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潛能”:致力青年一代釋放無限潛能
中青報·中青網見習(xi) 記者 王璐璐 記者 陳鳳莉
在2023年世界青年發展論壇的全體(ti) 會(hui) 議上,聯合國“青年潛能”(Generation Unlimited )全球項目負責人烏(wu) 爾米拉·薩卡爾(Urmila Sakar)發表了主旨演講。
“沒有什麽(me) 比來參加這個(ge) 論壇更好的方式了,能與(yu) 來自世界各地各行各業(ye) 的年輕人聚集在一起,聽他們(men) 分享創新創業(ye) 的想法,他們(men) 都在各自擅長的領域推動社區變革,也是我們(men) 想要在‘青年潛能’項目中與(yu) 之交往的年輕人和合作夥(huo) 伴。”這是烏(wu) 爾米拉·薩卡爾15年後又一次來到中國。此次,她將與(yu) 來自世界各地130個(ge) 國家的年輕人和合作夥(huo) 伴共同致力於(yu) 促進青年團結,推進可持續發展目標的使命。
“青年潛能”是一個(ge) 以聯合國兒(er) 童基金會(hui) 為(wei) 依托的全球公私青年合作夥(huo) 伴關(guan) 係項目,致力於(yu) 通過提供技能和機會(hui) 釋放青年一代無限潛能的項目,與(yu) 世界青年發展論壇的目標願景一致。
烏(wu) 爾米拉·薩卡爾向記者講述,在肯尼亞(ya) 首都內(nei) 羅畢,有著非洲最大的貧民窟,這裏到處充斥著垃圾。生活在這裏的卡爾文一直有把垃圾轉化成煤球,用作燃料的想法。於(yu) 是,他雇傭(yong) 50名青年創建了自己的企業(ye) ,為(wei) 貧民窟帶來了可再生能源,並在“創想時代創業(ye) 挑戰”項目( imaGen Ventures)中獲獎。去年,他參加了在沙姆沙伊赫舉(ju) 行的第27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hui) ,獲得宜家基金會(hui) 首席執行官頒發給他的獎項。在孟加拉國,三位青年創業(ye) 者利用高速公路行駛車輛的能量風力發電;在黎巴嫩,年輕人用沼氣替代電力。
這些年輕人都是通過“青年潛能”項目收獲了創業(ye) 就業(ye) 機會(hui) 和社會(hui) 影響力。去年,“青年潛能”的足跡遍布80個(ge) 國家,受益青年超過9 100萬(wan) 人。
她告訴記者,印度已經有數百萬(wan) 年輕人通過“青年潛能”與(yu) 教育部、勞工部、青年組織、聯合國兒(er) 童基金會(hui) 、微軟公司等組織和企業(ye) 共同創建的一項名為(wei) “收入通行證”(Passport to Earning)的項目計劃獲得了數字素養(yang) 和生產(chan) 能力方麵的學習(xi) 和認證。
“當下,有些年輕人不一定具備企業(ye) 所需技能,也不一定能找到工作。我們(men) 的作用就是幫扶他們(men) 從(cong) 學校順利過渡到社會(hui) ,把他們(men) 所需的資源聯係起來。”烏(wu) 爾米拉·薩卡爾說,“青年潛能”為(wei) 青年與(yu) 政府、企業(ye) 等組織架起一座橋梁,幫助他們(men) 掌握技能、找到工作或者創業(ye) 、做誌願者,不少的年輕人通過“青年潛能”真正改變了他們(men) 的社區。
“中國有著巨大潛力,我非常高興(xing) 聽到中華全國青年聯合會(hui) 正在進行和我們(men) ‘創想時代創業(ye) 挑戰’項目( imaGen Ventures)的合作探索。”烏(wu) 爾米拉·薩卡爾告訴記者,此次參與(yu) 論壇將促成該項目未來落地中國。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