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開放之光普照全球——各界嘉賓熱議《世界開放報告2023》
【進博會(hui) 時間】
光明日報記者 張斐曄 楊逸夫
11月5日,習(xi) 近平主席向第六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hui) 致信指出,“中國將始終是世界發展的重要機遇,將堅定推進高水平開放,持續推動經濟全球化朝著更加開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贏的方向發展”,再次宣示了中國堅持擴大開放的信心和決(jue) 心,為(wei) 推動世界共同開放注入了強勁動力。
當日下午,《世界開放報告2023》發布暨國際研討會(hui) 在第六屆虹橋國際經濟論壇舉(ju) 辦。會(hui) 上發布了《世界開放報告2023》(以下簡稱《報告》)和世界開放指數,來自全球多國的政商學界嘉賓及國際組織代表結合《報告》所總結的全球開放政策現狀與(yu) 前景,為(wei) 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建言獻策。
世界經濟複蘇需要各國同舟共濟、共謀發展
當前,全球開放發展麵臨(lin) 諸多困難,世界經濟和貿易增長動能減弱,逆全球化思潮和貿易保護主義(yi) 持續。2022年世界開放指數為(wei) 0.7542,比2021年下降約0.4%,為(wei) 2008年以來第二低的水平,顯示出世界開放政策和開放績效仍然低迷,國家之間、領域之間、區域之間的開放態勢分化加劇。積極開放與(yu) 保守封閉正激烈碰撞、膠著對立,維護和擴大世界開放仍需各國共同努力、相向而行。
聯合國副秘書(shu) 長李軍(jun) 華表示,我們(men) 的世界正麵臨(lin) 前所未有的挑戰。許多可持續發展目標的項目進展已經開始減緩,甚至有所倒退。貿易是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但在2019年至2022年間,新的貿易限製幾乎翻了兩(liang) 番。“全球性挑戰需要全球性解決(jue) 方案。為(wei) 實現可持續發展、應對氣候變化並促進和平與(yu) 穩定,國際合作必不可少。”
“經濟發展的目標是消除貧困、提高人類福祉。開放有助於(yu) 實現這一最終目標。”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倫(lun) 敦政治經濟學院教授克裏斯托弗·皮薩裏德斯表示,一個(ge) 社會(hui) 、文化、經濟相互交融、思維相互碰撞、人員相互往來的世界,比封閉的體(ti) 係更為(wei) 優(you) 越。
“‘所有人都共享未來’,這是第六屆進博會(hui) 要向全球傳(chuan) 遞的一個(ge) 重要信息。”非洲聯盟經濟發展、貿易、旅遊、工業(ye) 與(yu) 礦業(ye) 委員阿爾伯特·穆昌加表示,《報告》為(wei) 深化開放提出了切實可行的建議。非洲正致力於(yu) 推動建立統一的非洲大市場並不斷提升各非洲國家的對外開放水平,踴躍參加進博會(hui) 的非洲展商就是例證之一,“推動構建更加開放的世界經濟,非洲願與(yu) 各方一道齊心協力。”
中國始終是世界發展的重要機遇
《報告》指出,中國式現代化道路,從(cong) 開放中來,也必將通過高水平開放走向未來。與(yu) 會(hui) 嘉賓一致表示,中國式現代化是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的重大機遇,並且持續看好未來中國進一步擴大開放的前景。
“根植曆史,開放是中國發展的關(guan) 鍵。以開放促改革、促發展是我國現代化建設不斷取得新成就的重要法寶。”第十二屆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人民銀行原行長周小川指出,今年恰逢中國自貿試驗區建設十周年。十年來,自貿試驗區率先取得一係列突破性、引領性的創新成果。比如在金融領域,我國積極支持自貿試驗區擴大金融業(ye) 對外開放,促進跨境資金流動自由便利,實現本外幣一體(ti) 化、賬戶內(nei) 自由兌(dui) 換,降低企業(ye) 融資成本。一係列高水平開放的舉(ju) 措向縱深推進,生動證明“開放是當代中國的鮮明標識”“中國開放的大門不會(hui) 關(guan) 閉,隻會(hui) 越開越大”。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專(zhuan) 家預計,2023年中國對世界經濟的增長貢獻將為(wei) 30%左右。中國的開放發展,將助力亞(ya) 洲成為(wei) 新冠肺炎疫情後全球經濟最具活力地區。虹橋國際經濟論壇研究中心理事長顧學明表示,中國式現代化在實現自身發展的同時,拓展了世界現代化道路的選擇,為(wei) 廣大發展中國家提供了現代化的寶貴經驗,豐(feng) 富了開放型世界經濟的理論與(yu) 實踐形態,增進了關(guan) 於(yu) 世界現代化文明形態多元的認知。
“我們(men) 緊跟中國金融業(ye) 的開放進程,不斷投資和拓展在華業(ye) 務,已發展成為(wei) 最大的在華外資金融機構。這得益於(yu) 中國持續的改革開放,以及政府和監管部門的大力支持。我們(men) 相信,中國進一步對外開放將為(wei) 我們(men) 帶來新機遇。”匯豐(feng) 集團行政總裁祈耀年表示,中國一直以非常積極開放的心態了解新理念、學習(xi) 新經驗,這極大地推動了中國的發展。商品、服務、理念、文化等多領域的雙向交流,對中國及其合作夥(huo) 伴都大有益處。中國持續開放的承諾,對所有在華經營和投資的企業(ye) ,以及中國的國際商業(ye) 夥(huo) 伴,都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yi) 。
《報告》作為(wei) 一個(ge) 觀察世界、了解中國的窗口,承載了中國與(yu) 世界良性互動中實現成人達己的價(jia) 值理念和願景追求。商務部原部長陳德銘表示,中國始終堅持經濟全球化的正確方向,堅定不移地推動共同開放,為(wei) 不確定的世界注入確定性。
開放是人類文明進步的重要動力,是世界繁榮發展的必由之路。盡管麵臨(lin) 逆全球化挑戰,但開放的趨勢不可阻擋。以中國為(wei) 代表的新興(xing) 市場國家已經站在推動全球共同開放的前沿,不斷匯集起共謀開放、共促發展的正能量,為(wei) 建設更加繁榮美好的世界不懈努力。
(光明日報上海11月5日電)
《光明日報》(2023年11月06日 08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