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創原構建“熱帶雨林”式科創生態 引領陝西高質量發展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西安9月5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孫海華 韓颺)記者從(cong) 今日召開的“高質量發展調研行”陝西主題采訪情況介紹會(hui) 上獲悉:陝西省以秦創原創新驅動平台建設為(wei) 龍頭,推動構建“熱帶雨林”式科創生態,為(wei) 全省高質量發展聯通從(cong) 科技強到企業(ye) 強、產(chan) 業(ye) 強、經濟強的通道。
“近年來,陝西把科技創新作為(wei) 最大優(you) 勢、最強潛能和最緊迫任務,以西安‘雙中心’建設為(wei) 牽引,以秦創原創新驅動平台建設為(wei) 龍頭,以科技成果轉‘三項改革’為(wei) 點火器,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把科技資源優(you) 勢轉變為(wei) 產(chan) 業(ye) 優(you) 勢、發展優(you) 勢,創新驅動高質量發展的成效不斷顯現。”陝西省科技廳副廳長王軍(jun) 在介紹會(hui) 上說。
2021年3月,陝西省啟動秦創原創新驅動平台建設,積極探索創新驅動高質量發展有效路徑。兩(liang) 年多來,秦創原創新驅動平台建設構建了多層次政策服務體(ti) 係,製定三年行動計劃,配套出台120餘(yu) 項專(zhuan) 項政策,形成了多層次、多維度、全社會(hui) 協同的“1+N”政策體(ti) 係。
同時,陝西構建“一中心一平台一公司”的立體(ti) 化科創服務體(ti) 係。其中,秦創原創新促進中心先後受理服務1.9萬(wan) 餘(yu) 項次,撮合落地科技成果轉化企業(ye) 632家;網絡平台匯集科技數據900餘(yu) 萬(wan) 條,幫助企業(ye) 解決(jue) 技術難題836個(ge) ;發展公司聚合各類服務機構606家,吸引入原創新主體(ti) 6788家。
不僅(jin) 如此,秦創原還打造集轉化、孵化、產(chan) 業(ye) 化於(yu) 一體(ti) 的科創綜合體(ti) ,推動省級以上孵化載體(ti) 447個(ge) ,其中國家級載體(ti) 144個(ge) ,在孵企業(ye) 產(chan) 值400餘(yu) 億(yi) 元,帶動就業(ye) 人數超過18萬(wan) 人。
秦創原著力探索的“校招共用”引才用才模式,支持企業(ye) 引進高層次人才475名。實施創新人才攀登計劃,加快打造“科學家+工程師”、科技經紀人、新“雙創”三支隊伍,認定652名科技人才和199支創新團隊,組建500支“科學家+工程師”隊伍,培養(yang) 科技經紀人1000餘(yu) 名。
與(yu) 此同時,提升秦創原總窗口集聚輻射效能,支持各市區因地製宜建設特色產(chan) 業(ye) 承載區,建立6個(ge) “雙向飛地”和10個(ge) 地市協同創新基地,推行“西安研發、地市轉化”模式,打造“一總多區”全域協同創新發展格局。
“目前,秦創原構建起了全鏈條、全要素、全協同的科創服務體(ti) 係,營造出‘近悅遠來’的良好科創生態。”王軍(jun) 介紹:一方麵,極大激活了陝西存量創新資源要素;另一方麵,極大吸引了外部增量創新資源要素。
2022年,陝西省入庫科技型中小企業(ye) 1.6萬(wan) 餘(yu) 家,技術合同交易額突破3000億(yi) 元、增速連續兩(liang) 年超過30%。“當前,陝西高質量發展的創新活力正在加速釋放。科技大省、教育大省、人才大省的創新優(you) 勢正在快步轉化為(wei) 高質量發展的勝勢。”陝西省副省長王海鵬表示。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