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古建音樂季以音樂煥活文物
記者 李洋
延續3000年的雅樂(le) 再次奏響,600餘(yu) 年曆史的國寶建築裏再聞妙音。10月20日,2023北京古建音樂(le) 季在天壇神樂(le) 署拉開帷幕。在北京最美的秋天,音樂(le) 季將以古建為(wei) 線,以音樂(le) 為(wei) 媒,選10處曆史悠久、文化厚重的寺觀、樓館、高壇,上演8場音樂(le) 會(hui) 、2場藝術公教和對話活動,探索文物活化利用,煥發古建空間活力。
●10處古建“一處一策”
音樂(le) 季以“伴瓦梁以旋律給歲月以生命”為(wei) 主題,以東(dong) 城為(wei) 原點,選擇鍾鼓樓、宏恩觀、國子監、天壇、汀州會(hui) 館(北館)、永定門等點位,並進一步聚合全市具有獨特曆史文化價(jia) 值、適合音樂(le) 藝術呈現的文物古建築,如先農(nong) 壇、萬(wan) 壽寺、大覺寺、靈嶽寺、白塔寺等,作為(wei) 表演和活動場地,呈現“一軸、兩(liang) 邊、多點聚合”陣列,形成多點觸達聯通。
表演和活動“一處一策”,小而精、雅而美。比如,10月20日在天壇神樂(le) 署的開幕演出,因演出本身的重要意義(yi) 和地點的莊重肅穆,挑選了神樂(le) 署雅樂(le) 團、中央民族樂(le) 團及其下轄“青衫渡”男子室內(nei) 樂(le) 團和“儷(li) 人行”女子室內(nei) 樂(le) 團為(wei) 表演機構。所選曲目或莊重大氣,或熱烈豐(feng) 富。
9月22日舉(ju) 辦的秋日序章音樂(le) 會(hui) 則選擇了鍾樓北側(ce) 的宏恩觀,更傾(qing) 向於(yu) 娓娓講述建築曆史。宏恩觀是一座被譽為(wei) “龍尾之要”的古建,修繕完畢後,正計劃轉型為(wei) 中軸線博物館。當天,大提琴家宋昭演奏《獨白》《與(yu) 月酌》《回歸》《秋意濃》四支曲子。每支曲子的演奏間歇,都會(hui) 有旁白講述古建曆史:這裏1296年始建為(wei) 佛寺,後擴建改為(wei) 道觀,新中國成立初期成為(wei) 北京標準件二廠的廠房,上世紀90年代後又先後有過大雜院、鍾鼓樓菜市場、雜家咖啡館等身份。這些曆史回顧與(yu) 當天演奏的曲子相得益彰。
●創新文化傳(chuan) 承傳(chuan) 播場景
用音樂(le) 陪伴古建,用藝術連接時間與(yu) 空間,讓古建及其曆史煥發嶄新生命力,也讓現代人生活在一種更深邃的時空意義(yi) 上。這是北京古建音樂(le) 季努力營造的文化傳(chuan) 承傳(chuan) 播場景。
白塔寺與(yu) 搖滾樂(le) ,乍一聽完全不在一個(ge) 範疇。但熟悉其曆史的人知道,白塔寺是由忽必烈敕令建造的,曾是元朝百官習(xi) 儀(yi) 和譯印蒙文、維吾爾文佛經之處。音樂(le) 季將邀請內(nei) 蒙古先鋒樂(le) 隊——杭蓋樂(le) 隊在此舉(ju) 辦音樂(le) 會(hui) 《古老的回答》。樂(le) 隊將獻上《金秋》《拜訪》《我的母親(qin) 》《杭蓋》《輪回》等經典歌曲,以音符連接過去與(yu) 現在。
古詞新唱,是當下音樂(le) 界傳(chuan) 承中華傳(chuan) 統文化時常會(hui) 采用的一種方式。古建音樂(le) 季選擇了門頭溝齋堂鎮北部白鐵山上的靈嶽寺作為(wei) 古詞新唱的地點,將於(yu) 11月邀請遊吟歌者“四仰”父女前來演唱。父女倆(lia) 將在高山之巔、在唐代興(xing) 建的寺院大殿前,吟唱同一時代的詩歌,展開獨特的對話與(yu) 傳(chuan) 承。
●打造文物活化利用品牌
北京古建音樂(le) 季始發於(yu) 2021年,依照政府引導、企業(ye) 運作、社會(hui) 參與(yu) 的原則,以“古建+音樂(le) ”模式打造文物活化利用品牌。人們(men) 在古建場所裏展開對建築、音樂(le) 、美術、曆史、人文的沉浸式體(ti) 驗,為(wei) 文物價(jia) 值的詮釋提供全新角度。
今年音樂(le) 季期間,斯斯與(yu) 帆樂(le) 隊、羽管鍵琴家江禹杉、古箏演奏家程浩如、歌手圖力古爾剛子等,均將在獨特的地點完成獨特的穿越時空的對話,通過藝術表達中國精神、中國傳(chuan) 統,也將藝術的傳(chuan) 統性與(yu) 現代性、國際性相融合,展現自信、真實、立體(ti) 的當下中國。
今年的音樂(le) 季由市文物局、市廣電局、東(dong) 城區委區政府指導,東(dong) 城區委宣傳(chuan) 部和區文旅局主辦,英大國際信托有限責任公司、市公園管理中心及西城、海澱、門頭溝文旅局協辦。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