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識平:蜀道不再難,通達向未來
新華社北京7月27日電 題:蜀道不再難,通達向未來
辛識平
日前,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四川省廣元市、德陽市分別考察了翠雲(yun) 廊古蜀道、三星堆博物館,了解當地推進曆史文化傳(chuan) 承、加強生態文明建設和曆史文化遺址發掘研究、文物保護修複等情況。跟著總書(shu) 記的考察足跡,感悟千年蜀道的變遷,帶給人們(men) 深刻啟示。
巍巍秦嶺峰巒疊嶂,劃出我國南北地理分界線。關(guan) 中平原和四川盆地分隔兩(liang) 邊,先民們(men) 循穀而行、踏草為(wei) 徑、開山鑿壁、依崖築棧,以不屈不撓的精神與(yu) 毅力,一錘一錘修築起翻越秦嶺和大巴山的“秦蜀古道”。古蜀道逼仄崎嶇,行走十分艱難,部分路段甚至被稱為(wei) 鳥道,蜿蜒盤旋於(yu) 峭壁之上,令人望而生畏。昔日“詩仙”李白的慨歎“難於(yu) 上青天”,更是讓“蜀道之難”人人皆知。
時光荏苒、鬥轉星移,今天的中國,正奮進在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的新征程上,曆經千年風雨的古蜀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一條條道路、一座座橋梁、一道道航線連通山川大地,見證著“蜀道不再難”的發展變遷。截至2022年底,四川進出川大通道增至41條,高速公路達到9179公裏,鐵路運營裏程超過5800公裏,高鐵運營裏程達到1390公裏,城市軌道交通運營裏程達到558公裏,民用運輸機場增至16個(ge) 。
鋪展地圖,一張四通八達的交通網呈現在人們(men) 麵前:向北,西成高鐵幾乎以直線貫穿秦巴山脈,徹底打開四川盆地北上的高鐵線路,使其接入全國高鐵網;向南,成貴高鐵、成昆複線直入雲(yun) 貴高原,翻開雲(yun) 貴川互聯互通新篇章;向西,雅康高速、汶馬高速突破橫斷山脈,鋪就通往雪域高原的新坦途;向東(dong) ,渝蓉高速、成渝高鐵加密公鐵路網,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交通骨架更加堅韌;向上,天府國際機場“振翅高飛”,成都雙機場空中走廊暢達全球……
從(cong) “蜀道難”到“蜀道通”,路的變遷,折射地區發展和新時代的偉(wei) 大變革。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4次到四川考察調研,多次就四川工作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堅定不移抓好發展這個(ge) 第一要務”“推動治蜀興(xing) 川再上新台階,在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上奮力譜寫(xie) 四川發展新篇章”。沿著總書(shu) 記指引的方向,四川堅定信心、攻堅克難,在高質量發展的道路上奮勇前行。
如今的“新蜀道”,不僅(jin) 是便捷通達的出行路,也是巴蜀兒(er) 女勤勞致富的幸福路。得益於(yu) 雅康高速的開通,甘孜藏族自治州接待遊客量和旅遊綜合收入大幅增加。隨著全國最後一個(ge) 具備條件通硬化路的建製村涼山彝族自治州阿布洛哈村通車,村民們(men) 修起了新房子,孩子們(men) 有了新教室,花椒、蜂蜜等特色農(nong) 產(chan) 品也可以快遞出村。一條條公路、鐵路,聯通著每個(ge) 四川人的幸福生活。因為(wei) 腳下有路,夢想不再遙遠,一切皆有可能。
如今的“新蜀道”,也是開放合作、聯通世界的共贏路。沿著長江經濟帶、陸海新通道、“一帶一路”等,曾經“爾來四萬(wan) 八千歲,不與(yu) 秦塞通人煙”的巴蜀之地,如今敞開懷抱,充滿自信地走向世界。過去五年,四川進出口規模從(cong) 4600億(yi) 元增加到10077億(yi) 元,外商直接投資規模居中西部第1位。中歐班列(成渝)五年平均開行數量占全國33%,西部陸海新通道班列累計開行1482列。7月28日,第31屆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hui) 將在成都開幕,四川人民熱情歡迎八方來客,將向世界奉獻一場簡約、安全、精彩的體(ti) 育盛會(hui) 。
蜀道不再難,通達向未來。今天的四川人民憑著與(yu) 巴蜀先民一脈相承的勤勞、智慧和勇毅,開拓出更加寬廣的發展空間,闊步邁向中國式現代化的光明前景。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