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園區合作,助力埃及工業現代化(共建“一帶一路”·第一現場)

發布時間:2023-10-10 11:18:00來源: 人民日報

 

  本報記者 張誌文攝

  在紅海之濱、蘇伊士運河之南,剛迎來15歲生日的中埃·泰達蘇伊士經貿合作區(以下簡稱“合作區”)一片生機盎然:完善的基礎設施、豐(feng) 富的產(chan) 業(ye) 集群、先進的物流倉(cang) 儲(chu) 、周到的生活配套……合作區加快推進戰略升級,成為(wei) 中埃兩(liang) 國企業(ye) 投資合作的重要平台。

  2016年1月21日,習(xi) 近平主席訪問埃及期間,與(yu) 埃及總統塞西共同為(wei) 合作區二期揭牌。在中埃兩(liang) 國元首共同關(guan) 心下,合作區已成為(wei) 共建“一帶一路”和“蘇伊士運河走廊經濟帶”對接的示範項目,成為(wei) 埃及和紅海兩(liang) 岸工業(ye) 現代化的一張嶄新名片。

  “目前蘇伊士運河走廊經濟帶最成功的項目”

  在合作區投資服務中心大樓的接待大廳,合作區二期的標識十分醒目、寓意豐(feng) 富。寫(xie) 有中阿雙語“中國·埃及蘇伊士經貿合作區擴展區”字樣的青花瓷盤上,由6個(ge) “田”字合圍而成的埃及依米花圖案,象征著合理規劃的現代城區。瓷盤底座上雕刻著兩(liang) 條曲線,分別代表黃河和尼羅河,預示著在中埃兩(liang) 大文明共同滋養(yang) 下,合作區蓬勃發展的光明前景。

  7年來,合作區二期建設不斷取得新進展。埃及泰達特區開發公司執行董事宋彩岑介紹,合作區二期占地麵積6平方公裏,已有40家企業(ye) 入駐,涵蓋紡織、建材、摩托、家電製造等產(chan) 業(ye) 種類。2021年,合作區成功推動埃及境內(nei) 首個(ge) 中資保稅倉(cang) 項目正式運營,努力打造國際商品集散中心和汽車及零配件集散中心。

  經過兩(liang) 期建設,合作區已成為(wei) 埃及目前綜合環境最優(you) 、投資密度最大、單位產(chan) 出最高、中資企業(ye) 最集中的工業(ye) 園區。140多家企業(ye) 在此紮根,實際投資額超16億(yi) 美元,累計銷售額超37億(yi) 美元,繳納稅費超2億(yi) 美元,直接解決(jue) 就業(ye) 近6000人,帶動就業(ye) 約5萬(wan) 人……合作區被塞西總統評價(jia) 為(wei) “目前蘇伊士運河走廊經濟帶最成功的項目”,埃及總理馬德布利也稱讚合作區是“埃及工業(ye) 園區的典範”。

  “我去過合作區多次,每次都有新發現,園區建設越來越好,企業(ye) 越來越多。”蘇伊士省省長薩克爾表示,合作區完備的配套設施、優(you) 惠的投資政策具有巨大的吸引力,“泰達是我們(men) 值得信賴的合作夥(huo) 伴”。

  麵向未來,合作區積極構建“一核心、雙走廊、三基地”布局,促進園區內(nei) 外聯動,並與(yu) 天津東(dong) 疆綜合保稅區有效聯通,著力培育一批競爭(zheng) 優(you) 勢突出、帶動能力強的龍頭骨幹企業(ye) ,進而推動產(chan) 業(ye) 集聚和集群發展。

  “創造大量就業(ye) 崗位,帶動埃及製造業(ye) 向前發展”

  在蘇伊士運河經濟區總局主席瓦利德·賈邁勒丁看來,在兩(liang) 國元首的共同擘畫和推動下,合作區作為(wei) 運河經濟區乃至整個(ge) 埃及的典範項目,有力推動了埃中經貿往來與(yu) 投資合作。

  中國巨石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巨石”)從(cong) 2012年開始投資埃及,2013年底巨石埃及玻璃纖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巨石埃及”)一期項目年產(chan) 8萬(wan) 噸玻璃纖維生產(chan) 線建成投產(chan) 。從(cong) 一期到四期,巨石埃及玻纖生產(chan) 基地年產(chan) 能合計達34萬(wan) 噸,成為(wei) 非洲大陸最大的玻纖生產(chan) 基地。

  走進巨石埃及生產(chan) 基地,生產(chan) 線忙碌有序。偌大的工廠有2000多名工人、30多名中國管理和技術人員,大部分生產(chan) 和管理崗位都由埃及本地人承擔。在明晰的工作流程下,工人們(men) 認真完成來自世界各地的訂單。

  看著眼前的蓬勃景象,誰能想到,10年前這裏還是一片荒漠。巨石埃及總經理吳平說,中國巨石進入埃及之初,遇到的困難遠超想象:電力供應緊張、審批速度緩慢、水資源緊缺……中方建設者迎難而上,與(yu) 埃及各方積極開展互利合作。10年來,巨石埃及完成4條玻纖生產(chan) 線和配套輔助項目建設,打造出中國在海外自主建設的首個(ge) 大型玻纖生產(chan) 基地,累計創造超16.7億(yi) 美元的出口創匯。

  巨石埃及還主動履行企業(ye) 社會(hui) 責任,包括加強環境保護、助力社區發展等,為(wei) 當地的孤兒(er) 院和貧困居民提供力所能及的慈善救助,為(wei) 非洲希望學校捐贈教學和生活物資。

  在馬德布利看來,成功建成規模龐大的新生產(chan) 線,體(ti) 現了巨石埃及的實力。“中國巨石在埃及擴大投資的同時,創造大量就業(ye) 崗位,帶動埃及製造業(ye) 向前發展。”

  “進一步推動研發、製造和人才的本土化”

  埃及“2030願景”指出,埃及將積極參與(yu) 國際經濟合作,最大限度提高附加值,創造體(ti) 麵的和有產(chan) 出的工作崗位,使實際人均國內(nei) 生產(chan) 總值達到中等收入國家水平。培養(yang) 更多符合產(chan) 業(ye) 發展和時代需求的人才,是埃及工業(ye) 現代化的重要目標之一。

  在合作區寬闊的道路兩(liang) 側(ce) ,一棟棟嶄新的廠房整齊排列。走進美的埃及廚房和熱水器有限公司的洗碗機工廠,工人忙碌的身影映入眼簾——有的在流水線上裝配零部件,有的在調試機器設備,有的在中國師傅指導下學習(xi) 新技術……中國企業(ye) 到紅海之濱投資興(xing) 業(ye) ,不僅(jin) 為(wei) 當地民眾(zhong) 帶來更多優(you) 質產(chan) 品,也培養(yang) 了一批批善於(yu) 鑽研創新的技術人才。

  “要仔細檢查一下點焊機的電極位置,確保焊點大小一致。”中國師傅張鑒槐正與(yu) 埃及徒弟謝哈布討論著碗籃的焊接技術。張鑒槐在機器旁仔細觀看,謝哈布認真地研究碗籃結構,不時調節電極高低、技術參數等。張鑒槐說:“碗籃焊接是技術難度比較高的工序,謝哈布認真好學,相信他一定能掌握這門技術,成為(wei) 工廠的骨幹。”

  公司總經理陳巍巍介紹,美的投資引進的碗籃生產(chan) 線,填補了埃及洗碗機製造領域的技術空白,不僅(jin) 培養(yang) 了焊接技能人才,也推動了配料加工、浸粉工藝等關(guan) 鍵技術的本土化,降低了洗碗機的成本和價(jia) 格,讓家電業(ye) 本土化成果持續惠及普通民眾(zhong) 。

  在流水線的另一端,底盤組裝小組的負責人卡邁勒不停地查看工作進展,指導組員解決(jue) 相關(guan) 技術難題。2022年12月,作為(wei) 首批員工,卡邁勒接受了入廠培訓。“在中國師傅指導下,我學習(xi) 了洗碗機生產(chan) 的全流程,並且在流水線的每個(ge) 環節都參與(yu) 了實操培訓。”卡邁勒說。

  經過3個(ge) 月的係統培訓,喜愛鑽研的卡邁勒成為(wei) 洗碗機流水線上的技術能手,不久前被任命為(wei) 小組長,負責底盤組裝工序。通過傳(chuan) 幫帶,一批又一批新員工在技術骨幹的指導下,掌握了組裝技能。“我非常高興(xing) 能來這裏工作,我將不斷努力,用自己的雙手創造美好生活。”卡邁勒的微笑中流露出對職業(ye) 生涯的憧憬。

  陳巍巍說,目前這條洗碗機流水線的產(chan) 能可以滿足中東(dong) 地區市場需求,未來還將增加新的流水線,生產(chan) 出更多新款洗碗機。“我們(men) 將進一步推動研發、製造和人才的本土化,並以當地用戶市場為(wei) 中心,為(wei) 地區用戶提供品類更豐(feng) 富的家電產(chan) 品。”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