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二丁火箭攜手遠征三號上麵級發射成功
11月23日,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使用長征二號丁運載火箭,成功將衛星互聯網技術試驗衛星發射升空,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獲得圓滿成功。本次發射的火箭和上麵級均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八院抓總研製,衛星分別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八院和中國科學院微小衛星創新研究院抓總研製。
執行此次發射任務的長征二號丁運載火箭是常溫液體(ti) 兩(liang) 級運載火箭,具備發射不同軌道要求的單星、多星能力,對應700公裏太陽同步軌道運載能力為(wei) 1.3噸。
自1992年至今,長征二號丁運載火箭已成功發射84次。長征二號丁運載火箭總指揮談學軍(jun) 介紹,團隊對於(yu) 支承艙、適配器和連接分離裝置等任務定製產(chan) 品,開展了設計創新工作,針對衛星構型布局不斷進行優(you) 化。
為(wei) 不斷提升火箭的可靠性、任務適應性以及進行火箭的研究改進,型號團隊充分利用發射次數多、搭載機會(hui) 多的特點,搭載離軌係統、飛行力學測量係統等,成果用於(yu) 提升技術能力和產(chan) 品可靠性。
本次任務是遠征三號上麵級時隔五年後的再次出征,也是其首次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執行任務。遠征三號上麵級具備自主軌道機動能力,在軌飛行時間可達約48小時,具備多次以上的點火機動能力,可根據與(yu) 火箭分離時的軌道狀態自主規劃最優(you) 飛行路徑,執行中低軌道的多星異軌部署及星座組網補網部署。同時,遠征三號上麵級采用模塊化、標準化設計,可適應與(yu) 多款運載火箭配合使用,可提高我國在快速靈活進入空間、空間轉移和空間利用等方麵的能力。
為(wei) 了進一步提高運載係統的運載能力,本次任務的遠征三號上麵級和長征二號丁運載火箭首次采用聯合飛行狀態,類似三級火箭的三子級,與(yu) 首飛任務時長征二號丁運載火箭將遠征三號上麵級和衛星組合體(ti) 送入200千米高度的圓軌道不同,此次級箭分離點為(wei) 亞(ya) 軌道,分離後3秒由上麵級“接力”,通過首次點火入軌,再次點火到達預定軌道,當把衛星順利送至目的地後,上麵級再次通過2次點火主動受控離軌。
麵對技術狀態變化較大、產(chan) 品存儲(chu) 時間較長等情況,型號隊伍開展了以控製係統單機升級為(wei) 代表的10餘(yu) 項可靠性提升工作,開展多輪電性能測試工作,對試驗數據進行對比和趨勢分析,確保產(chan) 品性能穩定,在確保測試覆蓋性前提下,不斷優(you) 化測試流程,將發射場流程從(cong) 43天縮短至29天。(記者宋晨)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