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解讀央行前瞻降準?一文了解
中國人民銀行決(jue) 定於(yu) 9月15日下調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0.25個(ge) 百分點。下調後金融機構加權平均存款準備金率約為(wei) 7.4%,這是今年年內(nei) 第二次降準。此次降準有何作用?為(wei) 何選在這個(ge) 時點降準?來看解讀。
釋放中長期流動資金約5000億(yi) 元 “真金白銀”注入實惠
央行9月再度降準,釋放中長期流動性超過5000億(yi) 元,“真金白銀”注入實惠,有效激勵金融機構增加對實體(ti) 的資金投入,宏觀指標將呈現更多積極變化,經濟穩步回升的可持續性進一步提升。
此次降準具體(ti) 時機把握精準 及時為(wei) 銀行補血
央行此次降準的具體(ti) 時機把握精準,9月中旬流動性麵臨(lin) 地方債(zhai) 發行、稅期高峰、監管考核等因素影響明顯加大。地方債(zhai) 發行在提速,金融機構認購繳款抽離大量流動性。每月15日前後也通常是繳稅高峰,流動性壓力會(hui) 階段性增大。
9月還是季末月份,流動性指標等監管考核也會(hui) 使金融機構流動性需求上升。多因素疊加後,市場短期資金供求變動加大,央行在統籌權衡好中長期流動性供給的同時,選擇流動性需求最為(wei) 亟須的時點,及時出招,嗬護市場。
此次降準前瞻適度
此前已有不少市場分析認為(wei) 中長期流動性出現短缺,采取降準等手段對衝(chong) 近期流動性擾動因素是一種合適選擇,此次降準並非意料之外。
此次降準仍為(wei) 0.25個(ge) 百分點,不包括已經適用5%準備金率的金融機構,釋放了超過5000億(yi) 元的中長期流動性,總量適度,既能緩解短期流動性需求,又可在未來一段時期,持續補充信貸增長、現金投放、第三方支付機構備付金補繳等中長期流動性需求,體(ti) 現了央行精準適度為(wei) 銀行補血,精心嗬護市場流動性的積極信號。降準後銀行體(ti) 係流動性總量仍保持基本穩定,沒有大水漫灌。
最重要的是,今年兩(liang) 次降息、兩(liang) 次降準的政策效果還將脈衝(chong) 式持續釋放,央行精準有力實施好穩健貨幣政策的信心、決(jue) 心和能力進一步得到體(ti) 現。
此次降準處於(yu) 經濟回升接力的關(guan) 鍵時刻
央行連出降息、優(you) 化房地產(chan) 金融政策等大招後,年內(nei) 二度降準,篤定不移推動經濟持續恢複、回升向好。近期宏觀政策組合拳果斷連續出手,財稅、房地產(chan) 、貨幣政策接連發力,市場預期明顯好轉,但經濟回升彈性仍有待增強,二度降準將繼續接力體(ti) 現政策支持效應。
實體(ti) 經濟融資成本下行空間進一步打開
此次降準之前,央行今年以來已降準一次,降息兩(liang) 次,實體(ti) 經濟融資成本下行明顯。央行數據顯示,1—8月企業(ye) 貸款利率已降至有統計以來曆史低位,個(ge) 人住房貸款利率同比也大幅下降0.95個(ge) 百分點。
當前我國商業(ye) 銀行淨息差較2019年已明顯收窄,央行再度降準,可以不斷優(you) 化商業(ye) 銀行和金融市場的流動性結構,降低銀行負債(zhai) 端資金成本,進一步打開資產(chan) 端貸款利率下行空間,推動企業(ye) 融資和居民信貸成本穩中有降,金融向實體(ti) 讓利的能力有望進一步提升,穩投資穩就業(ye) 力度加大。
貨幣市場利率延續平穩勢頭
受繳稅、發債(zhai) 繳款等多重因素影響,近一段時間貨幣市場7天逆回購利率總體(ti) 在略高於(yu) 公開市場操作利率的水平運行,且與(yu) 隔夜利率利差收窄。央行此次降準,及時優(you) 化了商業(ye) 銀行和金融市場的流動性結構,起到了維護貨幣市場利率基本穩定的作用。貨幣市場7天逆回購利率將繼續圍繞公開市場操作利率平穩運行。
物價(jia) 水平有望溫和回升
隨著市場信心恢複以及政策傳(chuan) 導效應進一步顯現,經濟循環暢通程度提升,近期通脹已出現積極變化,8月CPI同比由負轉正,PPI同比降幅也連續2個(ge) 月收斂。此次降準持續增強了金融支持擴大內(nei) 需的後勁,有利於(yu) 進一步發揮好金融資源的先期帶動作用,支持通脹指標持續溫和回升。
(總台央視記者 孫豔)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