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中國電影新力量:從生力軍到主力軍

發布時間:2023-10-11 16:37:00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文藝觀潮】

  作者:劉漢文 洪子禕(分別係福建師範大學傳(chuan) 播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福建師範大學傳(chuan) 播學院科研助理)

  《流浪地球2》榮獲“金鹿獎”最佳影片獎、最佳攝影獎兩(liang) 項大獎;《消失的她》票房突破35億(yi) 元;《好像也沒那麽(me) 熱血沸騰》《學爸》等青年導演的長片處女作獲得觀眾(zhong) 認可……近日,中國電影新力量捷報頻傳(chuan) 。這個(ge) 以70後、80後為(wei) 主,90後漸次登場的創作群體(ti) ,經過成長曆練,已從(cong) 老一輩電影人手中接過電影優(you) 良傳(chuan) 統的接力棒,帶著新作品、新模式、新技術,走到中國電影市場的舞台中央,贏得觀眾(zhong) 讚譽。

  新作品帶來新活力

  電影市場的競爭(zheng) ,歸根到底是人才的較量。主管部門深諳這個(ge) 道理,多年來著眼於(yu) 培養(yang) 青年導演和電影新人:創立“中國電影新力量論壇”,研討交流電影創作經驗得失,對新導演、新作品、新現象給予及時的科學總結、美學判斷和學術梳理;舉(ju) 辦新力量電影推介活動,提升青年導演自信心,擴大影片的影響力;組織實施新力量人才培訓計劃,派導演、編劇等門類的電影新人出國學習(xi) 交流,吸收先進的創作理念和技術。在這些舉(ju) 措推動下,中國電影新力量茁壯成長,新人新作不斷湧現,書(shu) 寫(xie) 中國電影新時代。

  電影新力量的一大突出貢獻是對類型化生產(chan) 大膽嚐試。二十世紀八九十年代到二十一世紀初,是類型片高速發展的時期。成長於(yu) 這種文化環境下的電影新力量對類型生產(chan) 有天然偏好,再加上後天學習(xi) 借鑒,擅長使用類型元素。《流浪地球》係列跳出中國科幻影視通常采取的軟科幻模式,走出一條屬於(yu) 中國人的硬科幻之路,在銀幕上呈現出富有重工業(ye) 質感的戲劇內(nei) 核。《奇跡·笨小孩》將喜劇類型與(yu) 家庭情感元素混搭,為(wei) 主人公的勵誌成長故事增添了一抹暖色。《萬(wan) 裏歸途》《平凡英雄》則在撤僑(qiao) 、救援的宏大主題下雜糅動作片、災難片、公路片等元素,以驚心動魄的故事致敬各條戰線上的“平凡英雄”。對現有類型的大膽創新,以及對多種類型元素的有機融合,滿足不同觀眾(zhong) 群體(ti) 的觀影訴求,又對多元文化主題進行有效延展,為(wei) 電影創作注入生機活力。

  新視角譜寫(xie) 新時代

  與(yu) 第五代、第六代電影人多為(wei) 科班出身不同,電影新力量從(cong) 業(ye) 經曆較為(wei) 複雜,有的從(cong) 新聞記者、編劇等職業(ye) 轉行而來,有的有海外留學、從(cong) 業(ye) 經曆。豐(feng) 富閱曆和年輕心態,使他們(men) 視野開闊,能敏銳感知生活變化,從(cong) 時代發展、人民關(guan) 切中選取題材,並在其中注入當代年輕人的審美判斷,使作品更符合青年觀眾(zhong) 的品位。《八角籠中》《熱烈》填補國產(chan) 電影在格鬥、街舞等體(ti) 育題材的空白,書(shu) 寫(xie) 青春夢想。《愛情神話》《我愛你!》等回應中老年人的情感需求,在柴米油鹽的人間煙火氣中勾勒都市人的真實生活狀態。《孤注一擲》揭秘境外網絡詐騙全產(chan) 業(ye) 鏈內(nei) 幕,貼合時代熱點,普及防詐知識。

  電影新力量還勇於(yu) 打破審美邊界,打造極具特色的美學風格。《新神榜》係列把敦煌飛天、水墨畫等傳(chuan) 統文化元素與(yu) 飛船、空中快艇等科幻元素融合,賦予神話世界未來感。《獨行月球》《明日戰記》以大開大合的時空想象和放眼宇宙的宏大視野,描繪月球基地、機甲世界等富有東(dong) 方美學韻味的未來世界。這些嚐試既注重藝術表達,又思考市場走向,既關(guan) 注現實社會(hui) ,又開拓想象世界,以豐(feng) 富的創作視角、獨特的藝術風格,豐(feng) 富中國電影創作譜係。

  新模式激發新能量

  建設電影強國,還有賴於(yu) 完善的電影產(chan) 業(ye) 鏈、規整的生產(chan) 流程以及由此產(chan) 生的電影作品影響力和電影文化軟實力。在這個(ge) 思路指導下,電影新力量在電影的生產(chan) 製作、發行放映等各個(ge) 流程,嚐試建立工業(ye) 化的標準模式和流程化的人員分工。《封神第一部:朝歌風雲(yun) 》拍攝計劃精細到每天的進度,劇組萬(wan) 米攝影棚忙而不亂(luan) 。《流浪地球2》團隊工作人員多達兩(liang) 萬(wan) 餘(yu) 人,將劇本創作、場景搭建等每個(ge) 步驟拆解細分,再由專(zhuan) 業(ye) 團隊進行標準化生產(chan) 。電影新力量在財務的預算、風險、回報,在管理的調度、分配、協調,在工序的投入、產(chan) 出甚至回收再利用,力爭(zheng) 做到每個(ge) 部分都有監測預案,構建以創作為(wei) 龍頭,產(chan) 業(ye) 鏈各環節強力支撐的電影產(chan) 業(ye) 格局。

  新力量強,則電影強。電影新力量在主管部門的扶持引導和業(ye) 界前輩的“傳(chuan) 幫帶”下成長起來後,反哺電影產(chan) 業(ye) ,構建完善“壞猴子72變電影計劃”等人才培養(yang) 體(ti) 係,挖掘兼具創作實力和市場運作能力的電影新人,摸索“新力量導演+資深影人監製”的生產(chan) 模式。他們(men) 不僅(jin) 為(wei) 電影新人提供資金支持和項目輔導,還跟蹤後期宣傳(chuan) 、發行,對接平台,形成一套完整的孵化體(ti) 係,助力解決(jue) 電影新人起步難等問題。越來越多有才華、有潛力的創作者嶄露頭角,又投入到助力下一撥新人成長的工作中去,形成一條可持續的電影傳(chuan) 承鏈條,為(wei) 中國電影發展源源不斷地輸送新鮮血液。

  新技術引領新方向

  網絡時代成長起來的電影新力量與(yu) 新技術有天然的親(qin) 近性。他們(men) 中不少人有理工科專(zhuan) 業(ye) 背景,或在做微電影、視頻短片、廣告、遊戲時進行過大量實踐。他們(men) 深知科技對藝術發展的重要性,在創作中致力於(yu) 新技術開發和前沿科技應用。

  動畫電影《深海》用數十億(yi) 個(ge) 粒子堆積成電影中的水墨形態,研發出“粒子水墨”技術。《封神第一部:朝歌風雲(yun) 》專(zhuan) 門組建一家視效公司,並數次前往外國學習(xi) 新視效技術,最終呈現雷震子、饕餮等複雜的數字生物角色。在電影放映領域對前沿技術的應用,也是電影新力量的重要著力點。《消失的她》《長安三萬(wan) 裏》《熱烈》等不少影片積極采用最先進的放映格式,與(yu) CINITY、中國巨幕等電影放映技術合作,為(wei) 觀眾(zhong) 提供更高品質的觀影體(ti) 驗。

  電影新力量還致力於(yu) 在行業(ye) 內(nei) 營造重視技術革新、關(guan) 注技術應用的良好氛圍。《流浪地球》為(wei) 科幻電影培養(yang) 一批電影技術人才,其中一部分參與(yu) 《獨行月球》創作,而《流浪地球2》主創中很多人又是從(cong) 《獨行月球》團隊過來的。電影新力量的創作實踐如同技術人才培養(yang) 基地和科技信息傳(chuan) 播平台,許多有誌於(yu) 電影技術革新的人才在這裏成長起來,許多新技術從(cong) 這裏推廣開來。有的電影新力量在電影節展活動中擔任技術推廣大使,激發社會(hui) 輿論對電影技術的關(guan) 注;還有的電影新力量投身電影教育,在相關(guan) 院校舉(ju) 辦講座、公開課,為(wei) 電影學子傳(chuan) 授技術知識,指導創作實踐。在電影新力量助推下,越來越多電影人使用新技術、發明新技術,一種藝術創新與(yu) 技術革新雙輪驅動的電影發展理念流行起來。

  不可否認,部分電影新力量存在青澀、業(ye) 餘(yu) 等問題,但不成熟的另一麵是寶貴的激情和想象力。給新力量機會(hui) ,就是給中國電影機會(hui) ,隨著電影新力量不斷成長,中國電影將獲得更大的發展空間,為(wei) 建設電影強國注入強大力量。

  《光明日報》(2023年10月11日 15版)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