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現公共文化服務魅力 助推鄉村高質量發展
展現公共文化服務魅力 助推鄉(xiang) 村高質量發展
——南京市江寧區“江寧之春”群文活動打造百姓文藝大舞台
江寧區位於(yu) 南京市東(dong) 南部,資源稟賦獨特,人文底蘊深厚,先後創成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ti) 係示範區、首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全國休閑農(nong) 業(ye) 與(yu) 鄉(xiang) 村旅遊示範區。“江寧之春”群眾(zhong) 文化活動自2000年創立以來,已成功舉(ju) 辦23屆。近年來,江寧區大力推動“江寧之春”群眾(zhong) 文化活動提檔升級,通過“政府搭台、群眾(zhong) 唱戲、院團輔導、媒體(ti) 引導”等手段,打造成“特色鮮明、全域共享”的公共文化服務品牌,形成城鄉(xiang) 同步、上下聯動、全民參與(yu) 的公共文化服務“江寧模式”,為(wei) 區域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大文化力量。
2000年,江寧區開始舉(ju) 辦“江寧之春”大型群眾(zhong) 文化節。活動定位為(wei) “藝術的春天,文化的盛會(hui) ,市民的節日”。2008年,改版升級為(wei) “和諧江寧大舞台”廣場文化活動,主要以各單位自辦節目為(wei) 主,並穿插群眾(zhong) 互動節目,做到“群眾(zhong) 文化群眾(zhong) 辦,自編自演自娛樂(le) ”。2012年,“和諧江寧大舞台”廣場文化活動升級為(wei) “江寧之春”群眾(zhong) 文化活動,在保留傳(chuan) 統文化惠民項目基礎上,重點突出弘揚傳(chuan) 統民俗文化和鄉(xiang) 村文化,每年舉(ju) 辦各類鄉(xiang) 村文化活動1000多場次。
突出多元融合。以“江寧之春”群眾(zhong) 文化活動大品牌帶動“幸福社區行”“江圖講座”“歡聚藝堂”“最美家庭故事匯”等20多個(ge) 小品牌。既有政府文化消費補貼的精品劇目巡演,也有本土原汁原味的“文藝輕騎兵”下鄉(xiang) 演出和“街道特色文藝專(zhuan) 場演出”;既有南京森林音樂(le) 會(hui) 、異域文物展等獨具特色的大型文化活動,也有貼合百姓需求的“微講座”“微閱讀”“微非遺”“流動大篷車”鄉(xiang) 村巡回展覽展演等活動,從(cong) “高大上”到“小清新”,把文化服務觸角延伸到城鄉(xiang) 每一個(ge) 角落。
突出整合聯動。以“江寧之春”群眾(zhong) 文化活動為(wei) 引領,促進全區鄉(xiang) 村文化活動實行“六聯六動”:省區市文藝院團互聯,鄉(xiang) 村文藝專(zhuan) 幹互動;機關(guan) 部門互聯,鄉(xiang) 村主題活動互動;社會(hui) 藝術團隊互聯,鄉(xiang) 村技能培訓輔導互動;駐區高校互聯,鄉(xiang) 村文化誌願服務互動;園區企業(ye) 互聯,鄉(xiang) 村文化陣地設施互動;各街道互聯,鄉(xiang) 村文化活動串門互動。同時,發揮宣傳(chuan) 、婦聯、殘聯等優(you) 勢,開展特色化、行業(ye) 化鄉(xiang) 村文化惠民活動。
突出群眾(zhong) 參與(yu) 。為(wei) 提升群眾(zhong) 的參與(yu) 度、滿意度,提升群眾(zhong) 文化獲得感,在“江寧之春”群眾(zhong) 文化活動中,專(zhuan) 門設立了“文化惠民行動計劃”篇章,每個(ge) 村(社區)舉(ju) 辦特色文藝展演;街道舉(ju) 辦“湯山國際溫泉文化旅遊節”“橫溪西瓜節”“湖熟菊花展”“豐(feng) 收節”等10多個(ge) 主題文化活動;打造“家庭才藝大賽”“鄉(xiang) 村才藝大賽”“戲劇票友大賽”“廣場舞大賽”等10多個(ge) 草根係列賽事。通過開展各類才藝選秀,創作草根文藝作品,真正讓群眾(zhong) 成為(wei) 群眾(zhong) 文化活動的主角。
突出鄉(xiang) 村振興(xing) 。以公共文化服務助力鄉(xiang) 村振興(xing) ,打造具有江寧特色的“村晚”示範展示主題活動。農(nong) 曆秋分(中國農(nong) 民豐(feng) 收節)當天,在佘村古村落舉(ju) 辦“春華秋實新鄉(xiang) 村”主題“村晚”活動,讓來鄉(xiang) 村旅遊者、當地居民體(ti) 驗到富有江寧文化傳(chuan) 承、鄉(xiang) 村產(chan) 業(ye) 特色、鄉(xiang) 村美景、鄉(xiang) 村味道的鄉(xiang) 村文化盛宴,助力文藝賦能鄉(xiang) 村振興(xing) 。
立足文化強區的品牌優(you) 勢,江寧區以“江寧之春”群眾(zhong) 文化活動為(wei) 依托,傳(chuan) 承發展當地的傳(chuan) 統文化,讓有形的鄉(xiang) 村文化留得住,讓活態的鄉(xiang) 土文化傳(chuan) 下去。勇於(yu) 邁出創新實踐的步伐,將以前傳(chuan) 統的特色文藝隊伍展演、廣場舞等形式向“大地歡歌”“四季村晚”等品牌活動轉變提升,切實把特色鄉(xiang) 村文化品牌創新發展起來。
強化保障補強人才隊伍。以“江寧之春”群眾(zhong) 文化活動為(wei) 載體(ti) ,江寧區多措並舉(ju) 引進人才、培育人才、留住人才,培養(yang) 出一批講政治、愛鄉(xiang) 村、善技能的鄉(xiang) 土文化能人和民俗文化傳(chuan) 承人。每個(ge) 街道由區文化和旅遊局配備1名專(zhuan) 職文化管理員,每個(ge) 村(社區)配備1名以上兼專(zhuan) 職文化管理員,區文化館、群藝館業(ye) 務幹部定期定點下基層輔導工作,激活鄉(xiang) 村文化振興(xing) 一池春水。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