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深度貧困村的4次華麗嬗變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孫海華 韓颺)令人眼前一亮的歐洲風情小鎮,綠樹鮮花掩映;兒(er) 童樂(le) 園展示的“遼寧艦” 模型,英姿颯爽;占地9999平米方的綠茵草坪,為(wei) 新人們(men) 打造終身難忘的戶外婚禮;還有遠處山坡上整齊排列的設施大棚,一年四季瓜果飄香……
秋日陽光下,座落在關(guan) 中溝壑地帶的陝西省銅川市耀州區馬咀村,一片生機勃勃的景象。“高質量發展調研行”主題采訪團9月6日來到馬咀村,看到這個(ge) 曾經遠近聞名的深度貧困村,如今已成為(wei) 環境優(you) 美、村民宜居、產(chan) 業(ye) 興(xing) 旺的網紅度假勝地。
“當年的馬咀村,可不是眼前這個(ge) 樣子。”站在村莊全景沙盤前,馬咀村黨(dang) 總支副書(shu) 記李雷告訴記者,20世紀末,靠天吃飯、廣種薄收的馬咀村民喝著土窖水、住在溝邊的土窯洞。因為(wei) 窮,很多人挖不起第二孔窯,常常是一孔窯洞分兩(liang) 半,人畜共用。這樣窮苦的生活,讓馬咀村民走出村莊,挺不起腰也抬不起頭。
2000年,馬咀村脫貧攻堅工作全麵展開。為(wei) 解決(jue) 村民住房難、耕作難、掙錢難問題,時任馬咀村黨(dang) 總支書(shu) 記李雲(yun) 南上任第一件事,就是將自己作為(wei) 負責人的水泥廠搬遷到村裏。占地80畝(mu) 、兩(liang) 條20萬(wan) 噸的水泥生產(chan) 線,帶動村裏青壯勞力100多人就業(ye) 。緊接著,村幹部帶領大家平整土地、移民搬遷,村民們(men) 住進了上下兩(liang) 層、150平方米、水電門窗全部建設到位的新房子。
如何讓馬咀村持續穩定發展?村兩(liang) 委會(hui) 班子多方考察,將目光鎖定了設施農(nong) 業(ye) 。利用之前平整了土窯洞的溝畔,和區上依據“菜藍子”工程劃給村裏的40多萬(wan) 撥款,首批30個(ge) 大棚很快建起。黨(dang) 員幹部和部分村民的帶頭試種,打消了大家擔心“賠錢”的顧慮。第二年,大棚一下子擴建到了78個(ge) 。
2014年,馬咀開啟了美麗(li) 鄉(xiang) 村建設。以“歐洲風情小鎮”風格為(wei) 打造方向,馬咀對村莊房屋的外立麵展開5種風格的改造,從(cong) 地中海、巴洛克、意大利,到歐式田園和手繪塗鴉。
這一年,一場國際性的塗鴉大賽在馬咀村展開,來自38個(ge) 國家的選手在這座村莊進行塗鴉作品的創作。這些作品的落成,吸引了周邊更多的人來到馬咀村拍照打卡。隨著慕名而來的人越來越多,2015年,馬咀開啟了發展鄉(xiang) 村旅遊,打造宜業(ye) 、宜居、宜遊休閑度假目的地的再次轉型——
依托日光溫室大棚,前來休閑采摘的遊客絡繹不絕;戶外草坪廣場,配套建設了婚拍基地、婚禮宴會(hui) 廳,形成了從(cong) 婚紗攝影到婚禮舉(ju) 辦、宴請賓客一條龍的婚慶服務體(ti) 係;配套親(qin) 子互動體(ti) 驗樂(le) 園,建設了射擊館、卡丁車、8D影院等等適合少兒(er) 遊樂(le) 的親(qin) 子設施……使馬咀成為(wei) 休閑農(nong) 業(ye) 、親(qin) 子體(ti) 驗、婚禮拍攝、塗鴉文化為(wei) 一體(ti) 的AAA景區。
村子的快速發展,也吸引著年輕人紛紛返鄉(xiang) 創事業(ye) 。
如今的馬咀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2.3萬(wan) 元,村集體(ti) 經濟收入470.32萬(wan) 元,實現了從(cong) “爛杆村”到“水泥村”“生態村” “旅遊度假村”的四次轉變,一個(ge) “生態馬咀、幸福馬咀、富裕馬咀”躍然眼前。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