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全國3500多家法院已全部設立多元解紛區

發布時間:2023-10-09 14:52:00來源: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見習(xi) 記者 韓颺 記者 王亦君)10月8日,最高人民法院、司法部在京聯合召開全國調解工作會(hui) 議。記者了解到,截至2023年8月底,全國3500多家法院100%在訴訟服務中心設立多元解紛區,並應用人民法院調解平台提供一站式多元調解服務,共吸納調解組織10.14萬(wan) 家、調解員40.07萬(wan) 名,訴前調解糾紛4425.76萬(wan) 件,調解成功2823.04萬(wan) 件。

  調解是具有中國特色的化解矛盾、消除紛爭(zheng) 、促進和諧的非訴訟糾紛解決(jue) 方式,被國際社會(hui) 譽為(wei) “東(dong) 方經驗”“東(dong) 方之花”。在我國,調解包括人民調解、行政調解、行業(ye) 性專(zhuan) 業(ye) 性調解(如商事調解、律師調解)、司法調解等不同類型。

  “指導和支持人民調解工作是人民法院的法定職能。”最高人民法院院長張軍(jun) 指出,近年來,各級法院加強對人民調解工作的業(ye) 務指導,與(yu) 司法行政機關(guan) 和調解組織密切配合,有效發揮調解在矛盾糾紛預防化解中的基礎性作用,推動大量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化解在萌芽狀態。

  張軍(jun) 表示,要堅持“抓前端、治未病”理念,把訴調對接的“調”向前延伸,主動融入黨(dang) 委領導下的社會(hui) 治理體(ti) 係和訴源治理大格局,支持開展“無訟”村(社區)等創建,關(guan) 注、研析類案多發高發、大幅上升的原因並提出司法建議,通過典型案例教育警示引領社會(hui) 法治意識形成、進步。

  同時匯聚化解合力,既“走出去”指導、支持人民調解、行業(ye) 調解、法院特邀調解等解紛力量,又結合實際把解紛資源“引進來”參與(yu) 成訟案件化解工作。

  司法部部長賀榮指出,調解工作重在抓前端、治未病。要堅持“調防結合、以防為(wei) 主”,充分發揮調解組織網絡覆蓋廣泛、調解員熟悉社情民意等優(you) 勢,落實定期排查、普遍排查製度,摸清隱患問題底數情況,做深做細做實糾紛排查。同時做好風險隱患處置,對排查發現的矛盾糾紛要建立工作台賬,及時采取有效措施,努力將矛盾糾紛發現在初始、穩控在基層、化解在萌芽。

  賀榮強調,各級司法行政機關(guan) 要提升調解工作信息化水平,加快建設全國調解工作信息平台,實現調解業(ye) 務“一網統管”“一網通辦”。要加強調解組織和隊伍建設,因地製宜推進行業(ye) 性專(zhuan) 業(ye) 性人民調解組織建設,加強商事調解、律師調解,加大保障力度,強化專(zhuan) 業(ye) 能力和紀律作風建設,培育高素質調解員隊伍。

  據介紹,2022年,全國人民調解組織調解各類矛盾糾紛1494萬(wan) 件(含人民法院委派委托調解成功675萬(wan) 件),最大限度把矛盾糾紛吸附在當地、消除在萌芽,有力維護了群眾(zhong) 合法權益。

  會(hui) 上,司法部副部長左力宣讀了《司法部關(guan) 於(yu) 表彰全國模範人民調解委員會(hui) 模範人民調解員的決(jue) 定》,對299個(ge) 全國模範人民調解委員會(hui) 和999名全國模範人民調解員進行了表彰。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