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造提升傳統產業 築牢產業體係基底
現代化產(chan) 業(ye) 體(ti) 係是現代化國家的物質技術基礎,是實現經濟現代化的關(guan) 鍵標誌。加快建設現代化產(chan) 業(ye) 體(ti) 係,是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的工作重點之一。今年以來,各地區各部門大力推動鞏固延伸優(you) 勢產(chan) 業(ye) 、改造提升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培育壯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前瞻布局未來產(chan) 業(ye) ,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競爭(zheng) 力強的現代化產(chan) 業(ye) 體(ti) 係建設穩步邁進。即日起,人民網推出係列報道,巡禮我國現代化產(chan) 業(ye) 體(ti) 係建設取得的新進展新成效,挖掘中國經濟在高質量發展中孕育的新活力新動力。
在安徽六安的一座地下鐵礦山,幾百米深的巷道中,不見滿臉黑灰的礦工,隻有大型無人化礦車轟隆作業(ye) 。礦車的“駕駛員”則在“寫(xie) 字樓”一般的井上生產(chan) 車間中手握遙杆遠程操作,實現了產(chan) 業(ye) 工人從(cong) “藍領”變為(wei) “白領”。
在江蘇宜興(xing) ,汙水處理廠“變身”資源工廠,一改過去“高耗能、高排碳、無資源回收”的弊端,在汙水變直飲水的處理全流程中同步實現汙泥生成沼氣發電,沼渣變“沃土”。
在全球市占率領先的精密微型刀具研製企業(ye) 中鎢高新金洲公司,研發團隊突破傳(chuan) 統工藝設計,開創新型微小刀具磨削工藝,在不到2年時間裏接連成功研製出直徑0.01毫米的超細微型鑽頭和直徑0.01毫米極小徑銑刀,一舉(ju) 打破了長期以來我國在該領域受製於(yu) 人的局麵。
我國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體(ti) 量大,在製造業(ye) 中占比超過80%,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的改造升級直接關(guan) 乎現代化產(chan) 業(ye) 體(ti) 係建設全局。今年5月,二十屆中央財經委員會(hui) 第一次會(hui) 議強調,堅持推動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轉型升級,不能當成“低端產(chan) 業(ye) ”簡單退出。
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是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轉型升級的大勢所趨,也是建設現代化產(chan) 業(ye) 體(ti) 係的必然要求。作為(wei) 現代化產(chan) 業(ye) 體(ti) 係的基底,我國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正加快轉型升級步伐,全麵提升核心競爭(zheng) 力。
強化高端發展 培育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新動能
多年以來,我國紡織業(ye) 依托深厚的中國文化底蘊、完備的產(chan) 業(ye) 體(ti) 係優(you) 勢、持續的科技創新能力,在曆史的針線中織就千年錦繡。
近年來,為(wei) 踐行製造強國戰略,在建設現代化產(chan) 業(ye) 體(ti) 係中發揮重要作用,紡織業(ye) 堅持以智能紡織品、功能性紡織品為(wei) 代表的產(chan) 品創新,持續推動品質提升與(yu) 應用邊界延展,實現了曆史性跨越。
“隻要在這邊一刷卡,想要出哪一缸布,它就從(cong) 倉(cang) 庫裏自動取出來,全部是無人化操作……”在浙江省紹興(xing) 市柯橋區迎豐(feng) 科技公司印染車間,看不見汙水,聞不到異味,處處幹淨整潔,顛覆了大家對傳(chuan) 統紡織印染行業(ye) 的印象。
近年來,紹興(xing) 注重科技賦能製造業(ye) 高質量發展,推動紡織產(chan) 業(ye) 再升級。2022年,柯橋大紡織實現產(chan) 值1296億(yi) 元、增長7.6%,占區規上工業(ye) 總產(chan) 值的55.8%;紡織品出口超1000億(yi) 元、占區出口總額的77.7%。
目前,中國紡織業(ye) 已形成全球規模最大、最完備的產(chan) 業(ye) 體(ti) 係,生產(chan) 製造能力與(yu) 國際貿易規模長期居於(yu) 世界首位,是世界紡織服裝供應鏈穩定運轉的重要支撐力量。
“沒有產(chan) 業(ye) 體(ti) 係的現代化,就沒有經濟的現代化。”中國社會(hui) 科學院社會(hui) 學研究所副研究員付偉(wei) 表示,應當積極推動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從(cong) 中低端向中高端邁進,解決(jue) 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發展不規範、產(chan) 品技術含量和附加值有待提升的現狀。
重慶市政協副主席丁時勇認為(wei) ,在當前新產(chan) 業(ye) 革命背景下,市場需求將更加個(ge) 性化與(yu) 多樣化,產(chan) 業(ye) 轉型升級的主要路徑是從(cong) 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升級,從(cong) 高能耗高汙染向低能耗低汙染升級,從(cong) 粗放型向集約型升級。
近年來,為(wei) 了適應消費升級、國內(nei) 產(chan) 業(ye) 政策調整和國際局勢變化,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不斷加大投入力度,轉變經營方式,通過自我革命推動自身轉型升級。
工業(ye) 和信息化部數據顯示,我國產(chan) 業(ye) 結構不斷優(you) 化升級。鋼鐵行業(ye) 幹熄焦、燒結餘(yu) 熱發電等技術逐漸普及,石化行業(ye) 千萬(wan) 噸級煉油、百萬(wan) 噸級乙烯等大型化裝備應用水平持續提高,水泥行業(ye) 新型幹法熟料生產(chan) 線平均單線規模提升至3605噸/日以上,電解鋁行業(ye) 新建項目全部采用400KA以上電解槽技術,在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新材料、新能源等領域建成了45個(ge) 國家先進製造業(ye) 集群,主導產(chan) 業(ye) 總產(chan) 值達20萬(wan) 億(yi) 元。
突出智能轉型 厚植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新優(you) 勢
“作業(ye) 中,請注意!”中國一汽紅旗繁榮工廠內(nei) 部,無人物流小車像長了眼睛一樣,在車間穿梭自如配送零部件,看到前方有人,它會(hui) 發出這樣的提示音。
工廠內(nei) ,自動送料機、智能上下料機械臂、全自動衝(chong) 壓機等代替了人工,有條不紊地執行著指令,工作人員實時掌握著機器工作狀態及完成度。
據了解,繁榮工廠內(nei) 部自動化率較高,擁有28台機器人和95台無人搬運車的總裝生產(chan) 線,能夠實現油車、油電混動和新能源汽車不同類型生產(chan) 任務的兼容。如此龐大的生產(chan) 工廠,在運用數字孿生、車間級中控機係統後,可以實現裝配過程及檢測過程全數據采集,實時檢測每一個(ge) 車間的工作情況,定位至生產(chan) 線的每一個(ge) 細節,關(guan) 鍵工序100%防錯。
“智能製造不隻是自動控製,還意味著在軟件的支持下能夠進行自主分析判斷。從(cong) 人找數據變成數據找人。”中國一汽工程與(yu) 生產(chan) 物流部副總經理張曉勝表示,數字化轉型的目的是通過數字化來提升業(ye) 務效能。所以,要讓數字化在具體(ti) 的應用場景中對具體(ti) 業(ye) 務起到效能提升的作用,支撐企業(ye) 向智能製造轉型。
加快推動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智能化變革是大勢所趨,隻有不斷深化智能升級、補齊產(chan) 業(ye) 短板,才能在培育智能製造新模式中厚植產(chan) 業(ye) 新優(you) 勢,不斷提升企業(ye) 核心競爭(zheng) 力。
“今年以來,製造企業(ye) 改造升級需求不斷釋放,我國製造業(ye) 智能化轉型保持良好發展態勢,湧現出不少創新亮點。”工業(ye) 和信息化部新聞發言人、運行監測協調局局長陶青介紹,截至目前,各地建設數字化車間和智能工廠近8000個(ge) ,基本完成了數字化轉型;209個(ge) 探索了智能化升級,成為(wei) 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智能製造示範工廠。經過轉型,這些示範工廠產(chan) 品研發周期平均縮短了20.7%,生產(chan) 效率平均提升了34.8%,產(chan) 品不良品率平均下降了27.4%,碳排放平均減少了21.2%。
如何推進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智能化發展?中國電子信息產(chan) 業(ye) 發展研究院信息化與(yu) 軟件產(chan) 業(ye) 研究所姚磊認為(wei) ,智能化是一項複雜係統工程,需要充分發揮新一代信息技術的賦能支撐作用,對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進行全方位、全鏈條、係統化改造升級,構築起智能化轉型的新優(you) 勢,全麵支撐新型工業(ye) 化發展。具體(ti) 來看,一是要以應用為(wei) 驅動,加快產(chan) 業(ye) 智能化轉型步伐;二是以技術為(wei) 支撐,夯實產(chan) 業(ye) 智能化發展基礎;三是以生態為(wei) 關(guan) 鍵,激發產(chan) 業(ye) 智能化創新活力。
堅持綠色低碳 鍛造產(chan) 業(ye) 競爭(zheng) 新支撐
重型燃氣輪機作為(wei) 裝備製造業(ye) “皇冠上的明珠”,需要諸多學科理論和多工程領域交叉發展,是國家技術水平和製造能力進步的重要標誌。
太行110重型燃機作為(wei) 國內(nei) 首台自主研發及製造生產(chan) 的重型燃氣輪機,已經在中海油深圳電廠累計示範運行突破一萬(wan) 當量小時。與(yu) 同功率火力發電機組相比,一年可減少碳排放超過100萬(wan) 噸,聯合循環一小時發電量超過15萬(wan) 千瓦時,可以滿足15000個(ge) 家庭一天的用電需求。
燃氣輪機發電是替代火力發電的綠色方案,通過能源有效利用,可大幅降低碳排放,助力國家雙碳目標。太行110重型燃機正在深圳現場開展低排放燃燒室整機試驗,目前已經滿足國家NOX排放小於(yu) 50ppm排放要求,為(wei) 實現綠色、低碳、環保的能源新要求不懈努力。
綠色製造是產(chan) 業(ye) 轉型升級、實現“雙碳”目標的必由之路,也是企業(ye) 高質量發展的必然選擇。當前,一場“綠色革命”的浪潮正在掀起,越來越多的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將綠色發展作為(wei) 提升核心競爭(zheng) 力的立足之本。
數據顯示,我國綠色低碳產(chan) 業(ye) 蓬勃發展。光伏產(chan) 業(ye) 鏈主要環節產(chan) 量全球占比均超過70%,新能源汽車產(chan) 銷量連續8年保持全球第一,2023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車產(chan) 銷同比分別增長42.4%和44.1%,綠色產(chan) 品供給能力顯著增強。
中國電子信息產(chan) 業(ye) 發展研究院節能與(yu) 環保研究所所長趙衛東(dong) 提出,在取得進展同時,也要清醒地認識到,當前推動傳(chuan) 統製造業(ye) 綠色化發展任務仍然十分繁重。
“要抓住產(chan) 業(ye) 結構調整這個(ge) 關(guan) 鍵。充分考慮生產(chan) 力、能源、資源的綜合平衡,注重有色金屬、鋼鐵等行業(ye) 生產(chan) 力布局與(yu) 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原材料產(chan) 地等相匹配,把治理生態環境與(yu) 促進產(chan) 業(ye) 轉型發展結合起來。推進京津冀、長江經濟帶、粵港澳大灣區、黃河流域等重點區域產(chan) 業(ye) 有序轉移和承接,打造一批低碳轉型效果明顯的先進製造業(ye) 集群,構建有利於(yu) 碳減排的產(chan) 業(ye) 布局。”趙衛東(dong) 說。
奮楫者先,創新者強。堅守底盤、持續升級、沿著新型工業(ye) 化道路穩步前行,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將不斷煥發新的生機活力,為(wei) 建設現代化產(chan) 業(ye) 體(ti) 係奠定堅實基礎,為(wei) 中國經濟行穩致遠提供有力支撐。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