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青年創業省長獎”舉辦十屆 為青年厚植幹事創業沃土
11月22日,昆明長水機場和昆明一些交通幹道的LED大屏幕上,滿屏的蔚藍色撲麵而來,大屏上第十屆“雲(yun) 南青年創業(ye) 省長獎”的字樣十分醒目。這是團雲(yun) 南省委、雲(yun) 南省人力資源和社會(hui) 保障廳等19家單位共同為(wei) 雲(yun) 嶺創業(ye) 青年亮燈,為(wei) 奮鬥的青春點讚。
當日,第十屆“雲(yun) 南青年創業(ye) 省長獎”10名獲獎者登上頒獎台,接受雲(yun) 南省委副書(shu) 記、省長王予波的頒獎。
創辦於(yu) 2009年的“雲(yun) 南青年創業(ye) 省長獎”(以下簡稱“省長獎”),是雲(yun) 南青年創業(ye) 的最高榮譽,由團雲(yun) 南省委、雲(yun) 南省人力資源和社會(hui) 保障廳聯合相關(guan) 部門開展。14年來,累計產(chan) 生“省長獎”100名,提名獎186名。舉(ju) 辦了10屆的“省長獎”,為(wei) 紮根雲(yun) 南的青年厚植了幹事創業(ye) 的沃土。
創業(ye) 路上不孤單
回首14年前領獎的那一天,第一屆“省長獎”獲得者、中國新高教集團董事長李孝軒感慨萬(wan) 千。他說:“站在領獎台上的那一瞬間,我深切地感受到黨(dang) 委和政府的關(guan) 心、社會(hui) 各界的認可,以及時代對我們(men) 創業(ye) 者的期待。”
1999年,李孝軒和創業(ye) 小夥(huo) 伴在昆明江岸小區,以僅(jin) 有的12台舊電腦,成立了愛因森電腦培訓站。創業(ye) 第十年,他們(men) 獲得雲(yun) 南青年創業(ye) 的最高榮譽。在“省長獎”的激勵下,2011年,李孝軒創辦的學校升格為(wei) 雲(yun) 南第一所民辦本科院校,更名為(wei) 雲(yun) 南工商學院,在此基礎上成立的中國新高教集團,在全國陸續創建了8所大學,現有在校生14萬(wan) 人,教職工近萬(wan) 人,累計向社會(hui) 輸送了40多萬(wan) 名高素質應用型人才。
創業(ye) 以來,李孝軒先後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全國脫貧攻堅奉獻獎”等,並當選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擔任十四屆全國政協委員和民進十五屆中央委員。
14年來,“省長獎”評選活動,讓像李孝軒這樣的青年創業(ye) 者和創業(ye) 隊伍脫穎而出。他們(men) 獲得了主辦方提供的創業(ye) 就業(ye) 、科技創新、社保養(yang) 老等方麵扶持。對通過初審、自身成長性好、有資金和技術支持需求的創業(ye) 青年及企業(ye) ,主辦方還搭建融資、引智及合作交流平台,幫助其對接金融機構、頭部企業(ye) 、風投機構、科研院所等,為(wei) 其提供精準支持,幫助他們(men) 成長為(wei) 各自行業(ye) 的中堅力量。
多年來,團雲(yun) 南省委還與(yu) 兩(liang) 萬(wan) 餘(yu) 名報名參評的創業(ye) 青年建立了常態化的聯席服務機製;通過線上建立青創雲(yun) 品商城,助推“雲(yun) 品出滇”;線下在全省129個(ge) 縣成立“青創聯盟”,由曆屆“省長獎”獲得者擔任導師,與(yu) 創業(ye) 青年結對,為(wei) 他們(men) 提供項目“巡診”、市場對接等服務,促進青年抱團創業(ye) ;團雲(yun) 南省委還和多家金融機構建立了金融合作機製,量身為(wei) 獲獎者定製金融服務產(chan) 品,並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務。
“省長獎”從(cong) 青年創業(ye) 意識培養(yang) 、創業(ye) 政策落地、創業(ye) 項目扶持、創業(ye) 平台搭建、創業(ye) 氛圍營造等方麵持續發力,形成“評選、獎勵、跟蹤、扶持”四位一體(ti) 的完備模式。通過獎項帶動,助力青年創新創業(ye) 各項舉(ju) 措不斷推陳出新,逐步構建起了青創課、青創園、青創群等“青創+”生態幫扶體(ti) 係,讓眾(zhong) 多創業(ye) 青年從(cong) 中獲益。
此外,團雲(yun) 南省委還與(yu) 雲(yun) 南融信服平台合作開設“青創企業(ye) 服務專(zhuan) 區”,為(wei) 創業(ye) 青年提供金融信息谘詢、金融產(chan) 品推薦、信貸融資等服務;建立創業(ye) 青年電子信用檔案,優(you) 化融資流程、提高審貸效率;在雲(yun) 南省股權交易中心設立“青年創新創業(ye) 板”,為(wei) 青創企業(ye) 提供融資融智、投資對接、規範培育等資本市場服務工作。
承擔責任 回饋社會(hui)
在“省長獎”所培育的引才聚才、留才育才這片沃土耕耘,第十屆“省長獎”獲獎者、瀾滄田豐(feng) 林下三七種植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趙泰深有感受。
趙泰2017年放棄國外的工作,帶領團隊回國從(cong) 事農(nong) 業(ye) 科技領域的創業(ye) ,“農(nong) 村的技術、管理、產(chan) 品都需要升級,農(nong) 業(ye) 領域機會(hui) 多,人才少”。
2018年,在中國工程院院士朱有勇“讓中藥材回歸山林”科研項目的帶動下,趙泰也來到雲(yun) 南普洱市瀾滄縣,投入林下三七的種植,他們(men) 種植的1150畝(mu) 林下三七,全部應用自主知識產(chan) 權的數字化種植管理係統,提供了5000多個(ge) 就業(ye) 崗位,參與(yu) 農(nong) 戶人均增收兩(liang) 萬(wan) 元。2021年,趙泰獲得共青團中央、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授予的“首屆全國鄉(xiang) 村振興(xing) 青年先鋒”榮譽稱號。
“到雲(yun) 南創業(ye) ,我選對了地方。”在這名95後的天津青年看來,雲(yun) 南的邊疆有很多發展機會(hui) ,“在發展的同時,還可以踐行社會(hui) 責任”。
承擔著企業(ye) 家的社會(hui) 責任,努力把公司收益轉化為(wei) 更多的社會(hui) 效益,一直是曆屆“省長獎”獲獎者的初心。
“獲得‘省長獎’讓我第一次有勇氣去思考,該如何承擔我們(men) 這一代創業(ye) 者的使命與(yu) 擔當,去書(shu) 寫(xie) 屬於(yu) 自己的創業(ye) 故事。”李孝軒說。
多年來,中國新高教集團投入8000多萬(wan) 元開展教育幫扶,開設“少數民族扶持班”,承辦教育部“滇西青年創業(ye) 學院”項目,免費培養(yang) 830名農(nong) 村創業(ye) 致富帶頭人,帶動就業(ye) 4000人。
2017年,第七屆“省長獎”頒獎當天,獲獎者將他們(men) 的50萬(wan) 元獎金全部捐贈給雲(yun) 南省青年創業(ye) 就業(ye) 基金會(hui) 。2009年12月成立的青年創業(ye) 就業(ye) 基金會(hui) ,至今已籌集善款超過5000萬(wan) 元,實施了創業(ye) 技能培訓、服務陣地建設、青創企業(ye) 扶持等項目1000餘(yu) 個(ge) 。
“榮獲‘省長獎’後,我們(men) 將視野投向鄉(xiang) 村振興(xing) ,通過幫扶帶動返鄉(xiang) 青年創新創業(ye) 。”第三屆“省長獎”獲得者、雲(yun) 南摩爾農(nong) 莊生物科技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張躍進說。
該公司多次參與(yu) 並承辦“創青春”青年創新創業(ye) 大賽。作為(wei) “省長獎”輻射帶動下的一項工作舉(ju) 措,這一青創大賽累計吸引了1萬(wan) 餘(yu) 個(ge) 創業(ye) 項目,5萬(wan) 餘(yu) 名青年報名參賽,選樹了100名雲(yun) 南“創新創業(ye) 之星”。
第十屆“省長獎”頒獎當天,王予波指出,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雲(yun) 南省委、省政府堅持把青年工作作為(wei) 戰略性工作來抓,推動青年創新創業(ye) 從(cong) “小盆景”匯集成“好風景”,許多初創企業(ye) 從(cong) “小樹苗”成長為(wei) “頂梁柱”,全省創業(ye) 氛圍從(cong) “小氣候”升級到“大環境”,為(wei) 經濟社會(hui) 發展作出積極貢獻。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張文淩 來源:中國青年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