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實幹篤行·大省勇擔當丨大湖南,“霸得蠻”!

發布時間:2023-08-25 10:19:00來源: 央視新聞客戶端

  “吃得苦、耐得煩、霸得蠻”,這種敢於(yu) 逆流而上的精神是湖南人的DNA密碼。

  不沿邊、不靠海的湖南,要發展怎麽(me) 辦?那就需要霸得“善拚敢闖”之蠻,勇於(yu) 擔當盡責。

  “霸得蠻”,不是橫行霸道、蠻橫無理,而是一種敢闖敢幹的韌勁和盡職盡責的擔當,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意誌決(jue) 心!

  穩增長 向未來

  走進湖南,企業(ye) 生產(chan) 線上一片忙碌。

  今年上半年,湖南製造業(ye) 投資增長10.5%,增幅居全國前列。但相關(guan) 部門在部分企業(ye) 調研時,卻發現麵對低迷的國際經濟環境,製造業(ye) 穩增長仍麵臨(lin) 不小的壓力。

  怎樣讓更多有效資金進入製造業(ye) ,流向實體(ti) 經濟呢?湖南省發改委的工作人員不斷在為(wei) 解決(jue) 製造業(ye) 投融資難題想妙招。

  一方麵是企業(ye) 為(wei) 擴大生產(chan) 缺資金而發愁,另一方麵是金融機構的資金不知投向何處。麵對這個(ge) 矛盾,湖南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hui) 精準對接、梳理雙方需求,今年6月份組織了全省重大項目投融資對接會(hui) ,609個(ge) 重大項目達成合作協議,並發布向金融機構推薦重大項目清單,一大批先進製造業(ye) 項目得到多元市場主體(ti) 的資金投入。

  今年初,還在為(wei) 資金發愁的長沙智穀項目,成為(wei) 這次投融資對接的受益者。3個(ge) 月的時間裏,他們(men) 就成功獲得了110多億(yi) 的貸款授信。目前,這個(ge) 項目已吸引全世界70多家企業(ye) 達成落戶意向。

  為(wei) 了持續拉動製造業(ye) 投資,湖南下大力氣改善營商環境。今年上半年湖南全麵推行“營商碼”惠企便民服務,讓企業(ye) 和投資人“一鍵登錄、一網通辦、一次辦好”。

  湘商回歸,湘遇湖南,回報家鄉(xiang) 。

  在外創業(ye) 多年的湖南人佘新躍,在“湘商回歸”的號召下,回到益陽老家投資建設智能門窗產(chan) 業(ye) 園。可是受到政策調整影響,報批周期變長。不過這對於(yu) 佘新躍來說,不是難事,他通過“營商碼”向政府進行了反映,第二天就得到了處理。

  目前,湖南吸引老鄉(xiang) 回故鄉(xiang) 投資、為(wei) 家鄉(xiang) 出力的“湘商回歸”,已累計投資項目到位資金近3000億(yi) 元。

  “數”賦能 提增效

  湖南是製造業(ye) 大省,擁有工程機械、軌道交通裝備、中小航空發動機及航空航天裝備三個(ge) 世界級產(chan) 業(ye) 集群。

  今年上半年,湖南規模工業(ye) 增加值同比增長2.6%。其中,製造業(ye) 對全省規模工業(ye) 增長的貢獻率達88.8%,有力支撐了湖南的經濟增長。不過,在增長的同時,湖南製造業(ye) 也麵臨(lin) 不小的壓力。

  要破局,轉型成了關(guan) 鍵。

  三一重卡電動化研究院院長王毅和團隊率先行動了起來。靠著智能生產(chan) ,他們(men) 的重卡在新賽道上實現了突破。從(cong) 設計圖紙到新基地,從(cong) 高效利用廠房空間,到讓工人與(yu) 機器人協同合作,先後完成了控製核心的研發攻關(guan) ,生產(chan) 線變得更智能了。

  如今,走進新落成的三一智聯重卡產(chan) 業(ye) 園內(nei) ,這裏的一切變得“熟悉又陌生”。5G物聯網鏈接的AGV輸送小車繞場一周就能自動裝載超過10萬(wan) 個(ge) 零部件;自動化生產(chan) 線可以實現“鋼板進,整車出”;柔性生產(chan) 讓一輛卡車的交付周期縮短一半。

  大企業(ye) 可以自身轉型,但是對於(yu) 中小企業(ye) 來說就沒那麽(me) 容易了。意識到這個(ge) 問題後,湖南工信部門在全國範圍內(nei) 篩選了100家優(you) 秀服務商,為(wei) 企業(ye) 提供用得起、用得好的數字化解決(jue) 方案。

  今年以來,湖南全省已新建成智能製造企業(ye) 199家,智能製造生產(chan) 車間609個(ge) ,智能工位3066個(ge) ,目前,湖南省製造業(ye) 數字化研發設計普及率達79.4%。

  破難題 勇創新

  打造具有核心競爭(zheng) 力的科技創新高地,湖南該怎麽(me) 做?

  在湖南長沙的中國鐵建重工第二產(chan) 業(ye) 園,有一間代號為(wei) 197的廠房,一直對外保密,直到最近才公開。原來這間廠房的秘密使命完成了。

  自主研製生產(chan) 的7.6米超大直徑掘進機主軸承在這裏下線,並成功通過了驗收!

  以前,這樣的重要部件因為(wei) 材料、設計、製造與(yu) 試驗難度極大,國外對其長期壟斷,不僅(jin) 價(jia) 格高,就連技術、生產(chan) 和服務也常常受製於(yu) 人。為(wei) 打破國外壟斷,企業(ye) 成立了研發團隊,開展主軸承的自主攻關(guan) ,嚐試了上百種材料和工藝,對上萬(wan) 組數據進行分析,攻克了多項難點,讓主軸承達到了承受萬(wan) 噸級的壓力、滾輪滾動一萬(wan) 小時以上的目標。

  掘進機關(guan) 鍵零部件全部實現了國產(chan) 化!

  在湖南,創新正在引領先進製造業(ye) 加速發展。

  今年上半年,湖南“十大技術攻關(guan) 項目”累計突破關(guan) 鍵核心技術134項,授權專(zhuan) 利188件,建設創新平台26個(ge) ,推動應用示範場景56項。與(yu) 此同時,湖南正在加快推進省級“四大實驗室”的建設,為(wei) 先進製造業(ye) 創新研發提供基礎研究和成果轉化的保障。

  謀發展 有底氣

  今年,湖南提出要將長沙打造成為(wei) 全球研發中心城市,製造業(ye) 大省正在向打造具有核心競爭(zheng) 力的科技創新高地的目標紮實推進。

  湖南,底氣何在?

  湖南省委財經辦副主任、省發改委黨(dang) 組成員蔣俊認為(wei) 湖南具有得天獨厚的優(you) 勢。

  超級雜交稻、天河超級計算機、超高速軌道交通為(wei) 代表的“三超”,北鬥衛星、海牛Ⅱ號深海鑽機、京華號超大直徑盾構機、“深江一號”海底隧道盾構機等挺進了深空、深地、深海。中國速度、中國高度、中國深度,都有湖南的代表作。

  湖南正在加快推進長株潭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湘江科技城,“4+4”科創工程等一批科技創新標誌性項目,不斷加強基礎研究與(yu) 應用基礎研究,力爭(zheng) 取得一批從(cong) 0到1的原創性成果。

  下半年湖南的發展之路如何走?

  蔣俊給出了這樣一份參考答案:錨定湖南“三高四新”這張藍圖,抓住高質量發展這個(ge) 主題,舞活長株潭一體(ti) 化這個(ge) 龍頭,湖南將圍繞重點產(chan) 業(ye) 、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等領域實施一批融合發展的重大工程,加快建設現代化都市圈,將長株潭打造成全國重要的經濟增長極,同時加快推動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

  拚敢闖 博未來

  湖南打造“三個(ge) 高地”,不是一蹴而就的,不能畢其功於(yu) 一役,這是一項係統工程,更是一項長期任務,需要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責任擔當接續奮鬥,將藍圖轉化為(wei) “施工圖”“作戰圖”“實景圖”,以更加奮發有為(wei) 的朝氣,奮力闖出一條高質量發展的新路子。

  (總台記者 傅蕾 王延均 李楹 鍾陟悅 湖南台)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