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爭建未來產業“創新策源地” 地方部署緊鑼密鼓

發布時間:2023-11-23 15:27:00來源: 新華社

  新華社北京11月23日電 《經濟參考報》11月23日刊發文章《爭(zheng) 建未來產(chan) 業(ye) “創新策源地” 地方部署緊鑼密鼓》。文章稱,近段時間,北京、江蘇、寧波等地紛紛出台政策措施,結合地方實際和產(chan) 業(ye) 優(you) 勢,瞄向未來網絡、新型儲(chu) 能、細胞和基因技術、通用智能等重點方向布局一批前沿性未來產(chan) 業(ye) ,力爭(zheng) 建設未來產(chan) 業(ye) 創新策源地和發展高地。

  初步統計,目前各地方已發布未來產(chan) 業(ye) 相關(guan) 政策文件30餘(yu) 份。業(ye) 內(nei) 人士認為(wei) ,未來產(chan) 業(ye) 由原創科技引領,具有前沿交叉、顛覆性等特點,能夠引領新需求、激發新動力。相關(guan) 舉(ju) 措有助於(yu) 把握未來產(chan) 業(ye) 發展的時間窗口期,進一步培育新增長點、開辟新興(xing) 賽道、推動產(chan) 業(ye) 轉型升級。

  晚上8點,北大醫療產(chan) 業(ye) 園15號樓的一間辦公室內(nei) 燈火通明,神濟昌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聯合創始人及CEO彭林剛剛結束一天的工作。不久前,這家企業(ye) 順利完成了國內(nei) 首例肌萎縮側(ce) 索硬化症(又名“漸凍症”)的腺相關(guan) 病毒載體(ti) 基因治療臨(lin) 床給藥嚐試。

  “漸凍症治療是世界級難題,我們(men) 基於(yu) 清華大學醫學院賈怡昌教授在神經科學領域的基礎科研成果,研發出一款基因靶點治療藥物,在不到兩(liang) 年時間內(nei) 完成了研究成果轉化。”彭林告訴記者,企業(ye) 正全力推進這款藥的上市進程,盡早為(wei) 全球漸凍症患者提供治療方案。

  細胞和基因治療是北京未來產(chan) 業(ye) 的布局方向之一。日前發布的《北京市促進未來產(chan) 業(ye) 創新發展實施方案》提出,麵向未來信息、未來健康、未來能源等六大領域,搶占未來產(chan) 業(ye) 發展先機,將北京打造成為(wei) 世界領先的未來產(chan) 業(ye) 策源高地。“北京在人才、資本、產(chan) 業(ye) 生態方麵的優(you) 勢明顯,相關(guan) 舉(ju) 措鼓勵引導企業(ye) 加大研發投入,專(zhuan) 業(ye) 化的科技服務、孵化機構的平台建設有助於(yu) 縮短技術轉化周期,加強‘科-技-產(chan) -業(ye) ’全鏈條一體(ti) 化部署。”彭林說。

  不僅(jin) 是北京。近段時間,多地瞄準未來產(chan) 業(ye) 相繼出台政策舉(ju) 措,力爭(zheng) 打造未來產(chan) 業(ye) 創新策源地。

  11月6日,江蘇省政府出台《關(guan) 於(yu) 加快培育發展未來產(chan) 業(ye) 的指導意見》,提出構建“10+X”未來產(chan) 業(ye) 體(ti) 係,力爭(zheng) 到2035年成為(wei) 全球未來產(chan) 業(ye) 創新策源地和發展高地。《寧波市加快培育發展未來產(chan) 業(ye) 行動方案》提出著力培塑九大未來產(chan) 業(ye) 賽道新優(you) 勢,將寧波打造成為(wei) 未來產(chan) 業(ye) 創新引領區、場景應用示範區、融合發展先行區。

  據初步統計,目前已有北京、上海、浙江、江蘇、河南、山西和江西7個(ge) 省(市)以及深圳、蘇州、福州、南京、寧波等20多個(ge) 地級市共計發布未來產(chan) 業(ye) 相關(guan) 政策文件30餘(yu) 份,均表示加快對未來產(chan) 業(ye) 的前瞻布局。

  中國電子信息產(chan) 業(ye) 發展研究院未來產(chan) 業(ye) 研究中心所長韓健對記者表示,未來產(chan) 業(ye) 是代表未來科技和產(chan) 業(ye) 發展新方向的前瞻性產(chan) 業(ye) 和先導性產(chan) 業(ye) ,對基礎研究、原始創新和顛覆性創新的依賴度高,發展潛能大,是把握未來主動權的關(guan) 鍵抓手,有助於(yu) 塑造區域發展新動能和產(chan) 業(ye) 競爭(zheng) 新優(you) 勢。

  從(cong) 產(chan) 業(ye) 布局的領域看,未來信息、未來能源、未來材料、未來空間、未來健康、未來製造等相關(guan) 領域成為(wei) 地方發展重點。例如,江蘇計劃優(you) 先發展第三代半導體(ti) 、新型儲(chu) 能、細胞和基因技術等10個(ge) 成長型未來產(chan) 業(ye) ;浙江提出到2025年未來網絡、元宇宙、空天信息、細胞與(yu) 基因、前沿新材料等產(chan) 業(ye) 加速成長,打造100個(ge) 重大應用場景和100個(ge) 標誌性產(chan) 品。

  “從(cong) 發展需求看,智能、低碳和健康是人類所追求的長遠目標,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等領域新變革有望重塑信息基礎設施,以先進核能、氫能技術為(wei) 代表的碳零排關(guan) 鍵技術是實現‘雙碳’目標的重要抓手,高通量測序、基因組編輯等現代生物技術為(wei) 人類生命健康提供新技術支撐。”韓健分析稱,新賽道是未來的發展主賽道,抓緊謀劃未來新技術、新產(chan) 業(ye) 、新模式,將促進產(chan) 業(ye) 轉型升級和經濟社會(hui) 可持續發展。

  事實上,今年以來,我國對未來產(chan) 業(ye) 的政策支持力度持續加大。8月,工信部、科技部等四部門聯合印發《新產(chan) 業(ye) 標準化領航工程實施方案(2023-2035年)》,提出前瞻布局未來產(chan) 業(ye) 標準研究等重點任務。近期,工信部組織開展2023年未來產(chan) 業(ye) 創新任務揭榜掛帥工作,麵向元宇宙、人形機器人、腦機接口、通用人工智能4個(ge) 重點方向,突破一批標誌性技術產(chan) 品,加速新技術、新產(chan) 品落地應用。

  在明確發展重點的同時,係列舉(ju) 措進一步推動產(chan) 業(ye) 創新策源,並完善資金、人才等要素保障,充分激發創新活力。“我們(men) 將注重發揮重點實驗室引領作用、科研機構建製化組織作用,持續貫通前沿技術成果轉化、創業(ye) 孵化和產(chan) 業(ye) 化的全鏈條,加強對‘硬核科技’企業(ye) 發掘,支持企業(ye) 加強基礎研究和顛覆性創新。”北京市科委、中關(guan) 村管委會(hui) 相關(guan) 負責人說。

  不過業(ye) 內(nei) 人士也表示,未來產(chan) 業(ye) 具有階段性與(yu) 成長不確定性的特征,需要持續強化政策引導、突出應用場景與(yu) 早期市場支持,厚植產(chan) 業(ye) 發展土壤。

  對此,韓健建議,進一步加強頂層設計,從(cong) 國家和地方層麵出台未來產(chan) 業(ye) 政策文件,明確產(chan) 業(ye) 發展重點方向和細分賽道,突出產(chan) 業(ye) 特色化差異化發展;加強供需對接,從(cong) 需求側(ce) 持續發布未來場景機會(hui) 清單及建設指南,加大未來產(chan) 業(ye) 新產(chan) 品、新應用、新服務的首台套、首批次、首版次推廣應用力度;探索包容審慎監管、鼓勵創新發展的“容錯糾錯”機製,營造良好創新環境。

  昌平實驗室副主任、北京清華工業(ye) 開發研究院院長金勤獻對記者表示,建議為(wei) 未來產(chan) 業(ye) 相關(guan) 科創企業(ye) 配置早期人才資源,構建支撐科技創新全鏈條的科創資金體(ti) 係,同時聚焦科創服務產(chan) 業(ye) 化,構建創新鏈、產(chan) 業(ye) 鏈和人才鏈融合的科創服務平台,結合科創產(chan) 業(ye) 的特色,構建麵向未來產(chan) 業(ye) 的技術轉移生態。(記者郭倩、張漫子)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