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光伏+”新模式打開廣闊市場空間

發布時間:2023-09-12 14:46:00來源: 經濟日報

  可再生能源全麵邁向高質量躍升發展新階段,“光伏+”也隨之迎來全新發展機遇。水電水利規劃設計總院黨(dang) 委委員、總規劃師張益國近日提出,以光伏為(wei) 代表的可再生能源將進一步推動我國能源體(ti) 係向安全低碳、清潔高效的新型能源體(ti) 係轉變。同時,“光伏+多場景綜合開發”模式將進一步拓展開發空間。

  過去10年中,光伏度電成本一直大幅下降,目前太陽能已成為(wei) 最具經濟性的能源。隨著經濟性優(you) 勢逐漸顯現,光伏裝機增長持續加快。國家能源局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光伏發電新增並網7842萬(wan) 千瓦,同比增長154%。截至今年上半年,光伏發電裝機達到4.7億(yi) 千瓦,已成為(wei) 我國裝機規模第二大電源,進入大規模、高比例、市場化、高質量發展階段。

  愛旭股份副總經理盧浩傑表示,綠色發電的意義(yi) 不僅(jin) 在於(yu) 助力“風光水火儲(chu) 一體(ti) 化”“源網荷儲(chu) 一體(ti) 化清潔能源基地”建設,而且要通過打造示範基地,促進整個(ge) 能源體(ti) 係低碳轉型和經濟社會(hui) 可持續發展。綠電進入千行百業(ye) ,將帶來用電的新時代,促進工業(ye) 低碳化升級,推動企業(ye) 與(yu) 環境協調發展。此外,光伏+農(nong) 業(ye) 、漁業(ye) 、畜牧業(ye) 的互補發展,可改善生態環境,減少土地荒漠化,實現經濟與(yu) 環境效益雙贏。

  隨著成本持續下降,光伏跨界融合的新模式不斷湧現。張益國認為(wei) ,“光伏+”多元融合將助力構建新型能源體(ti) 係。當前,全國範圍內(nei) 因地製宜的農(nong) (牧)光互補、林光互補、漁光互補等複合開發模式全麵推進,光伏+5G基站、大數據中心等信息產(chan) 業(ye) 應用場景不斷擴展,光伏+新能源汽車充電樁、鐵路沿線設施、高速公路服務區及沿線等交通領域開發模式持續突破。未來,多場景下“光伏+”綜合開發模式將持續推動光伏跨界融合發展。

  “光伏+”的快速發展,對光伏電池和組件的性能及外觀提出了更高要求。相較P型電池,N型電池具有諸多優(you) 點,包括轉換效率高、雙麵率高、溫度係數低、無光衰、弱光效應好、載流子壽命更長等。隨著量產(chan) 產(chan) 線的投產(chan) ,2022年成為(wei) N型組件大規模量產(chan) 元年。

  N型電池可細分為(wei) HJT、TOPCon、IBC等技術類型,愛旭股份自主研發的ABC電池是IBC電池技術的主要代表之一。盧浩傑透露,目前ABC電池量產(chan) 效率為(wei) 26.5%+,基於(yu) ABC電池生產(chan) 出ABC組件在同等麵積下帶來更大發電量,組件最高效率已超過24%。ABC組件兼具高功率、低衰減、溫度係數好、正麵美觀無柵線等優(you) 異性能,在全生命周期中的發電量較同麵積PERC組件提升15%以上,在各類應用場景中優(you) 勢明顯。

  “我們(men) 沿著碳排放找場景,沿著電力消費找客戶,把服務能力和產(chan) 品往這些地區布局。”盧浩傑說,當前我國城鎮化率達到了60%以上,但依然存在城市內(nei) 澇、交通擁堵等問題,需要完善城市治理。基於(yu) 零碳概念,愛旭股份已在全球多個(ge) 國家地區建設了數個(ge) 典型樣板,N型ABC係列產(chan) 品除了能帶來更多發電收益,還能降低碳排放和係統成本。在鋼鐵、水泥、紡織、陶瓷、化工、汽車製造、醫藥、汙水廠、自來水廠等工商企業(ye) 屋頂,公共及戶用屋頂,地麵電站及漁光互補等特殊場景中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麵對光伏裝機快速增長帶來的消納問題,“光伏+氫能”模式提供了重要的解決(jue) 思路。中國產(chan) 業(ye) 發展促進會(hui) 副會(hui) 長、氫能分會(hui) 會(hui) 長魏鎖表示,“雙碳”背景下,用光伏等新能源發電、電解水製取氫氣,是未來氫能發展的主要方向。通過“光伏+氫能”模式,能夠突破新能源電力上網係統消納能力的瓶頸,有助於(yu) 實現可再生能源大規模轉移和供給,為(wei) 光伏等新能源行業(ye) 提供廣闊的市場空間和發展潛力。

  “光伏與(yu) 氫能兩(liang) 大產(chan) 業(ye) 融合發展,將對可再生能源大規模開發利用發揮重要推動作用。”魏鎖表示,“光伏+氫能”深度融合的分布式光伏發電製氫和大規模集中式光伏發電製氫一體(ti) 化模式,在為(wei) 綠電大規模消納提供新路徑的同時,也為(wei) 化工、鋼鐵、建築等領域提供了綠氫方案。“今年,我國光伏製氫一體(ti) 化項目捷報頻傳(chuan) ,據不完全統計,僅(jin) 2023年上半年,全國公布的各類光伏製綠氫規劃及開工項目數量已突破40個(ge) 。”

  專(zhuan) 家預測,當前我國每年的氫氣需求達3300萬(wan) 噸,基本都是由化石能源製氫供應,如果替換為(wei) 可再生能源製氫,可對應光伏1200吉瓦,超過當前已有的全球光伏裝機量。(王軼辰)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