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火炬這樣過南湖

發布時間:2023-09-12 11:08:00來源: 浙江宣傳

  這些天,杭州第19屆亞(ya) 運會(hui) 的2000多名火炬手,正通過一棒一棒的接力,把“詩畫江南、活力浙江”的故事呈現在世界眼前。此前,杭州亞(ya) 運會(hui) 火炬傳(chuan) 遞指揮中心相關(guan) 負責人介紹,總體(ti) 來說,此次火炬傳(chuan) 遞會(hui) 綜合考慮火炬手和傳(chuan) 遞路線上相關(guan) 點位的關(guan) 聯性,讓有故事的人跑在有故事的地方。

  9月10日,亞(ya) 運之火行經革命聖地——南湖。33年前,北京亞(ya) 運會(hui) 火炬傳(chuan) 遞也曾走進嘉興(xing) ,停泊著紅船的南湖湖心島,是火炬傳(chuan) 遞的最後一站。在島上等待的,是一批朝氣蓬勃的少先隊員。當年的少年,如今已是四十不惑的年紀,當時擠在環城河內(nei) 的嘉興(xing) 城,也已拔節生長為(wei) 現代化城市。

  煙雨樓台,此間曾著星星火。火炬再一次過南湖,這是一條什麽(me) 樣的線路?又有著怎樣不為(wei) 人知的故事?

  

  嘉興(xing) 傳(chuan) 遞路線共分“江南古韻”“百年風華”“活力之都”三大篇章,總長8.8公裏。起點設在子城遺址公園廣場。九月的子城,濃蔭鋪地,當國旗和亞(ya) 奧理事會(hui) 會(hui) 旗於(yu) 湛藍天空飄起,嘉興(xing) 首位奧運冠軍(jun) 王懿律在此把火炬點燃。

  起點為(wei) 何是子城?從(cong) 良渚古城遺址公園取火,火炬象征著文明之光。子城一攬千年,始建於(yu) 三國,是國內(nei) 罕見、保存完好、演變脈絡清晰的縣、州、府衙署遺址,見證了嘉興(xing) 城市的變遷,也是認識江南文化的一扇窗口。

  城門口對望的明代石獅,曾被網友評為(wei) “愛情最美的樣子”;斑駁的老城牆遺留著硝煙的痕跡,道不盡盛衰興(xing) 亡;宋代嘉興(xing) “公務員”張先,以一句“雲(yun) 破月來花弄影”,讓這裏平添惆悵……嘉興(xing) 的氣質、南湖的韻致,飄揚在數千年深厚的曆史刻度間。

  起點選在子城,不僅(jin) 是回望,也是抬眼遠瞰。子城位於(yu) 嘉興(xing) 中心城區的中軸線,肅穆的古建築已與(yu) 鮮活的城市融為(wei) 一體(ti) ,秀美的南湖煙雨、新興(xing) 的禾城風貌觸手可及。

  子城旁,環城河連大運河。作為(wei) 此次亞(ya) 運聖火必經之路,環城河是人們(men) 尋覓鄉(xiang) 愁、尋找詩意的絕佳點位,也是中國大運河江南運河的一部分。

  每走一段,總能與(yu) 水鄉(xiang) 古韻、運河煙火不期而遇。兩(liang) 岸樹影婆娑間,那飄著燒麥香的斜西街、最出片的三塔路、“攤開一碗煙火人間”的月河老街等景點點綴其間,同河上的槳聲帆影一道,滋養(yang) 出嫋嫋的水鄉(xiang) 文化。

  每看幾眼,總能邂逅鍾靈毓秀、人傑地靈的詩意繾綣。唐宋的鎮、明清的坊,以及沿河散落的18個(ge) 古鎮,在連綿不絕的水上動脈蕩漾起時代的輝芒。近世通儒沈曾植、莎劇翻譯家朱生豪、水利專(zhuan) 家汪胡楨、愛國民主人士沈鈞儒……火炬行進間,仿佛在與(yu) 曆史人物擊掌。

  

  “喜氣洋洋的彩車格外引人注目,身著真絲(si) 服裝的嘉絲(si) 聯女工,展示著嘉興(xing) 絲(si) 綢工業(ye) 發展的成果……”這是33年前,北京亞(ya) 運火炬在嘉興(xing) 傳(chuan) 遞時的一段現場解說。

  當時,嘉興(xing) 絲(si) 綢公司兩(liang) 輛花車參與(yu) 遊行,一輛展示嘉興(xing) 絹紡廠,一輛展示嘉興(xing) 製絲(si) 針織聯合廠。本次火炬傳(chuan) 遞,嘉興(xing) 絹紡廠依然是一大節點,但很多人可能已認不出,因為(wei) 如今的它時尚靚麗(li) ,還有個(ge) 新潮的名字——“南湖天地”。

  南湖路48號,與(yu) 湖心島隔湖相望,便是嘉興(xing) 絹紡廠原址。這座誕生於(yu) 1921年的老廠,曆經了救國圖存、國營大廠、混合改製、工業(ye) 遺存以及如今的涅槃重生,再一次成為(wei) 嘉興(xing) 的新地標。“95後”馮(feng) 琳是“南湖天地”點位的火炬手,她還曾在慶祝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成立100周年大會(hui) 上參與(yu) 領誦,在家鄉(xiang) 巨變的見證地參與(yu) 火炬傳(chuan) 遞,她直言親(qin) 切與(yu) 自豪。

  這裏,足夠“高大上”,也足夠“接地氣”。超50%的品牌是首進嘉興(xing) ,日均客流量超15萬(wan) 人次,成為(wei) 嘉興(xing) “消費活力”的聚集地,既留住了老嘉興(xing) 的厚重,也彰顯了新嘉興(xing) 的活力。

  其實,活力已是嘉興(xing) 故事中最具辨識度的詞匯之一。曾經以輕工業(ye) 聞名的嘉興(xing) ,如今已有了衝(chong) 擊前沿尖端科技的能力。“火炬代表著希望,也代表著責任,就像我們(men) 科研工作一樣。”南湖實驗室科研工作者勾鵬接棒奔跑,他說,要在“卡脖子”項目和技術上交上我們(men) 這代年輕科研人員的答卷。

  繼續向前,南湖往南便是嘉興(xing) 體(ti) 育中心,皮劃艇國家隊運動員李冬崟等待在體(ti) 育中心南側(ce) ,這位“95後”嘉興(xing) 姑娘,出生於(yu) 秀洲區錢碼頭村,在大運河畔長大,將競爭(zheng) 亞(ya) 運舞台,爭(zheng) 取在“家門口”賽出好成績。

  這些年,嘉興(xing) 體(ti) 育人才不斷湧現,嘉興(xing) 健將也在更高舞台為(wei) 家鄉(xiang) 爭(zheng) 光。即使在鄉(xiang) 村,運動同樣火熱。號稱“中國棒球第一村”的徐家埭,農(nong) 村娃把棒球打到了國際賽場上;秀洲王店的“王超”,有著國際標準球場;海鹽南北湖“山地自行車賽”,一年更比一年火熱……

  

  月明故國一千裏,獨上嘉興(xing) 煙雨樓。南湖水,一直激蕩著愛國懷家的信念。以“紅船領航、築夢未來”為(wei) 主題,亞(ya) 運火炬過南湖,更是一條激揚初心的信仰之路。

  南湖革命紀念館是此次火炬傳(chuan) 遞的重要一站。如今的新館由時任浙江省委書(shu) 記習(xi) 近平親(qin) 自奠基。該館為(wei) 紀念中共一大在南湖閉幕而建,原址在南湖湖心島煙雨樓,如今的新館是第三代館舍。

  “從(cong) 紀念館奠基那一刻起,我就一直想著落成後要來看一看,今天如願以償(chang) 了,確實深受教育和鼓舞。”2017年,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帶領新當選的十九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參觀完南湖革命紀念館後,曾深情款款地說。

  一葉紅船,一方聖地,一個(ge) 使命——信仰的故事一路傳(chuan) 承。在南湖革命紀念館前,紅色宣講員袁晶接過火炬,從(cong) 自家單位跑向下一程。“從(cong) 煙雨紅船到巍巍巨輪,一個(ge) 大黨(dang) 誕生於(yu) 一條小船……”20年間,她深情講述一個(ge) 大黨(dang) 和一條小船的故事。

  1921年,中共一大代表們(men) 秘密轉移到嘉興(xing) 南湖,為(wei) 中國點燃紅色聖火。嘉興(xing) 火車站、宣公橋、春波門、獅子匯渡口、鴛湖旅社……他們(men) 走過的這條路,如今已成為(wei) 新時代重走“一大”路。

  亞(ya) 運火炬傳(chuan) 遞路線,有一段與(yu) “一大”路幾乎重合。綠樹掩映,1:1複建的磚紅色老站房厚重肅穆。凝神細聽,仿佛還能聽見那年火車汽笛的回響。

  魅力之城、活力之城、根脈之城……薪火相傳(chuan) 間,嘉興(xing) 變換著模樣。子城燃起的火炬,不僅(jin) 穿越了嘉禾曆史,也彰顯信仰的力量,點燃了嘉興(xing) 人對亞(ya) 運的殷切期待。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