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觀平:立足國情深化電力體製改革
深化電力體(ti) 製改革,是事關(guan) 我國能源安全和經濟社會(hui) 發展全局的一項緊迫任務。《關(guan) 於(yu) 深化電力體(ti) 製改革加快構建新型電力係統的指導意見》強調,要深化電力體(ti) 製改革,加快構建清潔低碳、安全充裕、經濟高效、供需協同、靈活智能的新型電力係統,更好推動能源生產(chan) 和消費革命,保障國家能源安全。這為(wei) 電力體(ti) 製改革提出了新目標。
改革極大促進了電力事業(ye) 發展。2002年,我國正式開啟電力市場化改革,重組國有電力資產(chan) 。改革破除了獨家辦電的體(ti) 製束縛,從(cong) 根本上改變了指令性計劃體(ti) 製和政企不分、廠網不分等問題,形成了多家中央發電企業(ye) ,以及眾(zhong) 多地方、外資、民營發電企業(ye) 辦電的多元化競爭(zheng) 格局。改革極大增強了電力企業(ye) 活力,提高了電力供給能力,緩解了長期困擾我國發展的電力短缺問題。
2015年,麵對市場交易機製缺失、價(jia) 格關(guan) 係沒有理順、煤電矛盾突出、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存在困難等問題,我國繼續推進新一輪電力體(ti) 製改革,加快電力市場建設,有序放開煤電上網電價(jia) 和配售電業(ye) 務。市場機製發揮了優(you) 化配置資源、促進可再生能源消納和保障電力供應的作用。
改革需要持續深化。“雙碳”目標要求我們(men) 加快構建新型電力係統,但過程不會(hui) 一帆風順。2021年10月,“市場煤”“計劃電”的價(jia) 格機製導致飆漲的煤價(jia) 無法有效傳(chuan) 導至電力終端用戶,部分地區電力緊張。近年來,新能源大規模發展,又出現過嚴(yan) 重的“棄風”“棄光”問題,這些現象都與(yu) 電力生產(chan) 消費體(ti) 製機製不合理密切相關(guan) 。
電力體(ti) 製改革是解決(jue) 能源轉型過程中各類主體(ti) 間利益矛盾的重要手段。還原電力的商品屬性,已成為(wei) 市場發展的必然趨勢。經過多年探索創新,全國統一電力市場體(ti) 係建設積極推進,體(ti) 製機製初步完善,但仍跟不上能源轉型變革的步伐。
謀未來,要健全適應新型電力係統的體(ti) 製機製。當前,我國能源低碳轉型進入爬坡過坎攻堅期。作為(wei) 全球最大的能源生產(chan) 和消費國,我國要在推進現代化進程中實現“雙碳”目標,更好完成保障能源安全與(yu) 推動綠色低碳發展兩(liang) 大任務,必須科學合理設計新型電力係統建設路徑,在新能源安全可靠替代的基礎上,有計劃分步驟逐步降低傳(chuan) 統能源比重。
構建新型電力係統,意味著各要素之間的結構關(guan) 係和運行方式將發生深刻變革,機製創新是構建新型電力係統的必然要求。下一步,要以適應新型能源體(ti) 係、加快新型電力係統建設為(wei) 導向,深化電力體(ti) 製機製改革。推動加強電力技術創新、市場機製創新、商業(ye) 模式創新。健全多層次統一電力市場體(ti) 係,加強電力交易品種間的銜接,完善新能源和新興(xing) 經營主體(ti) 參與(yu) 電力市場機製。
電力係統是連接能源生產(chan) 和消費、加快綠色低碳轉型的中心環節,也是一個(ge) 非常複雜的係統。與(yu) 此同時,電力體(ti) 製改革涉及諸多難題,曆史遺留問題較多,各地情況千差萬(wan) 別。隻有立足基本國情,持續改革,穩步建立適應新型電力係統的體(ti) 製機製,方能為(wei) 現代化建設提供堅實的能源電力支撐。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