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船企在技術創新等方麵獨樹一幟 綠色節能船型占比提高
央視網消息:近年來,我國造船行業(ye) 優(you) 勢顯現,三大造船指標穩定增長,市場份額世界領先。在這一背景下,中國企業(ye) 的造船水平也獲得了更多國際客戶的認可。目前,多家上市船企在手訂單飽滿。
炎熱的8月,在遼寧省大連市的一處造船廠裏,工人們(men) 穿梭於(yu) 船塢內(nei) 外,緊鑼密鼓地施工作業(ye) 。而在一艘即將於(yu) 2023年8月21日交付的集裝箱船上,記者看到工作人員正在為(wei) 新船的交付進行最後的打磨和檢查。
據企業(ye) 負責人介紹,2023年以來市場需求旺盛。目前,接到的新船訂單已經排到了2027年,雖然尚未處於(yu) 滿負荷狀態,但造船任務依然比較重。以即將交付的這艘集裝箱船為(wei) 例,船廠已於(yu) 2023年6月順利交付了第一艘,還有7艘尚待交付。
記者還了解到,目前,該造船廠承接的訂單全部來源於(yu) 海外,主要以LNG船和遊輪為(wei) 主。中國船舶工業(ye) 行業(ye) 協會(hui) 數據顯示,1月—6月,中國船舶出口金額112.1億(yi) 美元,同比增長7.7%。出口船舶占全國新接訂單量的比重為(wei) 92.9%。
工業(ye) 和信息化部數據顯示,2023年1月—6月,我國造船完工量、新接訂單量和手持訂單量,以載重噸計分別占世界總量的49.6%、72.6%和53.2%,以修正總噸計分別占47.3%、67.2%和46.8%,均位居世界第一。
造船業(ye) 迎“新周期” 綠色節能船型占比不斷提高 新船價(jia) 格攀升
作為(wei) 重工業(ye) 中的代表性行業(ye) ,造船業(ye) 與(yu) 海運業(ye) 一樣具有較強的周期性。在曆經了數年的產(chan) 能出清之後,中國造船業(ye) 也呈現出較強的複蘇態勢。目前,有哪些船舶類型受到市場歡迎?在造船價(jia) 格和成本方麵又發生了哪些變化?
多家造船廠的工作人員表示,受全球“雙碳”目標等因素的影響,目前,船型生產(chan) 到燃料改進都向著綠色化、節能化轉型,市場的細分“賽道”競爭(zheng) 也日益明顯。一位廣州造船廠的負責人告訴記者,目前,汽車滾裝船占企業(ye) 全部訂單比例超過四成。
記者在采訪時還了解到,造船的主要原材料鋼材,2023年以來的價(jia) 格整體(ti) 有所回落,這也為(wei) 船舶的生產(chan) 成本減輕了一定的壓力。克拉克森數據顯示,2023年以來新造船價(jia) 格繼續攀升,截至6月底,新造船價(jia) 格指數為(wei) 170.91點,同比上漲5.8%,達2009年1月中旬以來最高水平。
成本和價(jia) 格的變化,使得多家船舶上市公司半年度業(ye) 績預喜頻現。例如中國船舶,預計2023年上半年實現歸母淨利潤5億(yi) 元—6億(yi) 元,同比增長約155.43%—206.51%。中國重工,上半年業(ye) 績扭虧(kui) 為(wei) 盈,預計淨利潤約1.9億(yi) 元—2.1億(yi) 元。亞(ya) 星錨鏈,上半年預計淨利潤約1.1億(yi) 元,同比增長約為(wei) 89%。
國泰君安期貨研究所能源化工高級研究員 黃柳楠:我國船企在資源整合、技術創新、交付能力等方麵可以說在全球獨樹一幟,未來在綠色航運的理念下完全有能力保持領跑地位。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