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準幹事路子 繪出發展新景——重慶忠縣新立鎮在主題教育中著力提升為民服務成效
【主題教育在基層】
光明日報記者 張國聖
初冬時節,走進全國一村一品示範鎮重慶忠縣新立鎮,在串聯各個(ge) 村社的健身環道上漫步,遠近高低的淺丘山穀中,滿眼都是黃燦燦的柑橘。初冬的陽光下,白馬村不少村民正在剛整修過的果園裏愉快地忙碌著。
一個(ge) 多月前村民們(men) 還沒有這樣的好心情。“這個(ge) 果園差不多有1000畝(mu) ,原來的公司租了以後一直沒怎麽(me) 管。今年開始掛果了,他們(men) 又不準備租了。”“還好鎮裏反應快,為(wei) 我們(men) 找到了更好的公司來接手。”幾個(ge) 村民一邊除草,一邊七嘴八舌地和記者聊天。“9月份發現問題,新公司10月份就入場了,算是無縫對接。租金基本上沒落下,在果園幹活也是現金結算。”
快速妥善解決(jue) 白馬果園租賃問題,是新立鎮“邊學邊幹邊改”推動主題教育見行見效的具體(ti) 案例之一。據鎮黨(dang) 委書(shu) 記吳尚蓉介紹,新立鎮共有19個(ge) 村社、26個(ge) 黨(dang) 支部、1579名黨(dang) 員。第二批主題教育開展以來,新立鎮堅持以上率下認真學、“聯係”“指導”深入學、結合實踐推進學、養(yang) 成習(xi) 慣常態學。通過學習(xi) 調研,根據26個(ge) 黨(dang) 支部的不同特點和工作重點,按照“一支一策”係統謀劃抓細結合點;將基層黨(dang) 組織主題教育內(nei) 容和要求轉化為(wei) 條目式的任務清單、流程清單和責任清單,堅持“月安排、周推進、日調度”抓細著力點;落實包片工作機製,結合專(zhuan) 題黨(dang) 課和理論宣講,精準指導找準支撐點。
鄉(xiang) 鎮和村社是聯係服務群眾(zhong) 、推動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最前沿。新立鎮黨(dang) 委引導黨(dang) 員幹部圍繞鄉(xiang) 村振興(xing) 和基層智治等重點工作“賽馬”比拚,通過主題教育找準幹事創業(ye) 新路子;開展黨(dang) 員“亮身份、亮承諾、亮奉獻,比積分、比實績、比口碑”,激勵黨(dang) 員奉獻新作為(wei) 。1500餘(yu) 名黨(dang) 員認領責任區、公益崗,帶動3500餘(yu) 名群眾(zhong) 參與(yu) 誌願服務。
基層黨(dang) 組織是黨(dang) 心連民心的“神經末梢”。新立鎮將提升為(wei) 民服務成效作為(wei) 檢驗主題教育效果的重要標準。鎮黨(dang) 委學習(xi) 適用“四下基層”製度,580餘(yu) 名黨(dang) 員幹部下沉村社開展“我為(wei) 群眾(zhong) 辦實事”活動。截至11月上旬,累計召開院壩會(hui) 40多場,收集社情民意748條,化解矛盾糾紛641件。居民反映健康環道和場鎮的“大梯子”處沒有路燈,傍晚遛彎和夜間上下很不方便。很快,不僅(jin) 路燈亮了,健康環道沿線還增設了4座公廁,場鎮上3個(ge) 老的公廁也得到了改造。“對於(yu) 鄉(xiang) 鎮基層黨(dang) 組織來說,群眾(zhong) 的每一件事都是大事。檢驗主題教育的效果,關(guan) 鍵就是要看我們(men) 提升為(wei) 民服務有沒有取得新進展。”吳尚蓉說。
當地一家農(nong) 業(ye) 龍頭企業(ye) 的副總經理王雪生,掰著手指頭給記者介紹主題教育開展以來新立鎮黨(dang) 委給企業(ye) 辦的實事:多次組織召開院壩會(hui) ,推動以“公司+農(nong) 戶”模式建起橘皮香豬基地;化解3000畝(mu) 承包果園品種改良的阻力,讓公司和農(nong) 戶都能從(cong) 中受益;徹底解決(jue) 三峽柑橘產(chan) 業(ye) 博覽園土地改造過程中麵臨(lin) 的問題;讓公司迅速接手多年失管的白馬果園,不僅(jin) 村民非常滿意,企業(ye) 也有了新的增長點。
“接手的第一天,我們(men) 準備請村民整修果園。沒想到一下來了70多人,充分說明村民對問題的解決(jue) 是很滿意的。”王雪生說,主題教育期間,鎮黨(dang) 委還指導企業(ye) 黨(dang) 支部學習(xi) 中央鼓勵支持民營企業(ye) 發展的相關(guan) 政策和農(nong) 業(ye) 龍頭企業(ye) 帶動農(nong) 民增收致富的經典案例,“過去是我們(men) 找黨(dang) 委政府辦事,現在是黨(dang) 委政府主動上門服務。企業(ye) 反映什麽(me) 情況,一般都是當場回複,最遲第二天就會(hui) 有明確的解決(jue) 思路”。
“鎮黨(dang) 委要求所有的學習(xi) 交流都必須是研討式交流,要實實在在結合自己的工作和具體(ti) 案例。全鎮19名鄉(xiang) 村振興(xing) 指導員、58名駐聯村幹部零距離了解情況、發現問題、完善措施,推動主題教育和各項政策措施落地落實。”吳尚蓉說。
《光明日報》(2023年11月15日 05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