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事題材影視唱響強軍戰歌
八一建軍(jun) 節即將來臨(lin) ,人民軍(jun) 隊已經走過96年光輝歲月。一直以來,軍(jun) 事題材影視作品深受觀眾(zhong) 喜愛,作品中充滿信仰力量、愛國主義(yi) 情懷和人性之光的故事,緊張激烈、張力十足的戰爭(zheng) 場麵,英武挺拔、忠貞不屈的軍(jun) 人形象,都給觀眾(zhong) 帶來心靈震撼、審美愉悅和視聽享受。軍(jun) 事題材影視作品始終是主流影視創作的中流砥柱。
抒寫(xie) 圖國忘死的戰爭(zheng) 敘事
中國軍(jun) 旅文化崇尚“圖國忘死,貞也”的民族氣節,強調“犧牲小我、成就大我”的集體(ti) 意識,推崇“師出以律”“和軍(jun) 一心”的嚴(yan) 明紀律。隻有深刻領悟中國軍(jun) 旅文化,了解人民軍(jun) 隊的性質、宗旨和任務,才能抓住軍(jun) 事題材影視的靈魂,如《古田軍(jun) 號》《血戰湘江》《絕命後衛師》等,講述了我軍(jun) 麵對艱難險阻,堅守信仰,堅持不懈探索革命真理與(yu) 出路的非凡曆程,回答了人民軍(jun) 隊“為(wei) 何作戰、為(wei) 誰作戰、怎樣作戰”的基本命題。
軍(jun) 事鬥爭(zheng) 是軍(jun) 事題材影視創作的核心和作品走向深刻的點睛之筆。對軍(jun) 事鬥爭(zheng) 的全方位展現,是軍(jun) 事題材影視作品的核心競爭(zheng) 力,隻有貼近實戰,營造逼真的戰爭(zheng) 環境,才能讓觀眾(zhong) 沉浸其中。《長津湖》《金剛川》《大決(jue) 戰》等作品裏那些史詩般的戰爭(zheng) 場麵,讓觀眾(zhong) 深刻感受到人民軍(jun) 隊勇猛頑強的革命意誌,極大地震撼著觀眾(zhong) 的心靈。
“上兵伐謀。”軍(jun) 事鬥爭(zheng) 中的戰略戰術是人類智慧的結晶,敵我雙方的鬥智鬥勇導致戰鬥進程既懸念迭出又瞬息萬(wan) 變,為(wei) 故事的講述增加了許多變數和反轉,也極大地拓展了創作者的藝術表現和想象空間。如在《大決(jue) 戰》《跨過鴨綠江》等作品中,有許多敵我雙方在指揮部和前沿哨所分析戰況、製定攻守方案的情節,讓觀眾(zhong) 更加了解戰爭(zheng) 的情況,也為(wei) 我軍(jun) 指戰員的軍(jun) 事才華所折服。
在反映我軍(jun) 各個(ge) 曆史時期軍(jun) 事鬥爭(zheng) 的作品中,武器裝備都是渲染軍(jun) 事氛圍、營造視覺特效的利器,如《金剛川》裏,地空之間大炮飛機的戰鬥電光石火,《長空之王》裏,顯示我軍(jun) 高科技實力的隱形戰機直衝(chong) 雲(yun) 霄。軍(jun) 隊講究“人裝合一”,兵員與(yu) 裝備融為(wei) 一體(ti) 才能在戰場上生成最大的戰鬥力,正如《長空之王》裏的台詞所言:“請像熟悉自己身體(ti) 一樣熟悉飛機。”武器被賦予軍(jun) 人意誌,甚至被視為(wei) 軍(jun) 人身體(ti) 的一部分,戰爭(zheng) 的勝利要依靠戰略戰術與(yu) 武器裝備的有機結合。《狙擊手》裏的誌願軍(jun) 戰士麵對裝備和補給遠勝於(yu) 自己的敵軍(jun) ,憑借過硬的戰術、“人槍合一”的軍(jun) 事素質和大無畏的英雄主義(yi) 精神,最終戰勝了傲慢狂妄、不可一世的敵人。
塑造有血有肉的軍(jun) 人形象
中國軍(jun) 事題材影視作品塑造了許多經典軍(jun) 人形象,如李向陽、王成、吳瓊花、薑大牙、李雲(yun) 龍、許三多、伍千裏等,他們(men) 是革命軍(jun) 人的化身,激勵著一代又一代中國人奮進。因為(wei) 肩負特殊使命,軍(jun) 人養(yang) 成了他們(men) 獨特的思維方式和行事作風,“居則有禮,動則有威”,這些作品塑造出兵味十足的革命軍(jun) 人形象,角色的外貌、話語和行為(wei) 舉(ju) 止貼近軍(jun) 人本色,男兵威武陽剛,女兵英姿颯爽。眉宇之間的英氣、衝(chong) 鋒陷陣時的硬氣、舍生忘死的豪氣、忠肝義(yi) 膽的俠(xia) 氣、自力更生的骨氣、艱苦奮鬥的誌氣和敢於(yu) 勝利的底氣,共同成就了角色永不褪色的革命氣節。
好的軍(jun) 事題材影視作品在塑造軍(jun) 人形象時,善於(yu) 把常人的七情六欲甚至有時猶豫怯懦的心理賦予角色,然後用足夠令人信服的戲劇橋段和情節鋪陳,書(shu) 寫(xie) 角色從(cong) 普通人成長為(wei) 革命軍(jun) 人甚至戰鬥英雄的過程。如《士兵突擊》裏的許三多、《特戰榮耀》裏的燕破嶽、《王牌部隊》裏的高粱、《長津湖》裏的伍萬(wan) 裏等,他們(men) 在人民軍(jun) 隊裏成長、成熟,經過革命熔爐的反複淬煉之後,終成鋼鐵戰士。
好的軍(jun) 事題材影視作品總是賦予角色鮮活的生命質感和普通人的意趣、情懷,注重對人物性格和處事風格的生動展現,從(cong) 還原本真的角度出發,再現他們(men) 如何一步步走向崇高。如《特級英雄黃繼光》講述黃繼光從(cong) 苦水裏泡大的農(nong) 村娃成長為(wei) 特級英雄的過程,生動詮釋了“平凡鑄就偉(wei) 大,英雄來自人民”。
好的軍(jun) 事題材影視作品能夠深入展現軍(jun) 人深沉寬廣的情感世界。鐵馬秋風、戰地黃花、樓船夜雪、邊關(guan) 冷月,軍(jun) 人情感世界裏有著特殊的“風花雪月”——那是以身許國、死而後已的家國情懷,是駐守邊關(guan) 時對家人的思念,是天各一方時對愛人的牽掛,是命懸一線時戰友的生死相托。這其中,一起扛槍、一起吃苦、一起經曆生死存亡考驗的戰友情最值得大書(shu) 特書(shu) 。《長津湖》裏的誌願軍(jun) 老兵“雷公”以自我犧牲的精神吸引敵軍(jun) 火力,掩護戰友。這樣令人難忘的軍(jun) 人形象,總是從(cong) 性格塑造走向人格塑造並最終完成信仰塑造,觀眾(zhong) 也從(cong) 情感認同走向角色認同並最終產(chan) 生信仰認同。
好的軍(jun) 事題材影視作品善於(yu) 刻畫英雄群像,注重對愛國主義(yi) 、集體(ti) 主義(yi) 、英雄主義(yi) 精神的深度挖掘和立體(ti) 呈現,展示人民軍(jun) 隊“其疾如風,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動如山,難知如陰,動如雷震”的軍(jun) 事素養(yang) ,塑造“能打仗、打勝仗”的人民軍(jun) 隊形象。無論是《亮劍》裏的獨立團、《長津湖》裏的鋼七連,還是《狙擊手》裏的英雄五班,都顯示出強大的凝聚力和戰鬥力。
展現人民軍(jun) 隊的光輝曆程
推進政治建軍(jun) 、改革強軍(jun) 、科技強軍(jun) 、人才強軍(jun) 、依法治軍(jun) ,聚焦強軍(jun) 目標,是軍(jun) 事題材影視創作更深層次的意義(yi) 與(yu) 價(jia) 值。近年來,麵對國際軍(jun) 事鬥爭(zheng) 形勢的風雲(yun) 變幻,軍(jun) 事題材影視創作錨定未來高科技戰爭(zheng) ,推出一係列代表性作品,如《決(jue) 勝零距離》《深海利劍》《陸戰之王》《和平之舟》《〈我們(men) 這十年〉之〈礪劍〉》等,顯示出我軍(jun) 加強練兵備戰、提高打贏能力的堅強決(jue) 心。
軍(jun) 事題材影視作品要有曆史格局、戰略思維和國際視野。好的創作者應該是軍(jun) 事專(zhuan) 家,能夠站在辯證唯物主義(yi) 和曆史唯物主義(yi) 的高度,觀察思考特定曆史條件下人民軍(jun) 隊的使命和任務。《長津湖》《金剛川》《跨過鴨綠江》《〈功勳〉之〈能文能武李延年〉》《浴血無名川》等作品都在影片中闡述了抗美援朝戰爭(zheng) “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的戰略意義(yi) 。這些作品不僅(jin) 講述戰爭(zheng) 故事,而且闡述了戰爭(zheng) 對和平、對國家發展、對經濟建設和百姓生活的深遠影響。
能戰,方能止戰。所謂“止戈為(wei) 武”,拍攝軍(jun) 事題材影視作品不是為(wei) 了宣揚戰爭(zheng) 而是為(wei) 了守望和平。強國必須強軍(jun) ,軍(jun) 強才能國安。在展現我軍(jun) 96年建軍(jun) 史的海量影視作品中,有太多驚天動地的經典戰役,有太多可歌可泣的戰鬥英雄,有太多感天動地的擁軍(jun) 故事,而強軍(jun) 備戰、守衛和平始終是時代主旋律。
“清澈的愛,隻為(wei) 中國。”軍(jun) 事題材影視作品是一座精神富礦,符合社會(hui) 主義(yi) 先進文化的必然要求;也是一座藝術富礦,能夠通過驚心動魄的軍(jun) 旅故事打動人心、愉悅感官。“兵者,國之大事也。”軍(jun) 事題材影視創作者應該自覺肩負起文化責任,創作更多具有中國軍(jun) 事特色、中國軍(jun) 隊氣派和中國軍(jun) 人風格的影視作品,為(wei) 實現強軍(jun) 目標,全麵建成世界一流軍(jun) 隊鼓與(yu) 呼。
(作者為(wei) 中國傳(chuan) 媒大學戲劇影視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楊洪濤
(人民日報海外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