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五部門:加快建立產品碳足跡管理體係

發布時間:2023-11-23 14:44:00來源: 每日經濟新聞

  11月22日,國家發展改革委等五部門聯合印發了《關(guan) 於(yu) 加快建立產(chan) 品碳足跡管理體(ti) 係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明確了加快提升我國重點產(chan) 品碳足跡管理水平的總體(ti) 要求、重點任務、保障措施和組織實施要求等。

  作為(wei) 評價(jia) 低碳的重要概念之一,碳足跡被用來識別和評估產(chan) 品的溫室氣體(ti) 排放量。其中,產(chan) 品碳足跡屬於(yu) 碳排放核算的一種,一般指產(chan) 品從(cong) 原材料加工、運輸、生產(chan) 到出廠銷售等流程所產(chan) 生的碳排放量總和,是衡量生產(chan) 企業(ye) 和產(chan) 品綠色低碳水平的重要指標。

  公眾(zhong) 環境研究中心主任馬軍(jun) 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電話采訪時表示,碳排放數據可以分成兩(liang) 個(ge) 類型。一類是組織碳,即企業(ye) 層級方麵的碳排放情況;第二類是產(chan) 品碳,即產(chan) 品碳足跡情況。“我國此前推進較快的是組織碳方麵的工作,這類碳核算工作相對容易,相關(guan) 部門也出台相應標準;產(chan) 品碳方麵的開展工作相對比較緩慢。此次《意見》的出台,進一步補足了國內(nei) 在該領域的文件內(nei) 容。”

  歐盟碳邊境調節機製涉及產(chan) 品碳足跡核算

  《意見》部署了核算規則標準、背景數據庫、碳標識認證製度、碳足跡應用場景、國際銜接互認等五方麵重點任務。

  一是製定產(chan) 品碳足跡核算規則標準。加快製定產(chan) 品碳足跡核算基礎通用國家標準,明確核算邊界、核算方法、數據質量要求和溯源性要求等。組織有關(guan) 行業(ye) 協會(hui) 、龍頭企業(ye) 、科研院所等製定重點產(chan) 品碳足跡核算規則標準。

  二是建設碳足跡背景數據庫。行業(ye) 主管部門可根據工作需要建立行業(ye) 碳足跡背景數據庫,為(wei) 企業(ye) 開展產(chan) 品碳足跡核算提供公共服務。鼓勵相關(guan) 行業(ye) 協會(hui) 、企業(ye) 、科研單位依法合規發布細分領域背景數據庫,支持國際碳足跡數據庫據實更新相關(guan) 背景數據。

  三是建立產(chan) 品碳標識認證製度。國家層麵建立統一規範的產(chan) 品碳標識認證製度,研究製定產(chan) 品碳標識認證管理辦法。鼓勵企業(ye) 按照市場化原則自願開展產(chan) 品碳足跡認證。

  四是豐(feng) 富產(chan) 品碳足跡應用場景。充分發揮碳足跡管理對企業(ye) 綠色低碳轉型的促進作用,幫助企業(ye) 查找生產(chan) 和流通中的碳排放管理薄弱環節,挖掘節能降碳潛力。鼓勵消費者購買(mai) 和使用碳足跡較低的產(chan) 品。

  五是推動碳足跡國際銜接互認。加強國際碳足跡方法學研究,充分發揮雙多邊對話機製作用,加強與(yu) 國際相關(guan) 方的溝通對接,推動與(yu) 主要貿易夥(huo) 伴在碳足跡核算規則和認證結果方麵銜接互認。

  馬軍(jun) 認為(wei) ,加快建設產(chan) 品碳足跡管理體(ti) 係對我國實現“雙碳”目標有重要意義(yi) 。“歐盟發布了多個(ge) 新規,比如《歐盟電池和廢電池法規》,明確要求提交的產(chan) 品碳足跡是全生命周期的碳足跡。另外,歐盟委員會(hui) 對外公布的歐盟碳邊境調節機製(CBAM),如今進入了過渡期,該機製也會(hui) 涉及產(chan) 品層級的碳足跡核算。”

  國際在推進應對氣候變化的過程中,大批跨國公司、金融機構都承諾要邁向淨零排放,這會(hui) 涉及到範圍3(備注:企業(ye) 在核算碳排放時,一般會(hui) 根據來源進行分類:範圍1為(wei) 直接排放,範圍2為(wei) 間接排放,範圍3為(wei) 價(jia) 值鏈上下遊各項活動的間接排放,多數企業(ye) 披露範圍涉及1、2兩(liang) 類,少部分企業(ye) 披露更全麵,包括了第3類)方向的核算。“而在範圍3的核算中,很多環節都涉及產(chan) 品碳足跡排放因子。”馬軍(jun) 說。

  到2025年一批重點行業(ye) 碳足跡背景數據庫初步建成

  《意見》的主要目標是,到2025年,國家將出台50個(ge) 左右重點產(chan) 品碳足跡核算規則和標準,一批重點行業(ye) 碳足跡背景數據庫初步建成,國家產(chan) 品碳標識認證製度基本建立;2030年,國家層麵出台200個(ge) 左右重點產(chan) 品碳足跡核算規則和標準,國家產(chan) 品碳標識認證製度全麵建立,產(chan) 品碳足跡管理體(ti) 係為(wei) 經濟社會(hui) 發展全麵綠色轉型提供有力保障。

  其實,世界範圍內(nei) 已經存在多種產(chan) 品碳足跡評價(jia) 標準,主要以由各類社會(hui) 團體(ti) 頒布的標準為(wei) 主,應用較為(wei) 廣泛的有英國標準協會(hui) BSI製定的產(chan) 品碳足跡評價(jia) 標準PAS 2050、國際標準化組織的ISO 14067,以及世界資源研究所與(yu) 世界可持續發展工商理事會(hui) 共同發布的溫室氣體(ti) 核算體(ti) 係(GHG Protocol)中的《產(chan) 品生命周期核算與(yu) 報告標準》等。

  馬軍(jun) 認為(wei) ,“我個(ge) 人預期中國的產(chan) 品碳足跡核算規則標準,可能在國際標準基礎上製定,這樣有利於(yu) 與(yu) 國際更快接軌”。

  “有國際標準在前,我國製定產(chan) 品碳足跡核算規則標準相對可能相對容易一些。但仍需要注意,產(chan) 品類別非常多,因此製定產(chan) 品碳足跡核算規則標準時,不同產(chan) 品類別都需要形成相應方法論,這部分的工作量非常大。”馬軍(jun) 說。

  《意見》也強調,要係統推進,急用先行。以市場需求迫切、減排貢獻突出、供應鏈帶動作用明顯的產(chan) 品為(wei) 重點,按照成熟一批、推進一批、持續完善的原則,積極推進產(chan) 品碳足跡管理體(ti) 係建設,穩步有序擴大覆蓋產(chan) 品範圍。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