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衛生合作,打造“健康絲綢之路”(共建“一帶一路”·衛生合作)

發布時間:2023-10-12 15:20:00來源: 人民網-人民日報

 

  實現人人享有健康是人類共同的美好願景。近年來,中國積極推動打造“健康絲(si) 綢之路”。從(cong) 派遣醫療隊、實施人才培養(yang) ,到傳(chuan) 染病防控、開展衛生援助,再到推廣中醫藥、簽訂合作協議……中國積極深化同各國在衛生健康領域交流合作,與(yu) 160多個(ge) 國家和國際組織簽署衛生合作協議,以實際行動完善全球公共衛生治理,為(wei) 推進構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ti) 作出重要貢獻。

  援非盟非洲疾控中心總部——

  “增進非洲人民的健康福祉”

  不久前,非洲疾控中心采購官員特斯法耶·海勒米查和同事們(men) 搬進了中國援建的非洲疾控中心新辦公樓,“能在設備先進、功能完善的新樓工作,真是太好了!”說起新的辦公環境,海勒米查很高興(xing) 。

  位於(yu) 埃塞俄比亞(ya) 首都亞(ya) 的斯亞(ya) 貝巴的非洲疾控中心總部項目,是2018年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hui) 上宣布的對非合作旗艦項目。該項目由中國土木工程集團有限公司承建,於(yu) 今年1月竣工,總建築麵積為(wei) 2.35萬(wan) 平方米,建設項目包括可容納400餘(yu) 人的辦公樓、配有3種等級共10個(ge) 實驗室的實驗樓等,是非洲大陸第一個(ge) 擁有現代化辦公和實驗條件、設施完善的全非疾控中心。

  “非洲疾控中心的大型辦公樓和多個(ge) 實驗室正是我們(men) 急需的!”非盟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發展、藍色經濟和環境可持續發展委員若澤法·薩科說,該項目有助於(yu) 加強非洲公共衛生機構的能力建設,提高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響應速度和疾病防控能力。

  今年6月,中方為(wei) 非洲疾控中心組建了一支14人的技術服務團隊,進行為(wei) 期3年的技術服務及維修保障工作,並為(wei) 非方相關(guan) 人員提供係統性培訓。會(hui) 議係統配備的同聲傳(chuan) 譯可以幫助非洲各國的工作人員無障礙溝通;會(hui) 議係統的攝像頭有追蹤功能,可自動將發言人的圖像顯示到大屏幕上……“這些智能、人性化的功能給非方留下了深刻印象。”技術服務組組長楊宇傑說。

  作為(wei) 中非友誼和團結協作的標誌性建築,非洲疾控中心總部將進一步助力中非雙方開展公共衛生技術合作,幫助非洲國家築牢公共衛生防線。非盟委員會(hui) 主席法基表示:“這是非中合作的成果,有助於(yu) 增進非洲人民的健康福祉,彰顯非中堅實的全麵戰略合作夥(huo) 伴關(guan) 係。”

  “健康快車國際光明行”——

  “我又能看到了!感謝中國醫生!”

  走進吉爾吉斯斯坦衛生部下屬國立醫院眼科住院部,來往患者正有序排隊登記、檢查。阿依古麗(li) 老人麵帶微笑,親(qin) 切地用中文“你好”向中國醫生打招呼。“我老伴明天就要手術了,我相信他很快就能恢複視力!”阿依古麗(li) 期待地說。

  阿依古麗(li) 的老伴是醫院最近收治的白內(nei) 障患者塔蘭(lan) 特·穆塔利波夫。穆塔利波夫曾是一名醫療專(zhuan) 家,一次因公受傷(shang) 導致視力受損。為(wei) 了治療眼疾,多年來,夫婦二人輾轉多地求醫,都因老人的病情嚴(yan) 重、手術難度高而未能如願。

  中國醫生為(wei) 穆塔利波夫帶來了康複的希望。9月12日,由北京大學人民醫院7名醫療專(zhuan) 家和工程師組成的“健康快車國際光明行”醫療隊攜帶全套醫療設備抵達吉爾吉斯斯坦,在首都比什凱克開展為(wei) 期14天的白內(nei) 障複明醫療救治工作。這是中方踐行為(wei) 上海合作組織國家民眾(zhong) 免費實施2000例白內(nei) 障手術承諾的實際行動,也是中吉兩(liang) 國在衛生健康領域密切合作的重要內(nei) 容。

  經過一係列細致、專(zhuan) 業(ye) 的檢查和操作,醫療隊隊員、北京大學人民醫院眼科主任醫師侯憲如成功將帶有矯正度數的人工晶狀體(ti) 植入穆塔利波夫的眼睛,同時還針對他既往因公受傷(shang) 引發的瞳孔粘連和角膜粘連,進行了瞳孔成形、角膜粘連清除術等高難度手術。手術後第二天,當覆蓋的紗布從(cong) 眼上被輕輕移開,穆塔利波夫激動地說:“我又能看到了!感謝中國醫生!”

  此次活動中,醫療隊共篩查376人,完成330例白內(nei) 障複明手術,並在當地舉(ju) 辦了多場眼科教學培訓活動及學術交流會(hui) ,通過一對一、手把手的帶教方式培訓當地醫生。吉國立醫院眼科主任巴克特古麗(li) ·馬梅托娃表示,中國醫生不僅(jin) 帶來了先進的材料和設備,還傳(chuan) 授了寶貴的技術和經驗,“中國的無私幫助改變了許多人的生活,希望吉中醫療衛生合作越來越深入。”

  近年來,“健康快車國際光明行”活動帶著中國醫療團隊、設備和技術走出國門,與(yu) 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和地區的醫院合作,為(wei) 當地民眾(zhong) 提供醫療服務。醫療隊受到當地民眾(zhong) 熱烈歡迎,許多患者等在診室外,向中國醫生們(men) 致謝。“患者的信任和感謝,讓我們(men) 深受感染和鼓舞。我們(men) 要盡最大努力完成任務,為(wei) 增進當地民眾(zhong) 健康出一份力。”中方專(zhuan) 家組領隊、北京大學人民醫院眼科副主任鮑永珍說。

  吉爾吉斯斯坦議會(hui) 議員埃森別科夫娜表示,感謝中方醫療隊的辛勤工作,感謝他們(men) 為(wei) 當地白內(nei) 障患者帶來光明,“未來,希望吉中醫療衛生合作不斷密切,友好情誼不斷加深。”

  中國—柬埔寨中醫藥中心——

  “很高興(xing) 柬埔寨也有了中醫診所”

  考斯瑪中柬友誼醫院坐落在柬埔寨首都金邊的鬧市區,醫院主體(ti) 是一棟中國援建的綜合性醫療大樓。走進幹淨明亮的中醫門診區,幾名病患正在候診區等待就診。50多歲的金邊市民娜塔患有肩頸痛,這是她第二次來這裏診治。“很高興(xing) 柬埔寨也有了中醫診所,我們(men) 有了更多優(you) 質的就醫選擇。”

  2022年3月,中國援柬中醫醫療隊抵達柬首都金邊,在考斯瑪中柬友誼醫院開設中醫門診,建設中國—柬埔寨中醫藥中心。一年多來,醫療隊持續發揮中醫藥臨(lin) 床診療獨特優(you) 勢,在柬推廣中醫藥文化,為(wei) 當地民眾(zhong) 提供醫療服務。截至今年9月,醫療隊治療患者近2萬(wan) 人次;在柬埔寨全國開展30餘(yu) 次健康科普講座和義(yi) 診,服務柬埔寨民眾(zhong) 超過6000人次。

  如今,越來越多的柬埔寨民眾(zhong) 對中醫藥文化產(chan) 生興(xing) 趣,中醫門診吸引了不少當地民眾(zhong) 前來就醫,許多外省的患者也會(hui) 驅車幾個(ge) 小時專(zhuan) 程來就診。51歲的患者廷華家在西哈努克省西哈努克市。一次車禍導致他的右側(ce) 肩膀腫痛,無法活動,他專(zhuan) 門趕到考斯瑪中柬友誼醫院中醫門診求助。中國醫療專(zhuan) 家為(wei) 廷華實施了手法複位術,配合中藥幫助治療後,廷華的症狀有了明顯好轉,“中醫治療很有效果,感謝中國醫生!”廷華說。

  中醫藥的出色療效得到了柬埔寨民眾(zhong) 的廣泛認可。目前,考斯瑪中柬友誼醫院中醫門診每天接診患者超過60名,複診率達66.8%。柬埔寨衛生大臣秦拉表示,希望柬中繼續推進中國—柬埔寨中醫藥中心建設,深化柬中在傳(chuan) 統醫學等衛生領域的交流合作,為(wei) 兩(liang) 國人民的健康福祉作出貢獻。

  醫療隊隊長遠庚表示,中國—柬埔寨中醫藥中心將繼續通過在柬開辦中醫藥文化研修班、舉(ju) 辦傳(chuan) 統醫藥論壇等形式,在當地推廣中醫藥知識和療法,並邀請柬埔寨醫護人員赴中國交流學習(xi) 。

  (本報記者 閆韞明 崔 琦 劉 慧 劉欣對本文亦有貢獻)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