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代同樓”讓“青銀兩代”雙向奔赴 不同年齡段的陌生人會碰撞出什麽樣的火花?
解決(jue) 養(yang) 老問題,讓老人們(men) 幸福安享晚年,需要多方努力。前不久,杭州市濱江區一家養(yang) 老機構向社會(hui) 發出邀請:招募“多代同樓”陪伴者,入住養(yang) 老院的年輕人隻要每月達到一定的陪伴時長,就能免去房租。不同年齡段的陌生人同住一個(ge) 屋簷下,會(hui) 碰撞出什麽(me) 樣的火花?
“多代同樓”,是由浙江省杭州市濱江區民政局提出的陪伴性養(yang) 老服務項目,通過申請的陪伴者每月隻需達到10小時的老人陪伴時間,並交納每月300元的管理費,就可以入住這家養(yang) 老機構。
申請人需要滿足的要求包括在杭州市城六區無房、已簽訂杭州市濱江區內(nei) 勞動合同或持有區內(nei) 營業(ye) 執照,大專(zhuan) 及以上學曆等。
2019、2020年,杭州市濱江區民政局分兩(liang) 批試點“多代同樓”項目,以誌願服務抵扣房租,定點招募年輕人入住養(yang) 老院。
浙江省杭州市濱江區民政局養(yang) 老服務中心副主任 冷梅:當時和老人坐下來一起聊的時候,老人實際上是表達了很強烈的陪伴需求和精神慰藉的需要,我們(men) 也是希望能夠幫助老人去解決(jue) 一些實際的困難。
養(yang) 老機構入住人 史招鳳:有人看我,有人陪我,這是老人最大的希望。
政府出台指導意見、企業(ye) 提供住宿場地、老人獲得精神慰藉,“多代同樓”試點項目就此展開。王雲(yun) 亭老人是第一批“多代同樓”項目的養(yang) 老服務對象,雖然已經時隔多年,但王老對年輕人的入住,記憶猶新。
養(yang) 老機構入住人 王雲(yun) 亭:這個(ge) 是一個(ge) 誌願者送給我的,我一直放在這裏,我看到這個(ge) 就想到這個(ge) 誌願者。
這個(ge) 小小的香袋雖不起眼,卻被王雲(yun) 亭老人細心保存,一直掛在床頭。這是4年前和她結對的青年誌願者送她的禮物,如今,雖已記不得誌願者的名字,但兩(liang) 人相處的時光卻仍讓王奶奶念念不忘。
養(yang) 老機構入住人 王雲(yun) 亭:那個(ge) 時候他要教我玩平板電腦。我每天晚上吸氧結束後,就躺在這裏玩平板電腦。
年輕血液的加入,讓老人們(men) 的生活變得多彩起來。愛畫畫的徐繼蘭(lan) 老人甚至覺得自己多了個(ge) “孫子”,曾經結對過的誌願者找對象都要讓她把把關(guan) 。
養(yang) 老機構入住人 徐繼蘭(lan) :剛剛談的時候,他把他女朋友是在南京領到我家,叫我看看歡迎不歡迎。
采訪中,很多曾經享受過陪伴服務的老人,至今回憶起來,臉上都會(hui) 露出笑意。“多代同樓”直麵老年生活中的“精神孤獨”痛點,用跨代社交打破了養(yang) 老院老年人單一、局限的生活圈。在前兩(liang) 批定點招募的試點嚐試後,今年杭州濱江第三批“多代同樓”項目麵向全社會(hui) 招募。
杭州濱江綠康陽光家園院長 陳曉亮:第三批想更體(ti) 現出個(ge) 性化的、精準化的需求比較多。比如說老人希望他做一些文化創意的,老人希望做一些手工臨(lin) 摹描繪的,還有一部分的老人可能還側(ce) 重於(yu) 一些個(ge) 人技藝上的提高。我們(men) 希望能夠通過這次的招募行動,能招符合老人個(ge) 性化的、精準化的一些陪伴需求。
目前,杭州市濱江區民政局收到了260多位報名者信息,有68名青年入選首輪名單,民政部門將對申請人員專(zhuan) 業(ye) 背景、誌願服務經曆、可陪伴時間等方麵進行資格審核和麵試考核,最終招募15-20人入住養(yang) 老機構。
浙江省杭州市濱江區民政局養(yang) 老服務中心副主任 冷梅:希望多方共贏。老人也得到他們(men) 想要的陪伴,年輕人也可以實現自己的人生的理想或者是人生的夢想。對於(yu) 社會(hui) 來說,通過雙向奔赴的陪伴服務,希望營造一個(ge) 有愛有溫情的社會(hui) 養(yang) 老氛圍。
精準陪伴 為(wei) 老人添一份關(guan) 愛
“多代同樓”陪伴性養(yang) 老項目,一頭連著老年人、一頭連著青年人,受到社會(hui) 的廣泛關(guan) 注,對此年輕人怎麽(me) 看?戳視頻,一起來看記者的采訪↓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