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取得聯係!”直擊吉林舒蘭搶險救災

發布時間:2023-08-07 11:38: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吉林8月6日電 題:“取得聯係!”直擊吉林舒蘭(lan) 搶險救災

  中新網記者 蒼雁 石洪宇

  山洪衝(chong) 擊村莊後,路旁的溝壑裏是深不可測的淤泥和積水。40歲的於(yu) 昊遠走出的每一步都很艱難——他身材魁梧,腳下卻非常濕滑。車輛無法抵達的青鬆林場距離他們(men) 有10公裏遠,他和8名隊員需要翻越水毀的荒山,維係一條“生命通道”。

  “稻城”舒蘭(lan) 是一座東(dong) 北小城,此季正是水稻的成長期。強降雨造成舒蘭(lan) 市金馬鎮、開原鎮和七裏鄉(xiang) 等村鎮出現洪水漫灌,部分橋梁垮塌、道路受損、信息通訊被中斷。

  青鬆林場成了一塊懸在外的“孤島”。於(yu) 昊遠是舒蘭(lan) 市衛健委醫政科科長,作為(wei) “醫療突擊組”的成員,他們(men) 負責為(wei) “孤島”送去醫療救助——“情況未知是最大的麻煩。”

  於(yu) 昊遠說,當他們(men) 徒步走到七滴村時便開始為(wei) 村民提供幫助。“主要是一些擦傷(shang) 、刮傷(shang) ,當我們(men) 看到村民陸續撤出,心裏非常興(xing) 奮。”他們(men) 繼續向著“孤島”方向前進,並為(wei) 遇到的村民指明撤退路線。

  去往青鬆林場的橋梁均已損毀,隊伍隻能攜帶急救包尋找新“路”。幾座山因地勢較高、視野較好,成了隊伍穿越的“橋梁”。路麵很滑,還要躲開樹木、樹枝,隊員們(men) 相互照應穿行山林。

  步行2個(ge) 多小時,隊員們(men) 終於(yu) 見到在林場辦公地避難的161人。青壯年的精神狀態較好,但患有老年病的村民需要診療。

  隊員為(wei) 老年患者做了基礎檢查後,開始為(wei) 護送受傷(shang) 人員、老年人的撤離做準備。在搜索組特警的協助下,大家陸續撤離。

  作為(wei) 災後首支抵達災情較重區域的救援隊伍,吉林市消防救援支隊是搜救組中的尖兵。這支由14名隊員組成的先遣搜救隊突進災區展開搜救偵(zhen) 查工作。消防救援人員利用特種車輛緩速前行,在激流漫蓋、特種車輛無法通行的區域,隊員們(men) 摸索相對緩流位置,利用繩索搭建繩橋,分組有序通過,沿途營救轉移多名被困、受傷(shang) 群眾(zhong) 。

  “六滴村取得聯係!”“七滴村取得聯係!”“青鬆林場取得聯係!”……衛星電話一次次傳(chuan) 來的報告聲振奮人心。經過近36個(ge) 小時的不懈努力,先遣搜救隊與(yu) 全部失聯村屯取得聯係,舒蘭(lan) 因本次洪水導致的失聯點位全部恢複通聯。

  據了解,青鬆林場被困人員中輕傷(shang) 4人已得到救治,5人已轉移至安置點,並安排直升機投放物資300人/份。

  本輪降雨過程基本結束,目前造成6人遇難,4名公職人員因搶險救災失聯。搶險救援中,舒蘭(lan) 市進行預防性和緊急性兩(liang) 次轉移,共轉移人員18916人。

  至6日傍晚,被困青鬆林場的村民陸續“下山”。但於(yu) 昊遠的工作還遠未結束,災情後的防疫、重建等工作仍然繁重。(完)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