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有為|孫悅:從“科幻迷”到科幻創業者,把興趣變成事業是幸福的
10月18日,第81屆世界科幻大會(hui) 在四川成都舉(ju) 行,這是世界科幻大會(hui) 首次在中國舉(ju) 辦。一本《科幻世界》雜誌,讓越來越多的作家把想象力的“種子”帶到成都,這裏成為(wei) 中國科幻沃土的同時,也成為(wei) 全國科幻文化氛圍最濃厚、“科幻迷”活動最活躍的城市。
科幻產(chan) 業(ye) 、科幻文化、科幻迷的故事交織在一起,成就了“中國科幻之都”。不少科幻迷們(men) 踏上這方土地,墜入了科幻的時空,將熱愛變成了事業(ye) 。
“90後”青年孫悅就是這樣一位在成都的“追夢人”。2016年,他和創業(ye) 夥(huo) 伴在成都落地了“賽凡科幻空間”,這家成都企業(ye) 參與(yu) 研發了《三體(ti) 》《流浪地球》,甚至中國火星探測工程、中國探月工程等一係列IP的周邊衍生品,通過發售紀念周邊、舉(ju) 辦愛好者活動的方式,倡導年輕人關(guan) 注航天事業(ye) 。
“前期除了困難,就沒有順利的東(dong) 西”
孫悅成長在山東(dong) 一個(ge) 小縣城,他表示,自己小時候受到“現代科學幻想小說之父”凡爾納的影響,在初中,無意間看了《科幻世界》雜誌的舊刊。“在那個(ge) 時候就比較喜歡科幻了,然後一直到高中要考大學的時候,才發現原來《科幻世界》雜誌社是在成都”。
經過幾番了解,他知道了四川大學還有一個(ge) 很活躍的科幻社團——四川大學科幻協會(hui) ,所以,他報了川大,來了成都,加入了科幻社團,並當上了會(hui) 長。
在孫悅看來,他的第一次創業(ye) 之路既“成功”又“失敗”。2015年,孫悅和夥(huo) 伴創辦了“科幻星雲(yun) 網”,主要做科幻類原創內(nei) 容的征集,以及為(wei) 粉絲(si) 們(men) 提供論壇進行互動交流。
“粉絲(si) 們(men) 粘性非常高,但是有一個(ge) 問題,就是不賺錢。”孫悅表示,自己當時很理想化,但現實卻是公司一度麵臨(lin) 清算,負債(zhai) 累累。
必須想辦法找一條出路!2016年,孫悅和他的創業(ye) 夥(huo) 伴開始著手轉型,於(yu) 是“賽凡科幻空間”落地成都。這是國內(nei) 首家科幻文化集合店,業(ye) 務範圍囊括科幻圖書(shu) 、科幻周邊、主題活動等,店內(nei) 還展示著他們(men) 花費8個(ge) 月從(cong) 世界各地淘回的科幻係列收藏品。“我們(men) 做了一個(ge) 線下的實體(ti) 空間,將科幻融入到生活中。大家隻要進來,就能看到各種‘科幻梗’,能夠在這裏找到‘科幻同好’,希望為(wei) 大家提供一個(ge) 線下交流的平台。”
厚積薄發 《流浪地球》後科幻“破圈”
2019年新春,科幻電影《流浪地球》橫空出世,伴隨著票房與(yu) 口碑的雙豐(feng) 收,由賽凡開發的周邊產(chan) 品在淘寶眾(zhong) 籌平台達到了近800萬(wan) 的銷售成績,超過7萬(wan) 人湧入其淘寶店認購商品,並創下平台電影周邊眾(zhong) 籌的全新紀錄。孫悅回憶:“我們(men) 當時眾(zhong) 籌的目標是10萬(wan) ,沒想到第一天就突破了小一千萬(wan) 的眾(zhong) 籌額,當時被媒體(ti) 戲稱為(wei) ‘飽和式眾(zhong) 籌’。那時,我們(men) 剛開始做周邊沒有幾年,對於(yu) 大型項目的管理和運營經驗有限,所以壓力也非常大。但我們(men) 覺得自己做了一件非常有意義(yi) 的事,越來越多的人關(guan) 注科幻電影,關(guan) 注電影周邊。”
從(cong) “科幻迷”到科幻創業(ye) 者,對孫悅來說,把興(xing) 趣變成事業(ye) 是幸福的。“科幻的魅力就在於(yu) 它是科學幻想,基於(yu) 科學邏輯上對於(yu) 未來的想象。我們(men) 做周邊,也是希望能影響更多的人,讓大家關(guan) 注未來、創新創造。”孫悅說。
總監製:金銳
監製:王海
策劃:宋繼祥 沈柏鋒 楊月 安俐
編導:沈柏鋒 宋繼祥
設計:安俐
《青年有為(wei) 》係列微視頻組織機構
指導單位:中央網信辦網絡傳(chuan) 播局
出品單位:中國青年網
支持單位:中國互聯網發展基金會(hui)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