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帶一路”10周年:不斷推動人類命運共同體走深走實
2023年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理念提出10周年,也是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提出10周年。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理念從(cong) 人類整體(ti) 利益和福祉出發謀劃人類未來,深刻回答了“世界怎麽(me) 了、我們(men) 怎麽(me) 辦”的時代之問。共建“一帶一路”倡議順應全球和平、發展、合作大勢,推動共建繁榮之路、和平之路,促進民心相通與(yu) 文明互鑒,是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的重要實踐平台,也為(wei)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注入了源源不竭的強勁動力。
“一帶一路”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的生動實踐
“建設一個(ge) 什麽(me) 樣的世界、如何建設這個(ge) 世界”是人類社會(hui) 的一大恒久命題。2013年3月,習(xi) 近平主席在莫斯科國際關(guan) 係學院發表的演講中首次明確提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理念。此後,習(xi) 近平主席又在多個(ge) 重要國際場合提出一係列新理念新倡議,從(cong) 不同角度深化和擴展這一理念。
從(cong) 內(nei) 涵來看,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理念豐(feng) 富、價(jia) 值重大。人類命運共同體(ti) 就是每個(ge) 民族、每個(ge) 國家的前途命運都緊緊聯係在一起,應該風雨同舟、榮辱與(yu) 共,努力把我們(men) 生於(yu) 斯、長於(yu) 斯的這個(ge) 星球建成一個(ge) 和睦的大家庭,把世界各國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變成現實。這一理念以“五個(ge) 世界”為(wei) 總體(ti) 布局,即堅持對話協商,建設一個(ge) 持久和平的世界;堅持共建共享,建設一個(ge) 普遍安全的世界;堅持合作共贏,建設一個(ge) 共同繁榮的世界;堅持交流互鑒,建設一個(ge) 開放包容的世界;堅持綠色低碳,建設一個(ge) 清潔美麗(li) 的世界。10年來,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理念在全球範圍內(nei) 贏得了越來越廣泛的認同和支持,被視為(wei) 破解“世界之問”的中國方案,多次被寫(xie) 入聯合國決(jue) 議、聯合國安理會(hui) 決(jue) 議、人權理事會(hui) 決(jue) 議等重要國際機製成果文件。
從(cong) 實踐來看,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理念解決(jue) 的是當今世界麵臨(lin) 的突出問題。作為(wei) 一種開創性理念,人類命運共同體(ti) 必須在行動上得到落實,特別是當今世界正處於(yu) 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政治、經濟、文化、科技和安全等各方麵的格局都在發生深刻變化,既呈現出一係列前所未有的新特征,也產(chan) 生了若幹全球性問題,國際社會(hui) 正麵臨(lin) 多邊和單邊、開放和封閉、合作和對抗的重大考驗。正是在這一關(guan) 鍵曆史時期,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為(wei)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提供了最具標識度的重要平台和最為(wei) 直接、最為(wei) 現實的實踐路徑。2013年,在提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理念的同時,習(xi) 近平主席在哈薩克斯坦、印度尼西亞(ya) 的演講中先後提出共建“絲(si) 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si) 綢之路”的倡議,即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共建“一帶一路”倡議以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鑒、互利共贏為(wei) 精神支撐,以“共商、共建、共享”為(wei) 指導原則,秉持“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的發展理念。在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的國際合作框架中,相關(guan) 各方始終秉持正確義(yi) 利觀,攜手應對世界格局麵臨(lin) 的挑戰,開創發展新機遇,謀求發展新動力,拓展發展新空間,體(ti) 現的是優(you) 勢互補、互利共贏、責任共擔、相融共生,讓不同文明之間平等交流、互學互鑒,讓共同發展成為(wei) 時代潮流。對此,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曾明確指出:“我提出‘一帶一路’倡議,就是要實踐人類命運共同體(ti) 理念。”
“一帶一路”為(wei)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注入強勁動力
10年來,“一帶一路”從(cong) 倡議走向實踐、從(cong) 願景變為(wei) 行動,不僅(jin) 為(wei) 沿線國家和地區的合作共贏奠定了堅實基礎,更為(wei)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注入了不竭的強勁動力,不斷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走深走實。
發展是解決(jue) 一切問題的總鑰匙,也是共建“一帶一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的重要路徑。“一帶一路”符合全球發展倡議和各國的發展利益,通過發揮沿線各國資源稟賦,實現優(you) 勢互補,釋放參與(yu) 國發展潛力和活力,推動沿線各國經濟繁榮與(yu) 區域經濟合作,讓人民享受發展紅利,促進全球共同發展。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是“一帶一路”倡議的優(you) 先合作領域,“一帶一路”著眼於(yu) 構建國際物流大通道與(yu) 跨境多式聯運走廊,共同推進沿線國家間運輸便利化和大通關(guan) 協作,積極推進跨國鐵路、國際貨運班列、港口碼頭等交通運輸項目建設,有效提升了沿線國家和地區的基礎設施水平,為(wei) 全球經濟的深度融合創造了有利條件,開辟出一條嶄新的共同發展、共贏發展、共享發展之路。
安全是共建“一帶一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的重要保障。“一帶一路”以全球安全倡議為(wei) 依托,順應世界多極化的發展趨勢和全球治理體(ti) 係變革的內(nei) 在要求,通過構建以合作共贏為(wei) 核心的新型國際關(guan) 係,打造對話不對抗、結伴不結盟的夥(huo) 伴關(guan) 係,推動南北合作、南南合作邁入新階段,團結攜手發展中國家更好融入全球治理體(ti) 係,營造公平正義(yi) 、共建共享的安全格局,既維護了世界和平與(yu) 發展、有助於(yu) 建設一個(ge) 持久和平的世界,又充分彰顯出相關(guan) 各方同舟共濟、權責共擔的命運共同體(ti) 意識。
和而不同、互鑒互惠是共建“一帶一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的價(jia) 值追求。“一帶一路”契合全球文明倡議,始終堅持文明對話與(yu) 文明寬容,主張不同文明包容共存、交流互鑒,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閡、以文明互鑒超越文明衝(chong) 突、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優(you) 越,尊重各國自主選擇的發展道路和社會(hui) 製度,使多元化、多樣化的各個(ge) 國家和地區之間通過“一帶一路”相互交織在一起,共同促進、相互依存,推動沿線國家和地區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信任,開創人文交流、文化交融、民心相通新局麵,為(wei) 相關(guan) 各方在價(jia) 值觀和意識形態領域超越差異分歧、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運共同體(ti) 提供了堅實的精神支撐。
縱觀曆史,放眼未來,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是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提出的初衷,也是“一帶一路”倡議期待實現的最高目標。經過10年努力,“一帶一路”已經形成了一整套與(yu) 人類命運共同體(ti) 理念高度契合的思想觀念、價(jia) 值導向和實踐方法,得到了國際社會(hui) 的積極響應和普遍參與(yu) ,產(chan) 生了越來越廣泛的國際影響力,為(wei) 人類文明進步貢獻了中國智慧、中國方案。盡管在當今世界,全球合作麵臨(lin) 諸多嚴(yan) 峻挑戰,但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及其所內(nei) 蘊的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理念,仍然鮮明展現出國際合作所具有的豐(feng) 富潛力與(yu) 極其廣闊的成長前景。
(作者係北京市委黨(dang) 校政治學教研部副教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