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我國候鳥保護取得積極成效 多措並舉為候鳥遷徙保駕護航

發布時間:2023-11-17 10:53:00來源: 法治日報

 

  □ 本報記者 劉欣

  鳥類是自然生態係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對維護生態係統平衡和穩定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我國是世界上鳥類資源最為(wei) 豐(feng) 富的國家之一,也是全球候鳥跨境遷徙的重要通道。全國鳥類1445種,約占世界鳥類總種數的六分之一,其中具有遷徙習(xi) 性的鳥類達800多種。全球9大候鳥遷飛通道中,有4條途經我國,幾乎覆蓋了我國全部領土和領海。

  眼下,正值候鳥遷徙季,各地林草部門多措並舉(ju) ,為(wei) 候鳥遷徙保駕護航。成群結隊的候鳥或翱翔於(yu) 天空、或嬉戲於(yu) 水麵、或覓食於(yu) 岸邊,構成了一幅幅美麗(li) 的生態畫卷。

  完善配套製度夯實法治基礎

  國家林業(ye) 和草原局野生動植物保護司司長王維勝表示,國家林草局和各地林業(ye) 草原主管部門嚴(yan) 格執行野生動物保護法等法律法規要求,堅持保護優(you) 先、規範利用、嚴(yan) 格監管原則,積極采取係列措施,切實維護候鳥等鳥類種群及其棲息的安全。

  據王維勝介紹,在完善配套製度,夯實法治基礎方麵,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2016年、2022年兩(liang) 次修訂野生動物保護法;2021年調整發布《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目錄》,有394種鳥類列入名錄,占國家重點保護陸生野生動物的57.4%;2023年調整發布《有重要生態、科學、社會(hui) 價(jia) 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收錄鳥類1028種,占名錄收錄物種的53.4%,兩(liang) 個(ge) 名錄共計收錄1422種,占我國鳥類種類高達98.4%,為(wei) 嚴(yan) 厲打擊盜獵鳥類等違法犯罪提供了法治保障。

  在強化野外保護,維護棲息環境方麵,推進以國家公園為(wei) 主體(ti) 的自然保護地體(ti) 係建設,加快劃定和明確鳥類遷徙通道範圍,進一步加強對鳥類等野生動物及其棲息狀況的調查監測,落實巡護看守值守責任,開展建設項目對自然保護地以及其他野生動物重要棲息地、遷徙通道的影響評價(jia) 。

  在注重規劃引領,明確重點任務方麵,製定發布“十四五”林業(ye) 草原保護發展規劃,將鳥類監測評估、遷飛路線保護站點建設、鳥類環誌工作列為(wei) 工作重點。印發《全國鳥類遷徙通道保護行動方案(2021—2035年)》,明確了1140處候鳥重要繁殖地、越冬地、停歇地,確定了積極開展鳥類環誌和重要候鳥及種群調查監測與(yu) 評估等7項主要任務。

  值得注意的是,在強化執法監管,實現聯防聯控方麵,建立由27個(ge) 部門組成的打擊野生動植物非法貿易部際聯席會(hui) 議,推動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建立部門間聯合執法協調機製,聯合打擊候鳥亂(luan) 捕濫獵濫食、非法交易等違法犯罪活動。建立野生動植物義(yi) 務監督員製度,開展考核、督查、督辦、通報、約談、問責工作,設立野生動物違法案件舉(ju) 報電話和有獎舉(ju) 報。

  此外,還加強科學研究,完善機構支撐;加強宣傳(chuan) 教育,提升保護意識;拓展國際合作,推動聯合保護。

  部署開展候鳥保護專(zhuan) 項行動

  通過各有關(guan) 部門、地方政府、保護組織的共同努力,我國候鳥保護取得了積極成效,鳥類種群數量總體(ti) 呈現恢複性增長,候鳥停歇地和遷飛通道生態質量有效改善,盜獵等破壞鳥類現象明顯下降,濫食鳥類等野生動物的陋習(xi) 得到有效遏製,總體(ti) 上維護了候鳥遷飛安全。

  但近一段時期,湖南、山東(dong) 等少數地區仍有盜獵鳥類情況發生。王維勝說,國家林草局對此高度重視,迅速組織調查,深入分析原因,研究部署強化保護管理措施,充分動員和調動各方力量,堅決(jue) 防範和打擊非法獵捕、交易和經營利用候鳥等野生動物的違法行為(wei) ,為(wei) 候鳥遷徙保駕護航。

  據王維勝介紹,近期將在全國範圍內(nei) 開展為(wei) 期兩(liang) 個(ge) 月的候鳥保護專(zhuan) 項行動,重點對遷徙鳥類的主要分布區、越冬地、繁殖地、遷飛停歇地、遷飛通道、集群活動區等區域,加強巡查巡護清理,切實保障候鳥等鳥類種群及其棲息地安全。

  同時,強化全鏈條整治,加強與(yu) 網信、公安、市場監管、交通運輸等部門聯合協作,嚴(yan) 查花鳥市場、餐館飯店、網上交易平台等重點場所,徹底斬斷亂(luan) 捕濫獵和非法出售、購買(mai) 、利用鳥類及其製品的利益鏈條。

  此外,落實保護責任,要求各地落實主體(ti) 責任,層層傳(chuan) 導壓力,細化工作安排,進一步落實巡護看守值守管理責任,做到巡護到位、看守到崗、責任到人。加強監督檢查,各派出機構要緊盯短板弱項和薄弱環節,采取有效措施加強督導監管,並適時抽查各地工作開展情況。對主體(ti) 責任落實不到位、治理工作推進不力的,進行約談或通報,造成嚴(yan) 重後果的,要依法依規追究責任。

  還將發動社會(hui) 力量參與(yu) ,持續加強宣傳(chuan) 教育,充分發揮公益組織、民間團體(ti) 和誌願者等社會(hui) 力量,共同開展“護飛行動”,確保鳥類安全遷徙。

  調動公眾(zhong) 熱情實現全麵保護

  值得注意的是,公眾(zhong) 是保護鳥類等野生動物不可缺少的力量。近年來,隨著生態文明理念的深入人心,公眾(zhong) 的保護意識越來越強,參與(yu) 度越來越高,如何進一步調動公眾(zhong) 熱情,深入參與(yu) 鳥類等野生動物保護事業(ye) ?

  王維勝說,鳥類等野生動物保護範圍廣、涉及環節多,在政府部門執法力量有限的情況下,隻有發動廣大公眾(zhong) 支持、配合保護行動,才能真正實現全麵保護的目標。為(wei) 此,國家林草局和各地野生動物保護主管部門,一直將發動公眾(zhong) 參與(yu) 、強化共同保護作為(wei) 保護管理工作重要內(nei) 容,已經開展並將持續堅持這一做法。

  比如,廣泛開展宣傳(chuan) 教育,普及保護法律法規和科學知識,引導公眾(zhong) 自覺摒棄“野味”滋補、獵奇炫耀的不健康的飲食觀念,堅決(jue) 停止濫食鳥類等野生動物的行為(wei) ,不參與(yu) 亂(luan) 捕濫獵、非法交易鳥類等野生動物活動,積極告誡、勸阻自己的親(qin) 人不要食用野生動物,營造保護鳥類等野生動物抵製濫食行為(wei) 的良好氛圍,樹立生態文明新風尚。

  發動民間團體(ti) 、社會(hui) 組織加強行業(ye) 自律,強化相關(guan) 從(cong) 業(ye) 人員教育,堅決(jue) 不介入、不參與(yu) 亂(luan) 捕濫獵濫食鳥類等野生動物的違法犯罪活動。

  建立和完善舉(ju) 報製度,廣泛收集亂(luan) 捕濫獵濫食鳥類等野生動物違法犯罪活動線索,及時掌握違法犯罪動向,提高執法效率。

  組織熱情投身於(yu) 鳥類等野生動物保護的團體(ti) 、組織和公眾(zhong) ,多種形式參與(yu) 到“護飛行動”等各類保護行動中來,在巡山清網清套清夾和清除毒餌等工作中,發揮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為(wei) 候鳥遷飛保駕護航。

  王維勝表示,“歡迎廣大公眾(zhong) 進一步加強對鳥類等野生動物保護管理工作的監督,以便我們(men) 及時糾正改正工作中的不足,全麵提高保護管理水平。”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