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保靖縣:以“四源共治”探索破解信訪難題
本報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洪克非)在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保靖縣呂洞山鎮,一條小路引發了兩(liang) 戶相鄰的龍姓人家的矛盾。即便之前已有法院判決(jue) ,兩(liang) 家人的矛盾依然升級。今年8月12日,縣法院、鎮政府、鎮派出所聯合組成調解組來到夯吉村內(nei) ,就路該怎麽(me) 讓、讓多少,為(wei) 當事雙方進行現場調解。
曆經4個(ge) 小時的談心、說法、協調,雙方最終達成協議。調解人員隨即在現場用尺量出距離,立樁為(wei) 界。爭(zheng) 議雙方對調解結果都很滿意,還從(cong) 村裏小賣部買(mai) 來礦泉水表示感謝。
這是保靖縣實施“四源共治”探索信訪源頭治理的一個(ge) 縮影。保靖縣委書(shu) 記楊誌慧經過多次調研、多次現場解決(jue) 信訪難題後,推行“四源共治”(險源、訴源、警源、訪源共治)“黨(dang) 建+1143+N”保靖模式,致力打造基層信訪源頭治理的“新樣本”。
保靖縣政府辦副主任、縣信訪局長張世友介紹,“黨(dang) 建”即縣、鄉(xiang) 鎮成立領導小組,分級負責“四源共治”全麵領導;“1”即縣委政法委承擔主抓責任;“1”鄉(xiang) 鎮承擔主體(ti) 責任;“4”即縣人民法院、縣公安局、縣司法局、縣信訪局承擔主要責任;“3”即縣人民法院、縣司法局、鄉(xiang) 鎮抽選駐站集中辦公人員承擔具體(ti) 責任;“N”即行業(ye) 主管部門承擔協助責任。
保靖縣12個(ge) 鄉(xiang) 鎮成立了“四源共治”工作站,172個(ge) 村(社區)成立了“四源共治”工作組。該縣抓實隊伍,建立縣、鄉(xiang) (鎮)、村(社區)三級調解人才庫,其中縣直行業(ye) 部門專(zhuan) 業(ye) 調解員218名、工作站專(zhuan) 職調解員65人、村(社區)兼職調解員2622人,最大限度調動和發揮群眾(zhong) 自治力量,全力推進“四源共治”。2022年,保靖縣榮獲全國、全省信訪工作示範縣。今年以來,該縣110件信訪積案全部化解並辦結,再次信訪率為(wei) 零。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