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中藥酸梅湯雖好,但絕不能貪杯

發布時間:2023-09-12 15:03:00來源: 光明網-時評頻道

  作者:趙誌疆

  “1元錢的酸梅湯我也買(mai) 到了”“20元錢抓了可以喝一周的酸梅湯”“8元錢抓了一副酸梅湯的方子”……在醬香拿鐵刷爆朋友圈的同時,一帖隻要1.34元的中藥版酸梅湯,也悄無聲息地占領了多個(ge) 社交平台,相關(guan) 話題接連登上熱搜。

  近日,眾(zhong) 多博主曬出自己在浙江省中醫院僅(jin) 花1.34元就配得一帖酸梅湯的經曆,吸引了大量年輕網友紛紛效仿。9月4日,因此走紅的浙江省中醫院通過微信公眾(zhong) 號發文稱,因下單量暴增,目前酸梅湯處於(yu) 斷貨狀態,醫院正在緊急補貨中。此外,該醫院還推薦了一係列秋季茶飲方,稱可以明目潤眼、平肝降脂、利咽生津、健脾理氣。

  酸梅湯生津解渴,但真的是人人皆宜嗎?隨著中藥版酸梅湯的走紅,近日已有多名醫務工作者出麵進行提醒。浙江省中醫院發文表示,僅(jin) 提供在線配浙江省中醫院院內(nei) 協定方劑,“這些處方適用於(yu) 特定人群,並非適用於(yu) 每個(ge) 人。因此,在開具之前,醫生會(hui) 進行評估以確定是否適合您的情況。”

  不難看出,中藥版酸梅湯雖然離網友口中的“奶茶”相去甚遠,受到廣泛追捧也並非是因為(wei) 什麽(me) 治病的功效。但需要明確的是,中藥版酸梅湯是一款功能性中藥茶飲,其本質上依然是中藥,不僅(jin) 有明確的適用人群,而且也有相應的服用要求。基於(yu) 這一特性,中藥版酸梅湯的口味注定會(hui) 有些特殊,未必適合所有人“嚐鮮”,更不是“多多益善”。對此,各平台、醫院都需要做好科普,提醒購買(mai) 者遵循醫囑,謹慎跟風消費。

  近年來,各地中醫院、中藥房都推出了種類繁多的中藥茶飲,其中不少商品都備受好評。中藥版酸梅湯之所以火爆出圈,一方麵是因為(wei) 公眾(zhong) 對中醫藥的信任和喜愛,另一方麵則在於(yu) 其低廉劃算的價(jia) 格。健康飲品也好,中藥茶飲也好,各大企業(ye) 醫館包括相關(guan) 監管部門,能否抓住這股風潮,充分考慮消費者需求並開發出真正讓人放心的高質量產(chan) 品?讓民眾(zhong) 在養(yang) 生這件事上不隻有“酸梅湯”一種選擇,或許才是最終應當追求的。

  中藥茶飲真的能打敗奶茶店嗎?這個(ge) 問題的答案其實無需贅言。但實際上,有人提出這樣的問題本身就暴露了一個(ge) 問題——盡管公眾(zhong) 越來越重視健康,並且越來越願意為(wei) 此埋單,但不少人的健康素養(yang) 仍有待進一步提高。中藥茶飲雖好,但絕不能貪杯,更不該被濫用。以中藥版酸梅湯的走紅為(wei) 背景,有必要加大宣傳(chuan) 引導力度,幫助公眾(zhong) 樹立科學的健康理念和用藥常識。(趙誌疆)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