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觀瀾)閩台加速融合,福建文化產業多點開花
中新社福州12月2日電 (葉秋雲(yun) )作為(wei) 兩(liang) 岸同胞共同精神家園的媽祖文化,不斷迎來高光時刻:今年11月,曆時四個(ge) 月的2023中國白·媽祖文化陶瓷文創產(chan) 品設計大賽落幕,推動媽祖文化和福建德化陶瓷產(chan) 業(ye) 跨界融合發展;2023海峽兩(liang) 岸媽祖文創作品大賽正延長截稿時間,麵向海峽兩(liang) 岸廣泛征集精品佳作。
中華媽祖文化交流協會(hui) 相關(guan) 人士近日受訪時表示,這些賽事以媽祖文化為(wei) 媒,推動兩(liang) 岸合作,助力媽祖文化文創產(chan) 業(ye) 多元發展、品牌打造。
不久前,“千年南音·信走福建”台灣信樂(le) 團福建文旅真人秀節目開拍。台灣信樂(le) 團走進福州曆史文化街區、南靖土樓、泉州施琅故居、福鼎太姥山、廈門鼓浪嶼等旅遊景點,通過景點遊覽、非遺體(ti) 驗、戲曲觀摩、藝術欣賞、美食品嚐等來推廣福建文旅。
參與(yu) 節目主辦的閩台家園台灣青年創新創業(ye) 基地執行長李宛芯表示,這個(ge) 13集的福建文旅真人秀節目正在製作中,將在兩(liang) 岸自媒體(ti) 平台播放,助推福建文旅宣介,彰顯福建發展活力,吸引島內(nei) 藝人、從(cong) 業(ye) 人員來閩發展。
今年9月發布的《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guan) 於(yu) 支持福建探索海峽兩(liang) 岸融合發展新路建設兩(liang) 岸融合發展示範區的意見》(簡稱《意見》)提出,“引導閩台業(ye) 界合作製作影視精品”“匯聚兩(liang) 岸文化娛樂(le) 資源,打造兩(liang) 岸流行文化中心”。李宛芯認為(wei) ,有《意見》的加持,閩台家園台灣青年創新創業(ye) 基地將繼續引進台灣音樂(le) 、影視資源,促進閩台文化產(chan) 業(ye) 融合發展。
近年來,福建充分發揮閩台“五緣”優(you) 勢,利用海峽兩(liang) 岸各類經貿文化展會(hui) 平台,提升閩台文創園區項目合作;用足用好扶持政策,推動閩台數字文化、文化創意、文化旅遊、工藝美術、動漫產(chan) 業(ye) 等合作,策劃實施文藝演出、文化展覽、人才培訓、文創賽事等一批兩(liang) 岸文化產(chan) 業(ye) 活動和具體(ti) 項目,進一步拓展閩台文化交流合作渠道,實現兩(liang) 岸文化產(chan) 業(ye) 合作共贏、協同發展。
在台灣青年、福建平潭愛玩客旅遊發展有限公司負責人林智遠看來,因為(wei) 語言相通,福建是台灣年輕人落地的好舞台。
自2014年起,台灣青年張欣頤紮根福建,率台灣上趣開新團隊共同開發“耕讀李家”景區,用設計點亮鄉(xiang) 村,把三明市泰寧縣默默無聞的際溪村打造成了“中國最美休閑鄉(xiang) 村”“閩台鄉(xiang) 創孵化基地”。她說,福建一直扶持台青參與(yu) 鄉(xiang) 建鄉(xiang) 創,閩台鄉(xiang) 建鄉(xiang) 創合作走出了一條可複製可推廣的路子。
截至目前,海峽兩(liang) 岸(廈門)文化產(chan) 業(ye) 博覽交易會(hui) 已成功舉(ju) 辦十四屆,成為(wei) 目前大陸地區台灣企業(ye) 參展最多、在台灣文化產(chan) 業(ye) 界影響力最大的綜合性文化產(chan) 業(ye) 博覽交易會(hui) 。位於(yu) 福州、廈門的閩台文化產(chan) 業(ye) 園,吸引大批台灣文創企業(ye) 機構投資創業(ye) 。福州稻田創業(ye) 小鎮“海峽兩(liang) 岸文化創意園”、廈門(集美)閩台研學旅行基地等眾(zhong) 多閩台青年文創基地,也吸引台灣文創企業(ye) 、個(ge) 人工作室、青年文創業(ye) 者紛紛入駐。
閩台文化產(chan) 業(ye) 融合程度加深,閩台文化產(chan) 業(ye) 交流合作水平持續提升,已經成為(wei) 福建文化產(chan) 業(ye) 蓬勃發展的一大特色和比較優(you) 勢。官方統計數據顯示,2022年,福建省文化產(chan) 業(ye) 增加值占GDP比重位居全國第六;今年以來,福建文化產(chan) 業(ye) 繼續展現積極複蘇向好發展態勢,其中創意設計服務、文化娛樂(le) 休閑服務業(ye) 增長較快,上半年分別同比增長19.4%、23.8%。
經過多年發展,福建文化產(chan) 業(ye) 集聚水平較高,已形成以廈門、福州為(wei) 核心的影視文化、動漫遊戲、文化創意產(chan) 業(ye) 集聚區,以莆田、泉州、福州為(wei) 核心的工藝美術產(chan) 業(ye) 集聚區。其中,動漫遊戲、數字出版、數字教育、網絡視聽等新興(xing) 業(ye) 態發展迅速,中國(廈門)智能視聽產(chan) 業(ye) 基地成為(wei) 國家級網絡視聽產(chan) 業(ye) 基地;工藝美術產(chan) 業(ye) 優(you) 勢明顯,產(chan) 業(ye) 規模居全國第三位,出口額居全國第二位。(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