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錨定美麗中國建設目標 推動生態環境根本好轉——解讀中央全麵深化改革委員會第三次會議相關部署

發布時間:2023-11-09 15:56:00來源: 新華網

  新華社北京11月8日電 題:錨定美麗(li) 中國建設目標 推動生態環境根本好轉——解讀中央全麵深化改革委員會(hui) 第三次會(hui) 議相關(guan) 部署

  新華社記者高敬

  7日召開的中央全麵深化改革委員會(hui) 第三次會(hui) 議審議通過了《關(guan) 於(yu) 全麵推進美麗(li) 中國建設的意見》《關(guan) 於(yu) 加強生態環境分區管控的指導意見》等文件。專(zhuan) 家認為(wei) ,這將指引我們(men) 錨定2035年美麗(li) 中國目標基本實現,通過標本兼治的各項具體(ti) 行動,推動生態環境根本好轉。

  部署全麵推進美麗(li) 中國建設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美麗(li) 中國建設邁出重大步伐,祖國天更藍、地更綠、水更清,萬(wan) 裏河山更加多姿多彩。

  會(hui) 議指出,“要根據經濟社會(hui) 高質量發展的新需求、人民群眾(zhong) 對生態環境改善的新期待,加大對突出生態環境問題集中解決(jue) 力度”“通過一項項具體(ti) 行動推動美麗(li) 中國目標一步步變為(wei) 現實”。

  “當前,我國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綜合實力更強、物質技術基礎更好、社會(hui) 共識更廣、人民群眾(zhong) 期望更高。”中國工程院院士王金南說,我國經濟社會(hui) 發展已進入加快綠色化、低碳化的高質量發展階段,要以高水平保護促進高質量發展,以高品質生態環境支撐高質量發展。要順應人民群眾(zhong) 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努力提供更多優(you) 質生態產(chan) 品,讓人民群眾(zhong) 在綠水青山中共享自然之美、生命之美、生活之美。

  生態環境部環境規劃院副院長萬(wan) 軍(jun) 表示,我國的生態環境離美麗(li) 中國建設目標、離人民群眾(zhong) 期待、離高質量發展要求還有差距,還麵臨(lin) 一係列問題和挑戰,如生態環境保護結構性、根源性、趨勢性壓力尚未根本緩解,資源環境壓力仍處於(yu) 高位,生態環境質量穩中向好的基礎還不牢固等。

  “這也是全麵推進美麗(li) 中國建設需要集中解決(jue) 的重點任務。”萬(wan) 軍(jun) 說,要持續深入推進汙染防治攻堅,以更高標準打好藍天、碧水、淨土保衛戰,持續改善生態環境質量。把綠色低碳發展作為(wei) 解決(jue) 生態環境問題的根本之策,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促進社會(hui) 經濟全麵綠色低碳轉型。要處理好自然恢複和人工修複的關(guan) 係,加強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ti) 化保護和係統治理,保護生物多樣性,維護國家生態安全。

  此外,還要堅持發揮各方積極性,建設美麗(li) 中國先行區、美麗(li) 城市、美麗(li) 鄉(xiang) 村、美麗(li) 河湖、美麗(li) 海灣,培育美麗(li) 園區、美麗(li) 社區、美麗(li) 學校等美麗(li) “細胞”。

  著力抓好生態文明製度建設

  製度是管根本、管長遠的。我國已建立起源頭嚴(yan) 防、過程嚴(yan) 管、後果嚴(yan) 懲、損害賠償(chang) 的生態環境製度體(ti) 係,為(wei) 生態文明建設取得曆史性成就、發生曆史性變革提供了堅實的製度保障。

  會(hui) 議指出,著力抓好生態文明製度建設,發揮好先行探索示範帶動作用,開展全民行動,推動局部和全局相協調、治標和治本相貫通、當前和長遠相結合。

  “全麵推進美麗(li) 中國建設,要繼續把生態文明製度建設放在突出位置,打好法治、市場、科技、政策‘組合拳’。”王金南說,要增強係統觀念,將環境汙染治理與(yu) 生態保護修複結合起來,構建從(cong) 山頂到海洋的保護治理大格局,強化水資源、水環境、水生態“三水統籌”,實施最嚴(yan) 格的地上地下、陸海統籌、區域聯動的生態環境治理製度。要加強促進綠色低碳發展的製度建設,完善支持綠色發展的財稅、金融、投資、價(jia) 格政策和標準體(ti) 係。要強化市場激勵、科技支撐、標準引導、公眾(zhong) 參與(yu) 的製度建設,激發全社會(hui) 內(nei) 生動力,全民共建美麗(li) 中國。

  在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資源與(yu) 環境政策研究所研究員穀樹忠看來,持續完善生態環境領域法製、體(ti) 製、機製和規製,要加強相關(guan) 立法,進一步理順管理體(ti) 製,探索激勵機製、監督機製等,並不斷完善相關(guan) 標準和規劃。

  加強生態環境分區管控

  會(hui) 議審議通過了《關(guan) 於(yu) 加強生態環境分區管控的指導意見》,要求利用生態環境分區管控成果,服務國家和地方重大發展戰略實施,科學指導各類開發保護建設活動。

  生態環境分區管控在生態環境源頭預防體(ti) 係中具有基礎性作用。目前,我國已經基本建立了覆蓋全國的生態環境分區管控體(ti) 係,全國劃定了4萬(wan) 多個(ge) 環境管控單元。

  王金南說,加強生態環境分區管控,將有效提高生態環境治理效能,一單元一策略,精準施策、科學治汙、依法管理,顯著提高生態環境精細化差異化管理水平。

  把生態保護紅線、環境質量底線、資源利用上線等生態環境“硬約束”,落實到生態環境管控單元,製定生態環境準入清單,為(wei) 發展明底線、劃邊框,有效遏製“兩(liang) 高一低”項目盲目發展,將為(wei) 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留出更多空間。

  萬(wan) 軍(jun) 表示,未來要進一步完善問題導向、精準管控、全域覆蓋的生態環境分區管控體(ti) 係,堅持數字賦能和落地應用,為(wei) 重大政策科學決(jue) 策、重大規劃編製、重大生產(chan) 力合理布局引導提供支撐。要強化生態環境分區管控在政策製定、環境準入、園區管理、執法監管等領域應用和監督管理,不斷提高生態環境精準、科學、依法治理水平。

  穀樹忠建議,要將生態環境分區管控與(yu) 主體(ti) 功能區戰略、國土空間規劃等相銜接,使生產(chan) 空間、生活空間、生態空間更加明確,實施分區分類管控策略,推動生態環境根本好轉。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