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熱評丨糧食增產農民增收 有這幾筆賬支撐!

發布時間:2023-11-20 11:01:00來源: 央視新聞客戶端

  稻菽成浪,穀米滿倉(cang) 。全國秋糧收獲接近尾聲,收購工作全麵展開。今年秋糧麵積增加700多萬(wan) 畝(mu) ,同時大麵積單產(chan) 提升效果初顯,對衝(chong) 了災害影響,全年綜合算大賬,糧食產(chan) 量有望再創曆史新高。

  經過大半年的忙碌辛苦,豐(feng) 收的糧食能不能賣上好價(jia) 錢?這是種糧農(nong) 民最關(guan) 心的事。哪些因素對今年的收入增長有幫助和支撐?來算算主要的幾筆賬。

  從(cong) “會(hui) 種地”到“慧種地”再到“惠種地”,這是“產(chan) 能提升”賬。做強“種子芯片”、推進高標準農(nong) 田建設、推廣農(nong) 業(ye) 新技術……助力糧食增產(chan) 農(nong) 民增收。啟動實施新一輪千億(yi) 斤糧食產(chan) 能提升行動,良田、良種、良法、良製、良機集成組裝,“五良”主打的是多方位提升:300個(ge) 重點縣單產(chan) 提升對糧食增產(chan) 的貢獻率達73%以上。

  小農(nong) 戶仍是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的主體(ti) ,一家一戶幹不了、幹不好、幹了不劃算的難題如何解決(jue) ?全國107萬(wan) 個(ge) 各類農(nong) 業(ye) 社會(hui) 化服務組織成為(wei) “田保姆”,服務帶動小農(nong) 戶9100多萬(wan) 戶。

  產(chan) 量和產(chan) 能增加,和收入增加能不能掛上鉤?

  以齊齊哈爾市依安縣安樂(le) 村為(wei) 例,合作社經營和作物密植技術融合到一起,村民楊君一算賬發現,同樣是自家的50畝(mu) 地,產(chan) 量和收益都比往年增加不少。別小看了每一個(ge) 環節的努力,產(chan) 量提高、質量提升,勞動成本還節省了,一增一減中讓農(nong) 民種糧有支撐,收入增長有底氣。

  從(cong) “賣原糧”到“賣產(chan) 品”再到“賣品牌”,這是產(chan) 業(ye) 鏈“增值”賬。72%,這是全國農(nong) 產(chan) 品加工轉化率的數字,糧食產(chan) 業(ye) 鏈條加快向上下遊延伸。“糧食全身都是寶”,從(cong) 多元化製成品裏享增值,從(cong) “土特產(chan) ”品牌裏要增值,從(cong) 互聯網銷售等環節裏找增值,糧食的身價(jia) 順著產(chan) 業(ye) 鏈就能翻倍甚至翻出幾番。

  糧食增值,農(nong) 民也有自己的兩(liang) 個(ge) “增值”:不僅(jin) 收入提高了,不少人的手機成了“新農(nong) 具”,直播成了“新農(nong) 活”,在新觀念、新知識、新技能上加分“增值”。

  賣舒心糧、賣放心糧、吃“定心丸”,重要的是還有個(ge) 政策“托底”賬。糧食收購價(jia) 有波動時,多項配套舉(ju) 措能讓農(nong) 民得到補償(chang) 賠付。持續實施最低收購價(jia) 政策,健全價(jia) 格、補貼、保險“三位一體(ti) ”政策體(ti) 係,下達實際種糧農(nong) 民一次性補貼100億(yi) 元,及時下達農(nong) 業(ye) 防災救災資金……從(cong) 種到收,一係列真金白銀的政策,有效調動農(nong) 民種糧積極性。

  前三季度農(nong) 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705元,同比實際增長7.3%。經營性收入占農(nong) 民收入三分之一,而秋糧是全年糧食生產(chan) 大頭,也是這部分收入的重要來源。眼下市場價(jia) 格相對平穩,繼續優(you) 化為(wei) 農(nong) 服務,嚴(yan) 厲查處“打白條”“轉圈糧”等違法違規行為(wei) ,要堅決(jue) 守住“農(nong) 民種糧賣得出”的底線。

  農(nong) 家小賬連著國家大賬,農(nong) 民種糧能賺錢,國家糧食才安全。從(cong) “好收成”到“好收入”,既靠政策扶持,也靠經營增效。季季接續、環環緊扣、久久為(wei) 功,讓“中國飯碗”端得更牢、成色更足。

  (文丨陶郎)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