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涉礦央企總部和大中型企業要配備安全總監 引導更多礦山智能化高質量發展

發布時間:2023-09-19 10:59:00來源: 中國青年報

  新中國成立以來第一個(ge) 經黨(dang) 中央、國務院同意印發的礦山安全生產(chan) 領域綱領性文件——《關(guan) 於(yu) 進一步加強礦山安全生產(chan) 工作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近日發布,這給礦山安全生產(chan) 再上了一道“緊箍咒”。

  9月18日,在國新辦舉(ju) 行的新聞發布會(hui) 上,國家礦山安全監察局副局長張昕表示,《意見》顯著的特點就是“務實”,直奔主題、直麵問題,什麽(me) 問題突出就解決(jue) 什麽(me) 問題。這份《意見》的出台恰逢其時,具有重大現實意義(yi) 和深遠曆史意義(yi) 。

  嚴(yan) 把安全生產(chan) “第一道門檻”

  當前,加快推動礦山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預防轉型尤為(wei) 迫切,把風險化解在隱患前、把隱患消除在事故前,對於(yu) 保障礦山安全尤為(wei) 關(guan) 鍵。對此,《意見》建立了一套全過程風險動態管控工作機製,為(wei) 推動礦山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預防轉型提供了方法路徑。

  “災害不治、礦無寧日,重大災害治理始終是推進事前預防的重中之重。”張昕表示,要常態化、製度化開展礦山隱蔽致災因素普查治理,推動重大災害分區管理、超前治理,實現由被動防範向主動治理轉變、由單一治理向綜合治理轉變、由井下局部治理向地麵區域治理轉變。對未查清、未探明、未治理到位的,不得進行采掘作業(ye) ,堅決(jue) 不與(yu) 災害“拚刺刀”。

  “(礦山)先天不足,後天難補。”張昕談到,要提高礦山規劃質量,科學設置礦權,嚴(yan) 格安全準入,著力避免先天不足。另外,還要加快資源整合,推進升級改造,強化科技支撐,盡力提升本質安全水平,以及完善應急撤人製度,確保遇重大險情第一時間撤人。健全重大違法違規信息公示製度、懲戒製度和舉(ju) 報獎勵製度,發動社會(hui) 力量共同整治重大隱患和打擊違法違規行為(wei) 。

  《意見》對“人、機、環、管”各個(ge) 重點環節作出全方位的製度性安排,著力推動礦山向本質安全邁進。值得關(guan) 注的是,“嚴(yan) 格礦山安全生產(chan) 準入”排在《意見》提出的重點任務首位。

  國家礦山安全監察局非煤礦山安全監察司司長李峰認為(wei) ,《意見》進一步提出更加嚴(yan) 格的礦山安全準入新要求。“安全準入作為(wei) 礦山安全生產(chan) 第一道門檻,必須嚴(yan) 格把關(guan) 。”

  《意見》提高了災害嚴(yan) 重礦井開采規模,其中明確要求,停止新建產(chan) 能低於(yu) 90萬(wan) 噸/年的煤與(yu) 瓦斯突出、衝(chong) 擊地壓、水文地質類型極複雜的煤礦。李峰解釋,這些煤礦產(chan) 能規模過小,嚴(yan) 重影響企業(ye) 安全投入和安全管理,極易發生重大人員傷(shang) 亡事故。

  《意見》還明確要求,煤礦、金屬非金屬地下礦山、尾礦庫等建設項目安全設施設計審查和安全生產(chan) 許可證審批由省級以上礦山安全監管部門負責,不得下放或者委托。

  涉礦央企總部和大中型企業(ye) 要配備安全總監

  “眾(zhong) 所周知,抓好礦山企業(ye) 安全生產(chan) 主體(ti) 責任落實就抓住了安全生產(chan) 的‘牛鼻子’,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抓住礦山企業(ye) 主要負責人等‘關(guan) 鍵少數’。”李峰在發布會(hui) 上如是說。

  如何抓住“牛鼻子”?《意見》指出,涉礦中央企業(ye) 總部和大中型企業(ye) 應當配備安全總監。

  “這是國家層麵首次提出該要求。”李峰表示,從(cong) 實踐來看,涉礦中央企業(ye) 總部和大中型企業(ye) 各個(ge) 方麵的管理任務非常繁重,企業(ye) 主要負責人精力有限,但是企業(ye) 又麵臨(lin) 各種各樣的安全生產(chan) 問題。因此,從(cong) 客觀上需要一個(ge) 既懂專(zhuan) 業(ye) 又有一定決(jue) 策權的人來專(zhuan) 門負責安全生產(chan) 工作。

  從(cong) 地方的經驗來看,江蘇省、山東(dong) 省推行的安全總監製度,在督促企業(ye) 主體(ti) 責任落實、消除重大事故隱患、有效防範生產(chan) 安全事故等方麵發揮了重要作用。因此,國家礦山安全監察局在充分調研和總結提煉的基礎上,將這方麵有益做法向全國推廣。

  下一步,國家礦山安全監察局將從(cong) 加大宣傳(chuan) 力度、加大監督檢查力度、強化示範引領3個(ge) 方麵推動這項措施落實落地,以點帶麵推動該項措施在全國落實到位。李峰談到,希望中央企業(ye) 在這方麵帶好頭、做表率,不等不靠、先行先試,在配備安全總監方麵盡早摸索出可複製可推廣的經驗做法,供其他礦山企業(ye) 學習(xi) 借鑒。

  井下作業(ye) 地點“無監控不作業(ye) ”

  智能化礦山建設是礦山安全發展的必然之路。目前,全國建有煤礦智能化工作麵共1400個(ge) ,有智能化工作麵的煤礦達到730處,產(chan) 能占比達到59.5%。礦山智能化建設全麵加速。

  國家礦山安全監察局安全基礎司司長孫慶國指出,當下我國礦山智能化建設總體(ti) 水平還不夠高,還存在部分地區和部分企業(ye) 認識不夠到位、建設進展不夠平衡、相關(guan) 標準規範不夠健全、部分技術裝備適應性還不夠強等問題。

  “科技賦能,耳聰目明。”張昕指出,還要提升科技興(xing) 安、科技賦能、科技管理、科技監管能力和水平,逐步建成全國礦山安全風險監測“一張網”,加強礦山多災種和災害鏈綜合監測、風險早期識別和預警預報能力建設,加快露天礦邊坡、尾礦庫在線監測係統建設,推動入井人員唯一性檢查技術應用,推廣井下所有作業(ye) 地點“無監控不作業(ye) ”,實現從(cong) “人防”到“人防”與(yu) “技防”並重轉變。

  《意見》還提出,對礦山智能化建設專(zhuan) 門作出部署,例如推動中小型礦山機械化升級改造和大型礦山自動化、智能化升級改造,加快災害嚴(yan) 重、高海拔等礦山智能化建設,打造一批自動化、智能化標杆礦山。

  國家礦山安全監察局政策法規和科技裝備司司長薛劍光介紹,我國已基本建成了煤礦安全風險監測預警“一張網”,以防範化解煤礦瓦斯、火災、水害、衝(chong) 擊地壓等重大安全風險為(wei) 目標,構建了從(cong) 煤礦企業(ye) 到地方監管監察部門和國家監察機關(guan) 的互通網絡,已經聯網接入了所有正常生產(chan) 建設煤礦的安全監控、人員定位、視頻監控等感知數據。

  據了解,這張“網”可實時監測全國60餘(yu) 萬(wan) 個(ge) 傳(chuan) 感器、80餘(yu) 萬(wan) 名入井作業(ye) 人員、3.9萬(wan) 戶作業(ye) 視頻監控數據,共享氣象和電力大數據。這張網還可以有效地監測瓦斯和一氧化碳濃度超限、異常波動、高值報警,以及井下作業(ye) 人數、用電量異常等情況,並可對未來24小時受台風以及50毫米以上強降雨等極端天氣威脅的礦山企業(ye) 進行分析預警。

  在非煤礦山方麵,國家礦山安全監察局正在推進建設全國非煤礦山安全風險監測係統,將全國露天礦山邊坡監測、水害監測、視頻監控全部納入“一張網”。目前,邊坡現狀高度200米以上的金屬非金屬露天礦山都建設了邊坡在線監測係統。

  孫慶國表示,國家礦山安全監察局將多措並舉(ju) 促進智能化礦山建設,引導更多礦山走智能化高質量發展之路。

  本報北京9月18日電

  中青報·中青網見習(xi) 記者 趙麗(li) 梅 記者 寧迪 來源:中國青年報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