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湧大灣天地寬—— “未來已來·灣有引力”采風活動圓滿收官
新華網北京7月24日電(王慰)近日,由廣東(dong) 省委網信辦聯合廣東(dong) 省大灣區辦主辦的“未來已來·灣有引力”網絡主題采風活動圓滿收官。由中央網絡媒體(ti) 、粵港澳三地網絡媒體(ti) 記者、網絡名人及港澳師生代表等組成的采風團,在四天時間內(nei) 走訪深圳、珠海、中山、江門等地市,了解灣區最新建設進展,觸摸科技創新發展脈動,感受嶺南深厚文化底蘊。
看:“深中巨龍”騰躍珠江兩(liang) 岸
在中山市深中通道中山大橋段采風點,采風團成員踏上已完成鋪裝的橋麵,近距離一睹大橋“英姿”。在建的深中通道連接廣東(dong) 省境內(nei) 的深圳、中山兩(liang) 市,全長約24公裏。建成通車後,從(cong) 中山到深圳開車可在半小時內(nei) 到達,大大縮短了中山至深圳、香港等地的通行距離。這一建設工程,對於(yu) 深化打造珠江口岸“黃金內(nei) 灣”的生活圈,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融合發展具有重要意義(yi) 。目前,深中通道建設已進入收尾階段,預計2024年通車。
探:科技“水晶球”深埋地下700米
橋上看“巨龍”,地下探重器。在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江門中微子實驗基地,采風團乘坐纜車下達700米深度的實驗室,一窺地下中微子探測裝置“真容”。據了解,這一深藏地下的科技重器將於(yu) 2024年開始運行取數,協助科學家捕捉中微子痕跡,探索宇宙奧義(yi) 。工作人員介紹,這一重大科技工程對優(you) 化珠江口兩(liang) 岸科創格局,實現我國中微子物理研究的跨越式轉變具有重要意義(yi) 。
觀:百年僑(qiao) 鄉(xiang) 世界文化遺產(chan)
“喜鵲喜,賀新年;爸爸金山去賺錢,賺得金銀千百萬(wan) ,返來起屋兼麥田。”一首民間童謠,講述一段僑(qiao) 鄉(xiang) 往事。本次采風活動最後一站,來到我國著名僑(qiao) 鄉(xiang) 江門。采風團成員參觀了中國第一個(ge) 華僑(qiao) 文化世界遺產(chan) ——開平碉樓與(yu) 村落。固如碉堡、形似炮樓、中西元素相得益彰的碉樓,在鄉(xiang) 村阡陌間,一展僑(qiao) 鄉(xiang) 建築的獨特魅力。據介紹,數百年前,大批在海外打拚的江門開平華僑(qiao) 回鄉(xiang) 建造家園,為(wei) 保護僑(qiao) 眷安全,他們(men) 建造了具有防衛、防洪、居住功能的碉樓。矗立至今的碉樓,見證了跨越百年的華僑(qiao) 故事,也連接起海外華僑(qiao) 華人與(yu) 故鄉(xiang) 間的鄉(xiang) 愁。
“全程亮點,收獲滿滿”,采風團成員近距離、多角度、深層次了解大灣區的發展動態及深厚人文底蘊後,紛紛表達了此行的感受,以及對大灣區未來的信心與(yu) 期待。
香港自媒體(ti) 人高鬆傑表示,大灣區在快速發展建設的過程中,在科技領域投入巨大,但同時也保留了我們(men) 寶貴的傳(chuan) 統文化,這一點非常可貴。經過這次活動,他有很多很難忘的體(ti) 驗和見識,希望透過各大平台向內(nei) 地及港澳和海外的朋友們(men) 分享,讓他們(men) 感受到充滿機遇、生氣、友善、文化以及活力的粵港澳大灣區。
澳門愛國教育青年協會(hui) 秘書(shu) 長容甄甄也感慨多多。她說,“大灣區的亮點可真多呢!首先就是經濟發展的迅猛,成為(wei) 全球最具活力的經濟區域之一。不僅(jin) 有很多互聯網、科技企業(ye) 集聚,還有許多世界級的金融機構和自由貿易區。其次,大灣區有著豐(feng) 富多樣的文化和曆史遺產(chan) 。大灣區真是一個(ge) 充滿活力、多元發展、兼具自然和人文之美的地方!中國的未來在大灣!”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