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海上生民樂》駐演百場 成就海派民樂新傳奇

發布時間:2023-08-07 11:00: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上海8月6日電 (王笈)立足於(yu) 中國傳(chuan) 統音樂(le) 文化的上海民族樂(le) 團國風音樂(le) 現場《海上生民樂(le) 》5日晚在凱迪拉克·上海音樂(le) 廳完成4輪駐演、百場演出,成就海派民樂(le) 新傳(chuan) 奇。不少觀眾(zhong) 感慨“刻在骨子裏的文化DNA動了”,並親(qin) 切稱其為(wei) “百科全書(shu) 式的國樂(le) 大賞”。

  “興(xing) 於(yu) 詩、立於(yu) 禮、成於(yu) 樂(le) 。”《海上生民樂(le) 》以9首風格多元的音樂(le) 作品,呈現古今中外豐(feng) 富的民族樂(le) 器,並融合了詩歌、書(shu) 法、國畫、京劇、舞蹈等文化藝術元素。演出通過數字化多媒體(ti) 技術,打破傳(chuan) 統聽覺疆界,將國樂(le) 、光影、建築有機融合,構築視聽一體(ti) 的沉浸式音樂(le) 現場,傳(chuan) 遞著上海民族樂(le) 團“民族音樂(le) 、當代氣質、國際表達”的藝術理念。

  “很榮幸,在這座擁有93年曆史的音樂(le) 廳裏見證了中國民族音樂(le) 演出的一個(ge) 曆史時刻。”上海音樂(le) 廳總經理方靚表示,從(cong) 2021年開始,百場演出橫跨3年,《海上生民樂(le) 》已經成為(wei) 一款現象級的文旅產(chan) 品。“有觀眾(zhong) 穿著漢服前來打卡,也有觀眾(zhong) 帶著孩子觀摩學習(xi) 中國傳(chuan) 統文化,還有很多外地觀眾(zhong) 一到上海直接拖著行李箱到音樂(le) 廳觀賞演出。《海上生民樂(le) 》充滿了濃濃的‘文化味’和滿滿的‘煙火氣’。”

  百場演出並非一成不變,而是常演常新。當晚的特別版《蜂飛》由11位演奏家接力演繹,二胡、韶琴、阮、笙與(yu) 打擊樂(le) 輪番上場,不同聲部的炫技片段一氣嗬成、酣暢淋漓,互動式的幽默表演引來陣陣掌聲,呈現野蜂飛舞的樂(le) 趣;升級版《酒歌》中,霸王與(yu) 虞姬則以琵琶樂(le) 音對話,曆史雖已遠去,這段千古絕戀卻以藝術化的方式流傳(chuan) 百世,細膩婉轉的樂(le) 音牽動人心。

  《穿越》作為(wei) 全場最具都市感的作品,由3位嗩呐演奏家胡晨韻、薑峰、閆晉龍共同演繹。對於(yu) 酷愛電子音樂(le) 的薑峰來說,演繹這首作品更是件幸福的事,“我一直相信民樂(le) 應該走進年輕人的生活,隻有真正熱愛一種音樂(le) 類型,才能讓你在創作和演出中表現出最真實自然的東(dong) 西,而不是刻意為(wei) 之。希望用音樂(le) 讓大家忘卻工作和生活中的煩惱,有那麽(me) 一兩(liang) 次想站起來舞蹈的衝(chong) 動。”

  在導演馬俊豐(feng) 看來,100場《海上生民樂(le) 》,仿佛100場奇幻瑰麗(li) 的夢。“在這樣讓人沉醉的場域中,演奏家們(men) 100次用音符帶領觀眾(zhong) 入夢,高山流水覓知音。他們(men) 將自己的生命體(ti) 悟融入演奏與(yu) 表演,將感動與(yu) 震撼帶給觀眾(zhong) 。能夠結識這麽(me) 多可愛的音樂(le) 家,與(yu) 他們(men) 共同創作這部作品,與(yu) 有榮焉。”(完)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