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烏鎮十年 觸碰未來

發布時間:2023-11-07 14:12:00來源: 中國藍新網

 

  每年的這個(ge) 時候,世界互聯網如約進入“烏(wu) 鎮時間”。今年的世界互聯網大會(hui) 烏(wu) 鎮峰會(hui) 將於(yu) 明天(11月8日)開啟,每一次的啟幕都是對未來的觸碰。反之,當我們(men) 從(cong) 現在回看過去十年,人類的無限能量和互聯網的無限魅力,便一覽無餘(yu) 。

  互聯網之光 新生活之始

  2014年首屆世界互聯網大會(hui) 烏(wu) 鎮峰會(hui) 召開,當時正值中國正式接入國際互聯網二十年。在大會(hui) 會(hui) 場外的走道裏,布置了一個(ge) 叫“互聯網之光”的主題展,亮相了中國互聯網發展20年的最新成果。“當時隻有50多家企業(ye) 參展,也沒有對公眾(zhong) 開放,隻是開會(hui) 的嘉賓路過會(hui) 順便看看。”省數字經濟發展中心的張尚清當時在負責備展工作,他十分感慨,展會(hui) 雖然規模不大,但集聚了中國互聯網三大巨頭BAT。

  那麽(me) BAT當時展示了什麽(me) 呢?百度,展示了一款尚未麵世的概念性產(chan) 品——魔鏡,據說當時還有一位神秘人想要買(mai) 上1000台。這款鏡子,乍一看和普通鏡子沒什麽(me) 區別,但是連通信號後,不僅(jin) 可以瀏覽各種新聞和視頻,還能分析照鏡子人的身體(ti) 狀況,比如血壓、血糖、體(ti) 重、睡眠等,同時提出健康建議,通過魔鏡還可以遠程了解相關(guan) 數據。這不就是現在網購三天到家的智能健身鏡嗎?阿裏巴巴首推了峰會(hui) 前一個(ge) 月才成立的螞蟻金服,推出跨境支付等業(ye) 務板塊;騰訊主打“連接”主題,展示手環、血壓儀(yi) 等智能穿戴設備。這些展品,如今已經毫無意外地走進了我們(men) 的生活。

  張尚清也還記得,前幾屆“互聯網之光”博覽會(hui) 上的刷臉支付、智能汽車等展示,現在已經稀鬆平常。那麽(me) ,當我們(men) 步入即將在今天上午9點開幕的“互聯網之光”博覽會(hui) 時,或許也可以說,我們(men) 穿越到了未來。這個(ge) 未來,是阿裏通義(yi) 千問、騰訊混元、360智腦等大模型構建的未來,這個(ge) 未來是AI無處不在的未來,這個(ge) 未來更是我們(men) 用互聯網技術親(qin) 手創造的未來。

  水鄉(xiang) 烏(wu) 鎮 才通新渠

  2016年,騰訊把全國唯一一個(ge) 鎮級孵化器設在了烏(wu) 鎮。楊守闖也在那個(ge) 時候辭掉了物理老師的工作,成為(wei) 這個(ge) 孵化器的負責人,做起一場超現實的物理實驗。他指著電腦上一棟古樸的轉角樓告訴筆者,這就是孵化器搬家前的樣子,他總能記起一幅畫麵,落雪的窗簷裏透出一束束微光,這是在2014到2017年,互聯網蓬勃發展的那些年。“當時在創客圈有一句話,隻要你有一個(ge) idea(主意),你會(hui) 講故事,就可以拿到大量的融資。”楊守闖回憶道,正在創客們(men) 蜂擁而至一頭紮進互聯網大潮的時候,資本的“寒冬”來了。這個(ge) 寒冬在楊守闖看來,其實是投資越來越理性了。

  此時開始,更多互聯網創業(ye) 團隊關(guan) 注到產(chan) 業(ye) 的價(jia) 值實現,想成為(wei) 一個(ge) 實力派大拿的烏(wu) 鎮抓住了第二次機會(hui) 。在當地工作了12年的烏(wu) 鎮大數據高新產(chan) 業(ye) 園區管委會(hui) 主任晏綱印象十分深刻,2017年,烏(wu) 鎮和龍翔街道合並,新烏(wu) 鎮麵積大了三分之二。鎮上還拿出位置最好,離市區最近的地塊,專(zhuan) 門承接數字經濟項目。“那段時間我們(men) 經濟、招商團隊一塊塊土地去評估,去騰籠換鳥,從(cong) 最初的希望招引更多互聯網企業(ye) ,轉變到找尋更優(you) 質的產(chan) 業(ye) 鏈適配項目。”晏綱說,烏(wu) 鎮的數字經濟發展進入新階段。

  烏(wu) 鎮使命 共期共盼

  感受到烏(wu) 鎮一直以來對數字經濟的超前眼光,2020年,被稱為(wei) “哈佛三劍客”的裴顥和兩(liang) 位校友,帶著在校園裏創辦的墨卓生物來到烏(wu) 鎮,專(zhuan) 注單細胞測序技術的研究。落戶僅(jin) 僅(jin) 一年,首款產(chan) 品就研發成功,單次運行僅(jin) 6分鍾,單張芯片可捕獲高達十萬(wan) 細胞,一舉(ju) 打破國外壟斷。這款新產(chan) 品也在那一年的世界互聯網大會(hui) 烏(wu) 鎮峰會(hui) 上亮相,受到全行業(ye) 的關(guan) 注。

  從(cong) 哈佛到烏(wu) 鎮,裴顥看中的是小鎮從(cong) 2014年被賦予使命後,凝煉出的創業(ye) 者精神。他還在這裏遇見了很多人。如今,墨卓在上海有30人,美國波士頓2人,新加坡1人,烏(wu) 鎮70多人。而更讓他們(men) 興(xing) 奮的是,公司樓下的“烏(wu) 鎮之光”超算中心投用,峰值算力可以排進全球前十。有了強大的算力保障,墨卓有了開發單細胞領域大模型技術的設想。而大模型正是本屆“互聯網之光”博覽會(hui) 的最大熱點,裴顥的團隊也正在準備著尋找互聯網大廠合作。

  上周四,筆者在烏(wu) 鎮采訪時遇到了一場全球智能輔助駕駛行業(ye) 峰會(hui) ,這是該活動首次走出歐洲在中國舉(ju) 辦。歐洲自動駕駛發展與(yu) 評估小組主席安德烈·澤克這樣評價(jia) 烏(wu) 鎮,“這裏既有美麗(li) 的古鎮,也有汽車智能網聯的環境,我想當我第一次來到這裏,我就已經成為(wei) 了烏(wu) 鎮的粉絲(si) 。”

  烏(wu) 鎮憑借著古今魅力,逐漸成為(wei) 坐擁全球粉絲(si) 的小鎮,它在所有人的矚目中一點點成長,與(yu) 互聯網的發展同頻共振,它也是無數在互聯網浪潮中翻騰跳躍的浪頭之一。那麽(me) ,再過十年,你會(hui) 遇見一個(ge) 怎樣的烏(wu) 鎮?或許,就是現在我們(men) 所企盼的美好暢想。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