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一座古都的“穿”越之旅|相對論·蹲點漢服街

發布時間:2023-10-09 11:01:00來源: 央視新聞客戶端

  “你看對麵,擠滿了穿漢服的姑娘,像畫似的。她們(men) 在拍啥?”

  9月29日至10月6日,洛陽累計接待879.77萬(wan) 人次,按可比口徑,同比2019年增加11.97%,同比 2022 年增加112.67%。不少網友,奔著漢服而來。

  “關(guan) 於(yu) 我兩(liang) 位數體(ti) 驗大唐公主的一天!”不少遊客曬照,最低79元的妝造,物美價(jia) 廉,“到洛陽要是不體(ti) 驗一下漢服,感覺沒有入鄉(xiang) 隨俗一樣”。

  但在不少當地市民的印象中,洛陽是一座擁有“第一拖拉機製造廠,洛陽軸承廠,洛陽礦山機械廠”這些“一五”重點工程的重工業(ye) 城市。“十三朝古都”的形象,一度停留在曆史文字裏。

  一座古都,如何蝶變?傳(chuan) 統漢服與(yu) 現代生活,如何在這“穿”越、出圈?從(cong) 暑期到“十一”,央視新聞《相對論》記者莊勝春三去洛陽,尋一個(ge) 答案。

  △點擊視頻,“穿”越洛陽

  “意外出圈”的洛邑古城

  2017年4月,依托金元古城牆遺址、文峰塔等而建的洛邑古城開園。起初,作為(wei) 非遺業(ye) 態引入的漢服店,常處於(yu) 關(guan) 門狀態。“我們(men) 經常打電話給老板,你得開門啊。”洛陽市老城區文旅產(chan) 業(ye) 發展服務中心副主任張芳芳回憶。

  沒想到,幾年之後,這裏因為(wei) 曆朝曆代一步一景,穿漢服“最出片”,率先出了圈。今年五一,洛邑古城客流量從(cong) 4月29日開始日增三四萬(wan) ,不停刷新記錄。景區“壓力山大”,漢服供不應求。

  “我這一個(ge) 月瘦了8斤。”張芳芳提起洛陽漢服出圈後的忙碌,“天天就是在拜訪,調研市場,找一些專(zhuan) 家來了解市場。漢服是抓手,目前緊抓住這個(ge) 抓手。”

  不過,一個(ge) 難題也迎刃而解——洛邑古城門口,本是一條汽修街,“有點格格不入”。張芳芳說,漢服一出圈,“全解決(jue) 了,自發解決(jue) 了。”

  從(cong) 四輪定位到野生眉

  就是這裏,一年之間,從(cong) 汽修街變身漢服街。記者看到為(wei) 數不多的一家「定製汽車腳墊」店鋪,裏麵也堆滿了漢服,準備改行。

  “很多美女進到店裏以後一看,這個(ge) 老板是個(ge) 老頭。”

  擅長四輪定位的全瑞鋒,從(cong) 2010年起,就在這條街賣輪胎,周邊100多家店鋪,都是汽修同行。過去幾年,小店開開停停,正愁生意不好做,文旅率先複蘇。

  看著街麵上的漢服姑娘,老全決(jue) 定試試看,“剛開始弄了一半,漢服店開了以後,那邊(輪胎店)生意幾乎都停了”。從(cong) 40多平方米的嚐試,到108平方米的全改,他徹底衝(chong) 進了一個(ge) 陌生的行業(ye) 。“當時也是手忙腳亂(luan) ”,他拉來女兒(er) 全璞幫忙,“你來吧,我不中。”

  全璞摸索著進貨,找專(zhuan) 業(ye) 的妝造師。老全也邊幹邊學,“像野生眉,我現在也知道”。偶爾,老修理工的手藝,還能在漢服店修修補補一些首飾,派上用場。

  老全的同行——李會(hui) 麗(li) 和雷誌義(yi) 夫妻倆(lia) 的漢服店,也是今年春節剛撤下汽車裝飾的招牌。這是夫妻倆(lia) 第二次創業(ye) 。十三年前,他們(men) 也是從(cong) 零開始,在這裏做起了汽車裝飾生意。

  “咱有文化底蘊,得依托洛邑古城的優(you) 勢”。夫妻倆(lia) 一咬牙,借了四萬(wan) 塊錢,開車去山東(dong) 曹縣進貨,冒著大雪把店開了起來。“梯子還在那兒(er) 架著,顧客就進來了。那會(hui) 兒(er) 每天三四個(ge) 老板來問我,衣服在哪兒(er) 進的?”

  “以前晚上睡不著就起來蹬機器”的雷哥,摸著手上做汽車座椅留下的繭子,憨笑道,“現在招待客戶、保安、打雜,沒人幹的我全幹。”

  “唐朝的這個(ge) 眉毛,用的最多是卻月眉。”十一前,趁著門口修路,李會(hui) 麗(li) 請來化妝老師,給店裏的化妝師講課。

  去年漢服出圈後,化妝師供不應求,洛陽政府推出免費培訓班,讓不少人入了門。但如今,遊客越來越懂行,化妝師們(men) 也有危機感:“咱們(men) 洛陽今年的妝比去年強太多了,必須得專(zhuan) 業(ye) ”。

  一個(ge) 漢服店就是一個(ge) “碼頭”

  “現在街上有一些搭配,唐製的衣服配了一個(ge) 明製的頭型。”十幾年前就是漢服愛好者的洛陽人賈曉菲,一開始無法接受。

  記者莊勝春在店裏見到她時,大家正幫一位當地餐館老板娘準備“2023年洛陽市首屆全民漢服大賽”的複原妝造。你認得出嗎?

  走在路上,她被小男孩驚喜認出,是電影《長安三萬(wan) 裏》中的玉真公主。

  但賈曉菲回憶,她們(men) 早期穿漢服走在街上時,常常有路人覺得奇怪:“你們(men) 在幹嗎?要去演戲嗎?”那時,想擁有一套漢服,必須自己買(mai) 布、找裁縫——如今店內(nei) 的不少“限量版”漢服,就是那時留下的。

  “敦煌壁畫上的小花枝”、“三羊開泰”,她一邊展示一邊說,自己的想法也在慢慢地變,有人覺得漢服好看,願意嚐試,就是一個(ge) 很好的開端。”初衷不是為(wei) 了宣揚一件衣服,而是把漢服作為(wei) 一個(ge) 載體(ti) ,深挖一切與(yu) 傳(chuan) 統有關(guan) 的美好”。

  “我是洛陽的,我要拿貨”

  除了美好,還有商機。

  在一個(ge) 籌備中的漢服展示中心,記者遇到了兩(liang) 位洛陽的“鄰居”。

  “過完年後,我們(men) 基地一天一二十撥人過來。都是洛陽的,一拿就幾百件。”

  2021年,山東(dong) 曹縣大火,作為(wei) 漢服的生產(chan) 基地出了圈。幫漢服商家拍短視頻起家的李字雷,借機成立了當地第一家以倉(cang) 播模式為(wei) 主的“直播+批發”基地,聚集了幾百個(ge) 漢服商家。

  今年春節後,來自洛陽訂單占比高達70%。他決(jue) 定“走出來,離市場更近一些”,從(cong) 曹縣日益激烈的競爭(zheng) 中,謀一條新出路。

  幾乎同時,正在許昌打造發博城的田良軍(jun) ,也嗅到了機會(hui) 。“最近兩(liang) 三年,開始有工廠專(zhuan) 門做古裝假發。我心想,這個(ge) 市場有這麽(me) 大嗎?”

  許昌,被稱為(wei) “世界假發之都”。漢服假發,不是田良軍(jun) 的主業(ye) 。但這一趟,他在想,能不能“把漢服假發作為(wei) 一個(ge) 誘餌”,不管在洛陽賣多少,像尖刀一樣,叉開一個(ge) 口,讓來洛陽玩的人,更進一步認識許昌假發。

  底氣和機遇

  曆史,是洛陽的底氣。漢服熱,帶來了曆史的機遇。

  看到漢服熱的苗頭,洛陽快速推出活動——穿漢服免費坐公交地鐵、進景區;洛邑古城的對麵,正在打造漢服展示中心,工程圍擋上,是精美的“簪花仕女圖”;長假前,洛陽漢服研究院正式掛牌……

  張芳芳明白,漢服不是洛陽的專(zhuan) 屬,網紅想長紅,“不能僅(jin) 就漢服做漢服,離不開整個(ge) 的文化底蘊打造”。

  “我們(men) 也很擔心曇花一現,不能讓漢服的傳(chuan) 播僅(jin) 僅(jin) 停留在觀賞、拍照這種層次。”洛陽市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張陽也告訴記者莊勝春,當地正在繼續推進隋唐洛陽城的中軸線保護展示工程,“把整個(ge) 城市當作一個(ge) 場景來打造”。

  也許,你再去時的洛陽,和我們(men) 所見,又不一樣。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