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降雨後地質活動相對活躍 如遇滑坡災害該如何應對?
受“杜蘇芮”影響,華北、黃淮等地出現極端降雨過程,引發洪澇和地質災害。今天,自然資源部要求各地加大地質災害排查力度,緊盯縣城、重點集鎮和重要隱患點,最大限度減少人員傷(shang) 亡。
自然資源部要求各級自然資源主管部門加強與(yu) 氣象部門會(hui) 商,緊盯雨情水情變化,及時研判地質災害發生發展趨勢,加密預報預警頻次,采取多種形式滾動發布地質災害氣象風險預警,確保預警信息及時進村入戶到人。
此外,各地要結合地質災害氣象風險預警情況,組織專(zhuan) 業(ye) 隊伍對地質災害易發區、人員密集區、避險人員轉移安置區等重點區域,開展動態巡查排查,做到早發現、早監測、早預警。
自然資源部也明確,各地要緊盯縣城、重點集鎮、學校、醫院、敬老院、工棚等人口密集區,以及易發生泥石流的低窪地帶等重點部位,一旦出現地質災害災情險情和極端降雨情況,及時啟動應急預案,果斷提前撤離受威脅群眾(zhong) ,強化風險區管控,全力避免群死群傷(shang) 事件發生。
如何應對滑坡災害?
這一輪強降雨,給北方多地帶來了嚴(yan) 重的洪澇災害,下一步各地防治地質災害的形勢非常嚴(yan) 峻。
常見的地質災害主要指,危害人民生命和財產(chan) 安全的滑坡、泥石流、地麵沉降等六種與(yu) 地質作用有關(guan) 的災害。高陡的地形,出現滾石和落石,是發生地質災害的最明顯前兆。
我們(men) 常說的垮山、地滑、土溜、山剝皮等其實就是地質專(zhuan) 家認定的滑坡,是斜坡上的土石由於(yu) 地震等多種因素誘發,順坡向下滑動的現象,這是山區主要的地質災害之一。
中國地質調查局宣教中心地災防治科普專(zhuan) 家 周鑄:滑坡發生前,山坡後緣土體(ti) 出現裂縫、前緣土體(ti) 出現隆起,坡上樹木歪斜,坡腳區域如果有池塘、泉水或者水井,幹涸多年突然湧水,或者突然幹涸,或者水變得異常渾濁、水位突變異常,這些都需引起我們(men) 的警覺,都是出現滑坡的前兆。
專(zhuan) 家提示,強降雨之後,由於(yu) 地質活動相對活躍,應減少進入山穀、溝穀,盡量不在比較陡的山坡停留。如果感覺到地麵有震動時,要馬上向開闊的地區逃離。
專(zhuan) 家提示,當滑坡發生時,千萬(wan) 不要貪戀財物,要立即撤離;假如發生的是小滑坡,也不要著急回去清理,要等到天晴一段時間後才來處理。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