發展、合作、共贏旗幟,在堅定維護世界和平與(yu) 發展中謀求自身發展,又以自身發展更好維護世界和平與(yu) 發展。
《俄羅斯報》社長涅戈伊察表示,中國對現代化的追求為(wei) 各國進一步深化互利合作提供更多新機遇,為(wei) 人類共同發展提供強大動力。
“中國式現代化一個(ge) 鮮明特點是走和平發展道路,這值得世界各國學習(xi) 。”蒙古國總理奧雲(yun) 額爾登說,中國始終堅定踐行聯合國憲章宗旨和原則,維護國際關(guan) 係基本準則和國際公平正義(yi) ,尊重各國自主選擇發展道路和社會(hui) 製度的權利,為(wei) 世界和平發展注入強勁正能量。
大道不孤,眾(zhong) 行致遠。中國始終堅持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的外交政策宗旨,致力於(yu) 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將以更寬闊視野、更開放胸襟、更積極姿態,同國際社會(hui) 一道,為(wei) 世界的和平穩定盡責,為(wei) 人類的繁榮進步出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