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融”出新風景 看“超級黃金周”大灣區如何打造文旅消費新縱深

發布時間:2023-10-08 09:58:00來源: 央視新聞客戶端

  9月28日長假前一天,廣東(dong) 高速公路車流量就已經達到近千萬(wan) 輛次,突破曆史峰值;隨著“港車北上”“澳車北上”政策優(you) 化,港珠澳大橋珠海公路口岸多項數據創下新高,其中出入境車輛首次突破1.4萬(wan) 輛次,更是刷新了口岸開通以來的最高紀錄……對廣東(dong) 而言,這個(ge) “超級黃金周”,延長的不隻是假期的長度,更延續了自今年以來持續升溫的大灣區旅遊、消費“熱度”。

  中秋國慶假期八天,廣東(dong) 全省累計接待遊客6386.2萬(wan) 人次,同比增長44.7%。實現旅遊總收入571.6億(yi) 元,同比增長148.7%。

  紅色遺跡人頭攢動,網紅街區熙熙攘攘,地標名勝燈火璀璨,山水之間人聲喧嘩——這個(ge) 假期,一個(ge) “流動的大灣區”生動地展現在世人麵前。

  人流、車流奔赴的方向 正是人氣、人心所在

  人潮湧動背後,非一日之功:長假前夕,廣東(dong) 提早布局,多個(ge) 全新文化旅遊服務項目集中在節前集中上線,多場特色文化旅遊精品活動設計縱貫嶺南……這些“伏筆”,成為(wei) 激發長假“旅遊熱”“消費熱”的有效動力。而在更早之前,粵港澳三地默契聯動、精心培育“一程多站”灣區旅遊新樣態,更成為(wei) 持續助推假期消費的新引擎。

  人氣漸旺,人流看漲。“漲聲”一片之後,拚旅遊、促消費的一係列“大灣區打法”是否同樣贏得了掌聲?熱鬧過後,大灣區又將如何把“流量”轉變為(wei) “留量”?

  鄉(xiang) 愁綿長 文旅“新縱深”何以再延伸?

  今年“雙節”假期,也是廣汕高鐵開通後的首個(ge) 長假,這條聯通“灣區”和“老區”的高鐵線路,最先帶旺的是廣東(dong) 革命老區——汕尾的旅遊。早在高鐵開通之初,汕尾就聯動多個(ge) 部門打造“坐著高鐵來趕海”係列活動,布局長假紅色旅遊、休閑旅遊,甚至在高鐵站就“前置”旅遊谘詢服務中心恭候旅客……當地精心籌備,旅客“如約而至”。“要致富,先修路”這句老話在這裏又有了新的注腳。如何將濃厚的“鄉(xiang) 愁”轉化為(wei) 發展密碼?著力挖掘激活、串聯汕尾這樣縣鄉(xiang) 均有著深厚紅色底蘊的革命老區文旅資源正是關(guan) 鍵一招。

  好風憑借力。依托文化旅遊資源,廣東(dong) 各地開始了培育文化體(ti) 驗、休閑度假、養(yang) 生養(yang) 老等產(chan) 業(ye) 的新探索。就在今年年初,廣東(dong) 將“百縣千鎮萬(wan) 村高質量發展工程”作為(wei) 高質量發展的“頭號工程”,而今文旅要素的挖掘,讓這塊潛力板蘊藏的資源愈加彰顯。

  潛力就是發展新空間。在這個(ge) “足夠長”的假期,深挖縣、鄉(xiang) 自身特有文化這一“土特產(chan) ”,並將之串珠成鏈,成為(wei) 廣東(dong) 各地市這個(ge) “超級黃金周”最為(wei) 亮眼的底色和新意:佛山創新舉(ju) 辦“國潮”音樂(le) 嘉年華、百場龍舟飯盛宴餘(yu) 味悠長;江門推出鄉(xiang) 村篝火晚會(hui) 點燃鄉(xiang) 間夜晚激情;東(dong) 莞以“莞味”中秋習(xi) 俗氛圍和鄉(xiang) 音鄉(xiang) 調喚醒僑(qiao) 胞的家鄉(xiang) 情……仔細觀察這些“鄉(xiang) 味”十足的活動,不難發現不少活動延伸、延長到夜間舉(ju) 行。鄉(xiang) 間旅途延長,也正是鄉(xiang) 村旅遊資源挖掘、探索走向深入、走向豐(feng) 富的生動體(ti) 現。

  中秋國慶假期八天,納入廣東(dong) 省文旅部門監測範圍的13家紅色旅遊經典景區累計接待遊客181.9萬(wan) 人次,同比增長76.9%;納入監測的100個(ge) 鄉(xiang) 村旅遊點和曆史古村落接待258.4萬(wan) 人次,同比增長26.2%;在這個(ge) 黃金周,“詩和遠方”正在逐漸成為(wei) 拉動廣東(dong) 文旅消費的新場景、新縱深。

  灣區潮湧 怎樣“融”出新風景?

  通關(guan) 卡口驗放時長不超過20秒,客貨車實行“一站式”查驗……盡管通關(guan) 手段不斷優(you) 化,通關(guan) 時長一再壓縮,在這個(ge) 長假,港珠澳大橋還是出現了建成通車以來首次跨境遊車輛大排長龍的現象。

  往來遊客感歎車流如織的新景象,駐守大橋的邊檢、交警部門卻“預言”這樣的場景今後將漸成尋常。我們(men) 也從(cong) 不斷密織的粵港澳三地跨境客流中,窺見粵港澳大灣區旅遊、消費融通的新氣象。

  縱觀貫通大灣區的交通大脈絡,港珠澳大橋、青茂口岸這些超級工程業(ye) 已建成,四通八達的交通樞紐已經從(cong) 硬件層麵將大灣區各個(ge) 城市緊密地聯係在一起。

  而讓三地從(cong) “相通”到真正實現“相融”,粵港澳相向而行、攜手打造的“軟聯通”則是更為(wei) 關(guan) 鍵的決(jue) 定性因素。

  以細節上的“小創新”帶來的是旅客跨境通行“大便利”,這在大灣區比比皆是:不久前廣深港高鐵推出跨境“靈活行”,旅客隻要持有當天車票,就可以不再對應車次,列車來了,即停即走,往來粵港澳有了種坐地鐵的感覺。借助港珠澳大橋陸路接駁,經大橋前往香港國際機場轉機的過境旅客無須辦理香港的出入境手續,便可直接前往機場登機出國,實現“經珠港飛”。

  刪繁就簡,在便利通行“助攻”下,黃金周大灣區的旅遊市場、消費市場火熱水到渠成:三地文娛消費業(ye) 態各美其美,“花式上新”,粵港澳間互相借力、互為(wei) 客流目的地,更以灣區之名,攜手打造“一程多站”灣區遊新體(ti) 驗。

  有了“融”的基礎 才激活了最“旺”的市場

  粵港澳三地文脈相親(qin) 、地緣相近的天然文化紐帶,更為(wei) 這場長假中的灣區狂歡延展出無限組合。這個(ge) 超級黃金周,粵港澳三地以灣區之名聯袂打造的活動不勝枚舉(ju) :第三屆粵港澳大灣區文化藝術節通過整合粵港澳文化旅遊資源,在廣州、深圳、珠海等11個(ge) 地市的文旅場地開展嘉年華活動,2023年粵港澳大灣區舞蹈周、粵港澳大灣區小學生詩歌季國慶活動……青茂口岸與(yu) 廣珠城軌珠海站便捷連接,內(nei) 地旅客趁著長假到澳門觀光,港澳居民則利用假期回內(nei) 地度假,因而形成了連續多天的口岸旅客出入境高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如今早已是尋常。

  從(cong) 更宏觀的視角看,粵港澳文旅市場加速融通、相互成就釋放的是文旅消費新可能、新潛力、新場景。如此“新意”背後,更飽含“縱深推進新階段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深意。

  “深化粵港澳大灣區在文化和旅遊領域合作,共建人文灣區。”《粵港澳大灣區文化和旅遊發展規劃》點出大灣區文旅合作的“題眼”。今天,以文化相融促進粵港澳三地民心相通、情感相連,這個(ge) 黃金周,大灣區加速聚集的是人氣,激發的是大灣區旅遊資源共享、協同發展的新理念。

  “小氣候”漸成 如何寫(xie) 就文旅大文章?

  人潮湧,出行忙,市場旺。假期消費,向來是觀察經濟的重要窗口。從(cong) 酒店一房難求,到景區水泄不通、演出人頭攢動;從(cong) 市場統計到人們(men) 的切身感受,從(cong) 不同角度印證這個(ge) “超級黃金周”極有可能是近幾年來的“最火黃金周”。

  “聰明人都堵在路上”“景區看不見山水,看的都是遊客”……當大灣區旅客一邊以自嘲的方式調侃著集中出行的窘迫,一邊講述著旅行中“花式”選擇的精彩回憶。不難看出,“超級黃金周”的“火”的背後正是群眾(zhong) 假期旅遊、消費的需求之“旺”,以及對到大灣區旅行期待之深。

  因此,如何因勢利導、充分滿足遊客“各美其美”的多元假日文旅消費需求,考驗著大灣區的活力和創造力,更考驗粵港澳大灣區及時加大優(you) 質旅遊產(chan) 品和服務供給的實力。鄉(xiang) 村有那縷“鄉(xiang) 愁綿長”,城市有這份“激情湧動”。在全國黃金周暢旺的大環境之下,粵港澳又聯手打造出了別具嶺南韻味的“小氣候”。

  在這個(ge) “加長版”假期,不僅(jin) 是粵港澳大灣區經受住了來自天南地北遊客的“檢閱”,更通過鍛造延伸至縣鎮村的文化旅遊“新縱深”,塑造了人們(men) 對廣東(dong) 全域的嶺南新印象。

  由此帶來的巨大推動力最終也化為(wei) 一趟趟滿載憧憬,駛向灣區、駛向百城千鎮萬(wan) 村的快樂(le) 之旅:9月29日至10月6日12時,廣東(dong) 全省高速公路累計車流量約6040萬(wan) 車次。其中,粵港澳大灣區高速公路車流總量高達4567萬(wan) 車次。

  徜徉大灣區,對遊客而言收獲的是獨一無二的體(ti) 驗,難以忘懷的回憶;而對於(yu) 大灣區,用文化旅遊點亮灣區,是激發市場活力的重要舉(ju) 措,對拉動消費增長意義(yi) 深遠。

  流水不腐,戶樞不蠹。人潮湧動激蕩著一個(ge) 奔湧向前、活力四射的流動灣區。這一汪活水裏,有“超級工程”上的車水馬龍,有暮色中炊煙嫋嫋,也有夜色裏的煙火燦爛。這何嚐不是一個(ge) 更大的窗口,照見更具活力的美麗(li) 中國。

  (總台記者 郭翔宇 鄭澍 林麗(li) 麗(li) )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