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半年報看消費新趨勢
核心閱讀
餐飲消費快速增長,航班數量持續回升,智能家電銷售向好……消費暖意不僅(jin) 體(ti) 現在宏觀數據中,也體(ti) 現在微觀業(ye) 績裏。近期,多家上市公司陸續披露半年成績單。從(cong) 整體(ti) 業(ye) 績看,消費類上市公司收入增長的同時,盈利水平也顯著提升,體(ti) 現出上半年消費需求增長、市場持續擴大的旺盛活力。
旅遊景區人頭攢動,電影票房刷新紀錄,鐵路暑運再創新高……今年暑假,消費活力持續釋放。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社會(hui) 消費品零售總額突破20萬(wan) 億(yi) 元,達到22.8萬(wan) 億(yi) 元,同比增長8.2%,增速明顯快於(yu) 去年全年;今年前7月,服務零售額同比增長20.3%。
消費暖意不僅(jin) 體(ti) 現在宏觀數據中,也體(ti) 現在微觀業(ye) 績裏。近期,多家上市公司陸續披露半年成績單。透過上市公司半年報觀察消費市場,暖意中湧動著哪些新意?下半年的消費預期又如何?記者采訪了有關(guan) 部門、相關(guan) 上市公司和行業(ye) 專(zhuan) 家。
服務消費需求旺盛,企業(ye) 盈利顯著提升
嶺南清香爽皮雞、粵式脆皮咕嚕肉香氣誘人,嶺南窗花、廣彩廣繡裝飾四周,用餐環境特色十足……今年5月,粵菜老字號廣州酒家上海首店開門迎客,吸引華東(dong) 食客爭(zheng) 嚐粵式美食。
“餐飲消費增長較快,帶動我們(men) 加快門店布局、拓展餐飲市場。”廣州酒家董秘陳揚表示,今年以來,消費場景逐步恢複、促消費政策落地顯效,公司實現“餐飲+食品”兩(liang) 大主業(ye) 協同聯動,擴大市場的同時還提升了品牌知名度。“老字號”煥發新光彩,上半年,廣州酒家預計實現營收同比增長22.57%,淨利潤同比增長39.86%。
一麵是餐飲消費的全麵回暖,一麵是旅遊需求的集中釋放。
“周年慶免票”“熱門機票秒殺”……近日,春秋航空萬(wan) 張機票特價(jia) 促銷活動掀起購票熱潮。“客座率持續回升,上半年扭虧(kui) 為(wei) 盈!”春秋航空新聞發言人張武安說,今年上半年,國內(nei) 航班量超過2019年同期,國際航線也加快複蘇,100多個(ge) 國家和地區恢複了組團旅遊,遊客的旅行意願得以充分釋放,帶動公司的主營業(ye) 務大幅改善。
張武安介紹,上半年,春秋航空淨利潤預計為(wei) 6.5億(yi) —8.5億(yi) 元。“從(cong) 目前訂票情況來看,國慶中秋黃金周旅遊需求更加強烈。下半年,隨著國際航線的進一步複蘇,除了節假日爆發性增長外,日常出行也將加快增長。”張武安分析。
據上海證券交易所統計,上半年,滬市文旅酒店及餐飲行業(ye) 上市公司加快複蘇,截至8月15日,13家此類上市公司已經發布中期業(ye) 績數據,預計共實現淨利潤16億(yi) 元,全麵實現大幅扭虧(kui) 。
“截至8月18日,上市公司上半年的業(ye) 績報告和盈利預告的披露率接近50%,從(cong) 已披露公司業(ye) 績情況看,上半年服務消費業(ye) 複蘇彈性較好,隨著線下客流回暖和出行活動恢複,部分領域出現了一定的供不應求現象,對價(jia) 格上漲也帶來一定支撐。”中金公司研究部首席國內(nei) 策略分析師李求索表示,餐飲、旅遊、酒店、線下零售、電影院線等服務消費領域恢複較快,顯示出我國消費形態逐漸由商品消費為(wei) 主向商品和服務消費並重轉變的大趨勢。
從(cong) 整體(ti) 業(ye) 績看,消費類上市公司收入增長的同時,盈利水平也顯著提升。截至8月15日,滬市38家已披露中期業(ye) 績數據的零售批發類上市公司數據顯示,預計合計實現淨利潤132億(yi) 元,同比增長36%。
截至8月23日,深市共計38家日常消費類上市公司披露了2023年半年度報告,合計實現營業(ye) 收入2918.61億(yi) 元,同比增長11.57%;實現淨利潤86.14億(yi) 元,同比增長348.09%。其中,36家公司營收同比增長,18家公司營收同比增長超過20%;共計34家公司實現盈利。
升級類商品銷售增長,線上線下融合發展
“看,這是冰箱的頂置恒溫鮮凍係統,讓冷凍食材溫度波動小於(yu) 0.2攝氏度,大大提升鮮味留存率並減少細菌滋生。”8月22日,在合肥百貨大樓內(nei) ,市民張少華在工作人員的介紹下,經過認真比對,購買(mai) 了長虹美菱的“凍鮮生”冰箱。“我們(men) 家人多,對食材冷凍保鮮需求大。趁暑期商場有優(you) 惠活動,來試試高科技新品。”張少華說。
“國內(nei) 家電市場已進入成熟期,行業(ye) 存量化競爭(zheng) 十分激烈,但消費者不斷升級的消費需求為(wei) 我們(men) 打開新的市場增量。”長虹美菱股份有限公司總裁鍾明介紹,針對消費者對冰箱保鮮要求更高等需求,企業(ye) 加大研發力度,加快產(chan) 品結構升級,上半年公司冰箱、冰櫃業(ye) 務收入同比增長22.54%。
“不僅(jin) 冰箱、空調、洗衣機等傳(chuan) 統家電升級為(wei) 業(ye) 績帶來有力支撐,小家電等新產(chan) 品也帶來增長新動能。”鍾明分析,上半年,公司的智能茶藝機等小家電和廚衛業(ye) 務實現收入約8.53億(yi) 元,同比增長17.21%。
“從(cong) 商品銷售類上市公司上半年業(ye) 績看,汽車及家電部分細分行業(ye) 實現較好的盈利增長,部分公司海外出口維持韌性給業(ye) 績帶來支撐;同時,升級類商品銷售增長較快,與(yu) 年輕人有關(guan) 的新消費增長趨勢較好,包括小家電、醫美、化妝品、潮玩等新消費的銷售增速好於(yu) 消費整體(ti) 增長。”李求索表示。
上交所分析顯示,從(cong) 滬市上市公司半年報來看,消費群體(ti) 和消費需求呈現多元化和升級趨勢,亮點頗多:家用電器行業(ye) 業(ye) 績保持增長,智能家電受到年輕消費群體(ti) 的喜愛;國貨美妝興(xing) 起,珀萊雅、上海家化等4家滬市上市公司預計實現淨利潤8億(yi) 元,同比增長83%;食品行業(ye) 產(chan) 品結構升級,預製菜成為(wei) 新型消費產(chan) 品,35家食品飲料類公司預計實現淨利潤475億(yi) 元,同比增長20%……
商品銷售穩定增長的同時,商品銷售類上市公司盈利能力也有所提升。李求索分析:“隨著上遊原材料成本下降,消費行業(ye) 成本壓力較過去兩(liang) 年有所緩解,普遍實現毛利率改善,尤其是汽車、家電等原材料占比較高的製造業(ye) 改善更為(wei) 明顯。”
在南開大學金融發展研究院院長田利輝看來,消費板塊半年業(ye) 績中還有一個(ge) 鮮明特點——線上消費持續增長,電商企業(ye) 和傳(chuan) 統零售企業(ye) 在電商渠道的銷售收入增長明顯。
“公司今年上半年實現營收同比增長32.58%,淨利潤同比增長47.41%,作為(wei) 新增消費者的主要入口,線上渠道為(wei) 業(ye) 績增長提供了強勁支撐。”湯臣倍健股份有限公司有關(guan) 負責人表示,上半年湯臣倍健主品牌線上渠道收入同比增長超60%。
“不少上市公司加強線上線下融合發展,逐步形成了新的零售模式,以滿足消費者對購物體(ti) 驗和便利性逐步增長的雙重需求。此外品牌化也成為(wei) 上市公司應對消費升級的重要手段,一些公司通過提升品牌形象、加強品牌營銷等手段,提高產(chan) 品附加值和溢價(jia) 能力。”田利輝分析。
優(you) 化產(chan) 品服務供給,促進消費提質升級
“在抓住口味這個(ge) 關(guan) 鍵競爭(zheng) 力的同時,廣州酒家致力於(yu) 將傳(chuan) 統飲食、地域文化與(yu) 新興(xing) 消費理念相結合,滿足更多層次的餐飲需求。”陳揚說。
“春秋航空在守住安全底線的基礎上,加強數據挖掘分析、持續提升航班準點率,利用自有渠道優(you) 化產(chan) 品組合和出行服務,進一步激發出行需求。”張武安表示。
…………
上市公司既是觀察消費市場的重要窗口,也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強勁動力。
“滬市零售及消費品類上市公司代表著國內(nei) 領先的生產(chan) 技術、營銷理念,從(cong) 半年業(ye) 績看,在消費回暖中發揮了較為(wei) 明顯的行業(ye) 龍頭帶動效應。”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分析,一方麵,上市公司資源配置能力更強,能夠第一時間響應最新消費熱點和變化,並且通過不斷加強產(chan) 品創新、開拓消費模式培育新的消費習(xi) 慣;另一方麵,龍頭企業(ye) 能夠通過對外投資和並購,培育孵化更多新型消費類產(chan) 業(ye) 鏈公司,壯大消費產(chan) 業(ye) 圈。
李求索認為(wei) ,消費類上市公司的高質量發展不僅(jin) 保障了供給端的穩定,同時,通過不斷創新升級,滿足居民對美好生活的新消費需求,有助於(yu) 擴大內(nei) 需、促進消費提質升級,加快形成需求牽引供給、供給創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動態平衡。
今年以來,各部門陸續推出促進家居、電子產(chan) 品消費,支持新能源汽車等促消費政策。隨著政策落地見效,以及經濟發展和居民收入的逐步回穩,專(zhuan) 家認為(wei) ,下一階段,消費擴大和升級仍有較大潛力,上市公司應當繼續當好“火車頭”,引領行業(ye) 提質升級。
“我國的產(chan) 業(ye) 升級將繼續成為(wei) 消費升級的重要基礎,服務類消費繼續複蘇仍是重要趨勢,上市公司應該積極增加研發投入,將產(chan) 品與(yu) 新技術應用緊密結合,進一步提高供給質量。”李求索認為(wei) ,在創新技術的助力下,各類消費有望繼續沿著更舒適、更方便、更清潔、更美觀、更健康的方向進一步精細化發展。
田利輝建議,上市公司要通過加強技術創新研發、提高供應鏈效率、提升產(chan) 品質量、加強品牌建設等方式來優(you) 化產(chan) 品和服務供給,持續推動消費市場高質量發展勢頭。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